返回第六回 公用电话(1 / 1)陈虎a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春到了公用电话亭往大罗、小罗兄弟俩的家打起了电话:“啊,真的吗,大罗、小罗兄弟俩没有被你们接回家?啊,没有关系,抱歉,失礼了。”

说完,胡春就挂上了电话:“大罗、小罗兄弟俩他们可以住在学校里面,而我却不行。”说完,胡春就走了。

到了晚上,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甚至利用晚餐的时间在南京市一中的食堂里面玩起了足球,还差点儿打碎了餐具。南京市一中的守门员在外面看见了:“这些孩子们真是热爱足球啊,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在南京市一中的食堂里面胡来。”

于是南京市一中的守门员就推开南京市一中的食堂的门走了进来,对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说:“你们吃完了晚餐了吗?把桌子都收拾干净了吗?”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对南京市一中的守门员说:“是的。”

南京市一中的守门员对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说:“那你们还不离开这里,这里可不是你们踢足球的地方。”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就离开了南京市一中的食堂。

晚上,在南京市一中的学生宿舍。胡春悄悄地翻墙进入了学校,然后从南京市一中的学生宿舍墙上的窗户进入了学生宿舍。在大罗、小罗兄弟俩和张俊、李世民四个人的寝室里面,小罗说:“刚才张俊接盘子的动作真是妙极了,明天我们接着玩。”

张俊对大罗、小罗兄弟俩说:“大罗、小罗兄弟,你们明天应该不在这里了,我想你们的家长应该回来接你们的。”大罗说:“应该?你想和我们打赌吗?我们会在这里度过完整的周末的。”张俊开始不回答大罗、小罗兄弟俩的话了,开始自顾自地玩起了足球。

南京市一中的校长已经开始在宿舍里面查房了,李世民对大罗、小罗兄弟俩说:“我的家在朝鲜,我父亲不在这座城市,他们都离这里很远。”张俊说:“话虽然如此,但是你已经来到中国好几年了,而且你也主动起了中国的名字,在这里,我们都是好朋友,你不会感到孤独的。”这时候,寝室的门把手开始转动起来了,张俊连忙对大家说:“大家快回去睡觉,校长开始查房了。”

于是,大家立刻就钻进了各自的被窝。寝室的门被打开了,胡春走了进来,说:“嗨,我是胡春,你们都睡了吗?”胡春被张俊的手电筒给照到了,张俊对胡春说:“原来是胡春啊,你半夜三更的来这里干什么?”李世民对胡春说:“你疯了吗?我们还以为是校长来查房了呢。”

胡春对大家说:“我是来找你们帮忙的,情况比校长来查房还要糟糕。”大罗、小罗兄弟俩说:“还有比校长来查房还要糟糕的事情啊?”张俊对胡春说:“你倒是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胡春于是把在家门口踢足球,又被两个混混给足球抢走了的事情给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罗、小罗兄弟俩、张俊、李世民等四个人。张俊思考了一会儿对胡春说:“目前也只能请大罗、小罗兄弟俩帮忙了,大罗、小罗兄弟俩是我们这里最佳的射手,因此请大罗、小罗兄弟俩你们明天下午两点务必赶到码头。”大罗、小罗兄弟俩听完张俊的话都点了点头。

这时候传来了南京市一中校长的脚步声,大罗、小罗兄弟俩连忙对大家说:“快躺下,胡春你快躲起来。”南京市一中校长进入了他们的寝室,用手电筒照了照,看见平安无事就走了。张俊第一个起床:“好了,警报解除了。”胡春从他的床底下爬了出来:“现在我要回家了,我们明天两点码头不见不散。但是我怎样才能够在不被校长发现的情况下回家呢?”

李世民用手一指窗户,胡春走过去一看,足足有三层楼高,对李世民说:“你疯了吗?我会摔死的。”大罗、小罗兄弟俩将床单拧成一股绳子,然后交给胡春:“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在窗户上帮助你的。”胡春在大罗、小罗兄弟俩的帮助下,顺利地回家了。

第二天下午,张俊对大罗、小罗兄弟俩说:“两点钟快到了,你们该走了,我们来掩护你们,就假装是玩捉迷藏一样。你们假装是躲藏起来了,然后我们去找你们。”大罗、小罗兄弟俩相互看了一眼,小罗说:“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大罗:“别担心,我们只要对大人们说是在玩捉迷藏游戏。他们就会相信我们的。”小罗点点头。

这时候,校长又带来了几个小孩子,对大罗、小罗兄弟俩说:“我给你们带来了惊喜,你们的父母给你们带来了你们的兄弟姐妹,和你们一起玩,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吧。”大罗、小罗兄弟俩相互看了一眼,小罗小声地对张俊说:“我早就说过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张俊对李世民说:“李世民还是你考虑的周到,看来我们得执行第二套方案了。”大罗、小罗兄弟俩带着他们的兄弟姐妹走了出去。

南京市码头,高个子混混对胡春说:“你约好的帮手到现在还没有过来,你是不是应该放弃啊?”胡春则坐立不安:“不,他们一定会来的,我相信他们。”这时候,张俊和李世民过来了。高个子混混对胡春说:“他们两个人就是你请过来的帮手吗?”

胡春抬头一看是张俊和李世民他们两个人,说:“是的,他们就是我请过来的帮手。”高个子混混和那个小个子混混,也就是约翰从集装箱上面跳了下来。张俊用手一指高个子混混和那个小个子混混说:“你们就是抢走胡春的足球的人吧?我们是来和你们决斗的!”

这时候,一个街头霸王带着他的两个手下出现了:“怎么了,你们在这里干什么?”高个子混混和那个小个子混混,也就是约翰一看见那个街头霸王脸色就变了,“刺猬!”原来那个街头霸王的外号叫“刺猬”。“刺猬”对那个高个子混混和那个小个子混混说:“我刚刚听到有人想在我的地盘上面玩什么决斗。”

那个高个子混混看来是吓呆了:“啊,不不不,不是这样的,你来告诉他,约翰。”说完就把那只足球交给了约翰也就是那个小个子混混,约翰也就是那个小个子混混则:“呃,这该怎么说呢?”街头霸王“刺猬”走上前:“这是谁的足球,你们两个怎么会在这里?”说完就从约翰手中抢过了足球走到了张俊、李世民、胡春等三人的面前。

....................

贝鲁特港也是奥斯曼同盟港口,我们在白天不能入港,就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晚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贝鲁特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

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近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贝鲁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筑艺术,绚丽的自然风光和闻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贝鲁特(Beirut)最初的名称叫阿什特里特,其意为爱和美的女神,后来改称为贝鲁特。“贝鲁特”在古叙利亚语、腓尼基语和希伯莱语中,是“多井之城”的意思,这是因为该城是古代居民在一片不毛之地、水源缺乏的地方建城的。

当时为了解决饮用和灌溉农田用水问题,人们在沿城墙边缘地带挖掘了许多水井,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这个地方为“贝鲁特”,最后终于取代了“阿什特里特”这个名字。

在贝鲁特市内仍可以看见一些古井的遗迹。贝鲁特(Beirut)是黎巴嫩首都,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岬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脉,是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城市,也是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

贝鲁特海滨,属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年温差小,冬季多雨。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人口180万,居民1/3为逊尼派***,其他还有亚美尼亚正教、东正教、天主教、什叶派***等。

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人。北鲁特市内,保存有罗马时期的城墙、庙宇、水池的遗址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清真寺。虽然经过内战的创伤,贝鲁特仍是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的文化中心。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贝鲁特海岸和峭壁穴居。在腓尼基时代贝鲁特已具城市雏形,是当时重要的商业港口,并以织造业、印染业、铸铁业闻名。在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于公元前33年进驻贝鲁特,使这座城市具有希腊文明的特点。

贝鲁特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到顶点,罗马式的广场、剧院、运动场、澡堂鳞次栉比。公元349年和公元551年由于强烈地震和海啸,贝鲁特被毁。***征服者在635年占领贝鲁特时,该城大部分仍为废墟。十字军时期,贝鲁特由***重建,重新出现一座有围墙的小要塞城市。

作为大马士革省(jund,***省)的一部分,属巴勒贝克(Baalbek)管辖。直至9或10世纪,贝鲁特在商业上还无足轻重,主要因当地两位法学家奥札伊(al-Awzai,774年卒)和马胡尔(al-Makhul,933年卒)的生涯而著名。10世纪时,海上贸易回到地中海,特别是叙利亚在977年受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统治后,才使该城恢复了重要性。1110年,贝鲁特被第一次十字军的军事力量征服,与沿海郊区组成耶路撒冷王国的封地。

贝鲁特作为十字军的前哨基地,与热那亚等意大利城市贸易兴旺;但是受到山区腹地德鲁士部落(Druze)的经常侵袭,因而在战略上地位不稳定。萨拉丁在1187年从十字军手里重新征服贝鲁特,但10年后他的继承人又将之交还给神罗皇帝腓特烈二世。马木路克军人终於在1291年将十字军赶走。在马木路克统治下,贝鲁特成为威尼斯香料商人在叙利亚的主要停靠港。

贝鲁特及叙利亚其他地区於1516年落入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之下,前此不久,葡萄牙人绕非洲大陆而行(1498),使东方的香料贸易不经过叙利亚和埃及。贝鲁特在商业上的重要性於是下降。但是,及至17世纪,该城重新成为黎巴嫩丝运往欧洲、主要是义大利和法国的出口港。

贝鲁特当时严格地说是奥斯曼帝国大马士革省的一部分,1660年后是西顿的一部分。但是,从1598~1633、1749~1774年,它落入德鲁兹派和马龙派山区腹地马安(Man)和希哈布(Shihab)的埃米尔(封建宗主国君主和财务代理人)的控制之下。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来自山区的马龙派显要人物在贝鲁特任法国领事,在当地相当有势力。1768~1774年俄-土战争期间,贝鲁特受到俄国人猛烈轰击。其后,被奥斯曼人从希哈布埃米尔手里夺走,不久缩小为一个约6,000人的村子。贝鲁特还以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著称于世,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就已定居在这里。到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占领了这块地方。

巴尔贝克神庙位于贝鲁特东北85公里的贝卡平原北部,是世界驰名的古迹。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尔”的庙宇,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意为城,“巴尔贝克”意为“太阳城”)。后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

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占领黎后,在黎沿海建立了贸易中心,同时也同化了由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城,巴尔贝克遂易名为“希利奥波利(太阳之城)”。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认为希利奥波利战略地位重要,加快了希利奥波利和神庙的建设,并派军队驻防。

其后奥古斯都皇帝驱遣两万名奴隶,历时数十年,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大规模扩建。公元60年,巴尔贝克神庙基本竣工。以后经过300多年的继续修建,最后成为规模宏伟的神庙群,用以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希利奥波利神庙改建成教堂,其中的阿夫卡神殿完全拆毁。

君士坦丁大帝的继承人朱理安不信仰基督教,阿夫卡神殿得以重建。公元375-395年间,在提奥多亚的统治下,阿夫卡神殿又被废弃。该地区现存的许多基督教建筑物都是在提奥多亚时代建立的。

从二世纪中叶起,罗马几位皇帝由安托尼乌斯带头,从事于这座神庙的扩建装饰工作,使之成为一座卫城。公元211-217年卡刺卡拉最终完成这座建筑物,使之成为一座要塞。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统治黎,巴尔贝克又恢复原名。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6-1918),巴尔贝克隶属大马士革省。该城曾先后毁于发生在1158、1203、1664和1659年的地震,神庙大部分倒塌,居民多半迁徙。法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尔贝克是大黎巴嫩的一部分。

今天的巴尔贝克神庙虽称作罗马神庙遗址,但它实际上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它历经近2000年的刀兵水火而残败不堪,但残存的宏伟规模仍使人惊叹不已。

据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古罗马建筑群,全世界包括罗马,迄今已找不到比它更完整的神庙遗址。从1956年开始至内战前,每年夏季都在这里举行巴尔贝克国际舞蹈和音乐节,酒神巴卡斯庙通常作为音乐节的会场。内战后巴尔贝克艺术节逐步得以恢复。

神庙由祭礼大厅、朱庇特庙、酒神巴卡斯庙、美神维纳斯庙组成,全部用巨石垒成,气势极其巍峨。庙外有巨石筑的高墙环绕,庙内的庭院和大殿坐落在巨石砌成的高达数十米的台基上,巨石长19-20米,宽4.5米,厚3.6米,其中有的重达2000吨。

朱庇特庙大厅西端,有石阶通向朱庇特庙。此庙约建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尼禄皇帝时代,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四面以高大的石柱组成气势雄伟的柱廊,大殿正面各有巨柱10根,侧面各19根,共计54根。巨柱高达20米,直径2.3米,均由3节圆柱镶接而成。石缝之间毫无粘合剂,而刀刃不能入。

朱庇特神庙已濒全毁,巨柱只剩下六根,排成一行。它们以其雄伟高峻被视为黎的骄傲,人们常把这六根大石柱和雪松并称为黎的象征。

贝特丁宫位于贝鲁特市南部45公里处,始建于18世纪末期。一直是巴希尔·谢哈布酋长(1840年流亡国外)的行宫。1842年谢哈布王朝被推翻,但该宫仍属巴希尔后裔的财产。1861年国家将其收购,成为当时政府的所在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又成为地方政府的办公处。

1930年黎当局宣布它为历史古迹保护地,并予修复。1943年黎首任总统扈利决定把贝宫改为自己的夏宫,并将1850年客死的巴希尔酋长遗骨从君士坦丁堡运回贝鲁特,葬于贝宫。此后,黎当局对贝宫进行了全力修复,使其保存了完好的面貌。

贝宫分三部分:(一)巴哈尼埃宫。其庭院是举行舞会和表演的集体活动场所,酋长及其随从出征或狩猎前在此集结。院子的一侧是长排客房,上层改为博物馆,内有从1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珍贵文物,如兵器、服装、珠宝等。(二)马斯塔宫。内有一大院,原为马厩,可容纳约500匹马及其骑士,国王的600名卫兵也可在此集结。

马厩上方有个美丽的庭院,中间建有喷泉。左侧是大臣办公室和接待处。(三)哈里姆宫。这是酋长、王后及嫔妃的生活区,设有厨房、备餐间、华丽舒适的浴室、闺房及厅房。厅房是酋长处理朝政和休息的地方。由于山区冬季严寒,酋长与其亲属在二层过冬。内院还有酋长发妻(卒于1918年)的陵墓,酋长遗骨运回后也葬于此。

贝宫旁边还设有酋长三子的行宫。贝宫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富有黎民族特色,是黎建筑的瑰宝。

朱庇特神庙之左是酒神巴卡斯庙。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约建于公元100年。正面耸立8根石柱,侧翼各15根,石柱高15米,直径2米,柱上刻满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精致图案。

石柱镶接成长廊,拱顶有巨石浮雕,刻有28个神像。神庙中有巴卡斯像,旁有大酒窖,四周墙上刻有葡萄和酒壶组成的图案。现庙顶虽已坍坏,但四壁及石柱尚存。

美神维纳斯庙,巴卡斯神庙前为美神维纳斯庙,建于公元245年。此庙是一座圆形建筑,高68米,宽36米,,四周环绕50根石柱,内供奉维纳斯神像。相传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庙畅饮后,就来到这里欢聚。

贝鲁特以东85公里的巴贝克,位于贝卡山谷北部,是个标高1150公尺的古老城市。被广大橘子园及城镇环绕的古城遗址,自古为宗教圣地,当时叫太阳城,里头残留的神殿是目前罗马帝国遗迹中最大的。巴是他们的主神,贝克是村落之意,所以巴贝克就是指神庙前的繁荣都市。

古城遗址里的祭坛大厅(GreatCourt),寛150公尺,长120公尺;邱比特神殿寛50公尺,长89公尺;连小一点的酒神神殿也寛达36公尺,比雅典的帕德嫩神殿还大。正因建于“和平罗马,的太平盛世,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神殿。神殿雕琢豪华而且纤细精致,过度的装饰里隐约可见时当罗马文化的成熟度。

“此地有毛毡特产。”

“古代这里被十字军入侵。”

商品交易所出售谷类。

由于贝鲁特附近就是历史名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我们决定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看看。

我们离开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0日20点,离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

我们把船只停靠在贝鲁特港附近的岸边,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大马士革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历史上是***第四圣城,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今天为叙利亚共和国最大城市和首都。

几千年来,大马士革既是征服者,也曾被征服,是东西方强国角逐的中心,命运往往与遥远的都市相关,地中海东岸和内陆的人民在各时期哺育他成长,这里的人民既贫穷又富裕,在胜利和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现在是中东欣欣向荣的大城市。大马士革(Damascus,非正式的名称沙姆大马士革,有时被直称为沙姆;在中文和合本《圣经》中则翻为大马色)[1]是叙利亚的首都,位于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

整个城市内外水道纵横,使大马士革周围草绿花香,万木争荣。大马士革位于北纬 33°30',东经 36°18'(33.5, 36.3)。大马士革的居民大多为阿拉伯人,信奉***教,使用阿拉伯语。大马士革西边是黎巴嫩,南边地势渐渐升高,最高延伸到戈兰高地;东边是一片沼泽地;北边和东北边是大马士革平原。

大马士革全城依山傍水,并且和平原相接,这就是大马士革的地理特点。“古他”在阿拉伯语里是绿洲的意思。大马士革周围大约有30公里的“古他”园林区,区内万木竞发,鸟语花香,绿树鲜花衬托着的大马士革,更显得美丽动人。水和地理决定了大马士革的位置和作用,早期移民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这么一个地方。

发源于前黎巴嫩山脉的东黎巴嫩山的拜拉达河在该地覆盖大片肥沃的绿洲后消失在沙漠中,这片土地,叫做姑塔,供应大量人口已达几千年之久,大马士革建立在一块平台上,海拔690米,俯视拜达拉河,最初的居民区看来位居旧城东部,城市和绿洲一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大马士革便居于支配附近较小居住区的地位。

水的供应有保证,土地肥沃,天赋的条件使大马士革自给自足。地处沙漠边缘,又在通往前黎巴嫩山脉的唯一捷径东端,使大马士革成为商队启程和终止的贸易中心。***教兴起以后,大马士革又是通往阿拉伯半岛各***圣地的朝觐之路的起点。

大马士革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湿润,夏季少雨,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年平均气温约17摄氏度,全年最低气温0摄氏度,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

距海虽仅有80公里,因又两座山脉阻隔,年均降雨量仅有178毫米,大部分在11月到翌年2月。前黎巴嫩山获得的雨和雪的总量要大的多,每年补充地下水位,是拜拉达河的一个源头。

由于地势高,冬天相当冷,平均气温为5°到7°℃,3月和4月为花团锦簇的短暂春季,接着是6-7个月干热的夏季。平均气温在夏季约为27°以上,但有时达38°。从沙漠吹来的携带尘土的风警告小山脉有所减弱。

到大马士革的旅行者亲眼看见沿河溪生长的白杨、杏树园和坚果园、橄榄园和菜园,印象深刻。1326年抵达大马士革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塔说,没有文字可以形容该城的妩媚,他引用100多年前的先辈伊本·朱拜尔的话说,大马士革以芬芳的草花打扮自己。

四周是花园,如月亮·····周围有光晕。一位欧洲旅行家苏切姆在1350年写道:“这座城市有花园和果园围绕,来来往往是一汪汪池水、河水、溪水和泉水,安排巧妙,使人心旷神怡。”第二次大战后,尽管城市的发展使建筑物与树木的空地的比率激增,大马士革依然享受有绿洲上的公园和花园。

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旧城之间以拜拉达河为界,旧城区在河的东岸,新城区在河的西岸。旧城区至今还保存着古罗马和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许多名胜古迹,堪称“古迹之城”。

纵贯古城东西的直街在古罗马时代就是全城的主街,现存的主要古迹都在这条大街上及其附近。其中有始建于公元705年著名的倭马亚大清真寺;中世纪时代的凯桑门。

公元11世纪建成的古城堡,是这座历史名城的骄傲;古城的阿兹姆宫,是18世纪初阿拔斯王朝建筑的华丽宫殿;古城的哈马迪市场旁边,有一座四合院式木石结构的房屋,是古代“丝绸驿站”的遗迹。在大马士革城还有历史上各个时期建成的许多清真寺,这些清真寺都体现了***的传统,代表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貌。

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代,大马士革清真寺已经有人居住。历史上第一个提到这个城市的是埃及特勒·埃尔-阿尔马纳的楔形文字碑,碑文中大马士革被列入公元前15世纪被征服的领土,因此大马士革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然而大马士革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直到阿拉米人的到来。阿拉米人是圣经主流汉译本中的“亚兰人”,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游牧部落,属于闪米特人。

众所周知是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方法是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源。这套供水网络系统后来被罗马人和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改造,至今仍然是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基本供水系统。在公元前12世纪,大马士革成为强大的阿拉米人国家“阿拉米大马士革”的首都。

阿拉米大马士革的诸王参与了很多反对亚述人和北国以色列人的战争。其中的一位本-哈达德二世与亚述王萨尔玛那萨尔三世在卡卡(Karkar)战役中激战。

公元前732年,亚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攻克并摧毁了这座城市,之后的几百年大马士革丧失了独立地位。在公元前572年归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公元前538年居鲁士大帝的波斯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将她作为波斯帝国叙利亚行省的首府。

亚历山大大帝横扫亚洲的远征使大马士革首次接受西方人的统治。从此大马士革经历了长达1000年的希腊化时期,在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大马士革沦为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的战场。

此城的控制权频繁地在两大帝国间转移。亚历山大的部将之一,塞琉西王朝的创始者塞琉古一世,以安条克为其辽阔帝国的首都。这导致了大马士革的重要性下降,与塞琉西王朝新建的城市诸如位于北方的Latakia对比,更为明显。

公元前64年,罗马统帅庞培将叙利亚西部设为罗马的行省。罗马人占据大马士革将她并入the league of ten own as the Decapolis。因为罗马人认为大马士革是一个重要的希腊罗马文化中心。

公元2世纪初,大马士革成为了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222年皇帝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斯将她升格为“罗马殖民地”。随着罗马和平时代的到来,大马士革以及叙利亚行省大体上走向繁荣。大马士革的重要地位在商业交通方面更为显著。她是始于南方阿拉伯半岛、帕尔米拉、佩特拉以及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商路的汇集点。此城满足了罗马人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

罗马时代的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主要是朱庇特神庙和阿拉米人的哈达德圣所,还有拜占庭时期的圣约翰教堂,不过罗马人对老城区的市政规划的确产生了持久的效果。罗马建筑师将希腊人和阿拉米人的地基集中起来,规划为1500米长750米宽的区域,在外面围上城墙。城墙有七座城门,但是仅有东门(Bab Sharqi)在罗马时代后保留下来。罗马时代的大马士革城市依存就在当代城市的地下5米处。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大马士革成为拜占庭人的军事前哨,但宗教和政治的分歧使得大马士革脱离了君士坦丁堡,加之6世纪时的波斯战争主要在叙利亚土地上进行,破坏了叙利亚的经济生活,结果大马士革在635年情愿向***军队打开了大门。***教时代的大马士革最为辉煌。

公元636年,***教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征服大马士革。这座城市是阿拉伯***在古代世界遇到的第一个大城市,661年穆阿维叶·伊本·艾比·苏富扬使大马士革成为从西班牙延伸至印度边境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661年至750年)的首都,城市的权力与名望均到达顶峰。

这一时期至今犹存的主要宏伟建筑为大马士革清真寺,为哈里发瓦利德一世在公元705年所建,虽曾几度破坏,烧毁和重建,仍是***建筑的荣耀。庭院的西墙上残存有公元8世纪的镶嵌画,表现出的房屋、花园、溪流和桥梁等繁盛的景象,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栓解围天堂或昔日大马士革的情景。

阿拔斯王朝在750年掌权后把阿拉伯帝国的首都迁到东面的巴格达。此后,直至11世纪塞尔柱土克曼人上台,大马士革在***世界的死角逐渐荒芜。在阿拔斯王朝衰落之后,大马士革及附近地区内其他城市不断交战,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江河日下。后来,她接受在开罗的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的统治。

在这个混乱的时期,罗马城镇的开放式图景大大改观,城市生活几乎无人管,于是越来越集中的人民按共同的民族、宗教或职业特点聚居,***在城中央,基督徒在东北方、犹太人在东南面。在挡墙后面,美国居民区便是一个城市,有一领导人,有自己的城市设施---庙宇、澡堂、给水装置和几个市场。

旧城里建起了典型的住房,围绕一座有泉水、有树木的房子,一堵空白的墙对着街道。随着塞尔柱土克曼人在11世纪晚期进入阿拉伯世界,大马士革再此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她接受了一个塞尔柱王朝在1079年到1104年时期的统治,然后是另一个突厥人王朝的统治:Burid埃米尔。期间在1148年大马士革经历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一次围攻。

在1154年十字军主要的敌人,阿勒颇的努尔丁·马哈茂德征服大马士革。使之再次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于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城市复兴了,建造起新的宗教建筑,引入新的建筑形式、涌现出移民新区,他死后,埃及的统治者萨拉丁获得了大马士革并将其作为首都。

大马士革继续繁荣,萨拉丁死后,大马士革阿尤布王朝和开罗阿尤布王朝之间进行长期的战争。蒙古人于1260年对叙利亚的入侵是一段不幸的插曲。在蒙古人撤退后,大马士革成为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内仅次于开罗的第二大城市,为它的第一道防线。

它是实施和打击十字军和蒙古人的的军队的集结地点,大马士革钢在十字军中获得了传奇般的声誉。表面带水纹的刀剑钢被通称作“大马士革钢”。露天市场即为驻防部队服务的市场,在城堡以北地区发展起来,人们可以通过大马士革进行拜占庭或中国的带图案的丝绸的贸易。因为大马士革是丝绸之路在西端的一个终点。

英语的缎子(damask)一词来源于此。郊区得到扩展,14世纪的时候,住在城墙内外的大马士革人几乎一样多,多余的粮食首先运往首都开罗,并鼓励制作奢侈品,诸如锦缎、金属细镶嵌、陶瓷和玻璃,供朝廷挥霍和供应欧洲市场。

大马士革是几代***统治者喜爱的居住地,其中4人---努尔丁、萨拉丁及其兄弟阿迭尔和摧毁蒙古军队的英雄拜伯尔斯,都葬在旧城内,他们的陵墓和***学院结合在一起,和谐自然的融入城市环境,是大马士革最吸引人的中世纪建筑,圆屋顶上带格的瓜型拱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特色,其中两建筑群阿迪利亚学院和扎西利亚学院隔一条狭窄的街道对峙相望,他们分别为阿拉伯科学院和国立图书馆所在地。

在后几代马穆鲁克君主统治下,大马士革遭到了贪婪的省市长官以及争权夺利之害,更可悲的是,在1401年,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帖木儿严重破坏了大马士革,他将城市中的手工艺人迁移到其首都撒马尔罕。

重建之后的大马士革在1516年前继续做一个行省的省会。令人惊异的是,在腐败的马穆鲁克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大马士革却恢复了繁荣,一项活跃的公共工程计划不但仍在继续,而且较阿尤布王朝统治时期更为宏伟豪华。

在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开始。他的统治长达400年。期间仅被来自埃及的易卜拉欣帕夏在1832年到1840年的短暂统治所打断。

这个时期大马士革丧失了政治力量但仍保持商业上的重要性,一些条约将东地中海的土耳其和叙利亚港口主要向法国,后来又向其他国家开放,西顿(在二十一世纪的的黎巴嫩)是大马士革的主要港口,城内货物激增,这些漂亮的石结构建筑被用作商人客店和货物储藏、交换和转运之所。

及至18世纪,大马士革商人缩小了商栈的露天院子,将之盖上圆屋顶以保护货物免受天气的影响。大马士革继续繁荣的第二个因素是前往麦加和麦地那的朝觐。每年都有一大批车马在大马士革帕夏率领下从大马士革前往***圣城,朝觐者在车马队出发前花几周时间在大马士革整装补给。

该城市也因朝觐者从阿拉伯带回的货物交易而获利。城最南端的迈丹市贸易的活动中心,集中在有绿瓦尖塔的16世纪锡那尼耶清真寺周围。大马士革的确是一座恍如仙境的城市。站在城郊萨利希亚小山上俯瞰,美丽景色一览无余。平坦的原野上葱绿一片,玉带般的巴格达河波光闪烁,蜿蜒其间。

岸边一排排白杨树挺拔秀丽,周围散布着一座座花园和果园。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绿洲景色,与远处茫茫无际的沙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幢幢别致典雅的白色房屋和清真寺的尖塔。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把树木、房屋、寺院抹上一片橙红。

从清真寺的宣礼塔上就开始传出阿訇们召唤人们出来的喊声,全城笼罩在一片宗教色彩中。古代阿拉伯的那些文武大臣、王公贵族、富商巨贾都希望活着的时候能居住在大马士革,死后能安葬在这块土地上,这是因为一部古书中曾这样写道:“真主宠爱谁,就把谁安顿在大马士革。”

历史上,大马士革不知经过了多少帝国的兴衰,在漫长的岁月中历尽沧桑。它看到过赫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和拜占廷帝国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所击败;看到过倭玛亚王朝的阿拉伯帝国时代,此时的大马士革进入全盛时期。

经受了阿巴斯王朝给予的严重摧毁;经历过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指挥大败西方十字军的著名的战役。随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大马士革达400年之久。法国殖民主义者也在这里统治过30多年。连绵不断的帝国战争,不计其数的天灾人祸,使大马士革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遭到破坏。

今天,漫步在大马士革城内,仍然会看到一座“古迹之城”,被保存下来的著名古建筑很多。那驰名于中东的奥玛亚清真寺、巍峨的圣保罗教堂,威严的石头城墙和中世纪的古城堡,闪放出人类文明的光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古城北郊有一条又深又长的“布鲁丹”山峪,沿巴尔达(一译拜拉达——编者注)河两畔,建起一处处古朴典雅的避暑山庄、餐馆、咖啡馆和娱乐场。

每到夏季夜晚,前来消夜者的小汽车川流不息,入夜后,山上山下,灯火辉煌,人在其中,如梦如幻。

大马士革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名城,在基督教和***教这世界两大宗教的发展历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迄今,近400座***清真寺和70多座基督教教堂,遍布古城内外。当你登上大马士革后面的卡辛山顶,向下放眼四望,可以看到多不胜数的清真寺的绿色园顶和金黄色的尖塔,高耸蓝天。

从这许多尖塔上昼夜发出高昂的***唤礼声和各教堂里发出来的悠扬大钟声,响成一片,在这座古城上空回响,使来自异国的无神论游客一时难于安睡。

今天大马士革城内所存在的一座最为悠久、建筑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奥玛亚大清真寺。在中东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大马士革仍然保持着它的美丽、清秀和繁荣的新貌。新市区条条大街,宽阔秀丽。玫瑰花四季盛开的街心花园和霓虹喷水池,比比皆是。清清的巴尔达河的7条玉带,从大马士革缓缓流过。

两岸绿树成荫。那古城东郊,一望无际的“姑塔”园林,中国人称它“杏花村”,酷似“世外桃源”。万绿丛中,清溪潺潺,千树争奇,万花斗艳。人在其中,如入仙境。这些大自然的造化,把大马士革装扮得更加年轻、美丽,宛如一位迷人的阿拉伯新娘,袅娜多姿,半卧在古老的卡辛山坡下,吸引着无数人向往的脚步。

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时期,大马士革土耳其风格的清真寺在它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125个纪念性建筑物中,以8世纪的大清真寺最为壮观。

大马士革建在丝绸之路陆路岔口的古塔绿洲上,正对黎巴嫩山脉,位于黎巴嫩山脉和叙利亚沙漠之间的地带。威巴斯人和日内瓦人都到此与旅行商队会合。公元前15世纪即有有关大马士革记载,历史上是宗教、政治、贸易中心,现为叙利亚国家首府。

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一支犹太人部落居住在此。公元前10世纪,大马士革是亚美尼亚王国的都城,哈达德神庙在当时非常有名。经过包括巴比伦人、埃及人、赫梯人、亚述人和波斯人在内的多次外敌入侵后,大马士革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在塞琉西王朝统治时期,安条克取代大马士革而成为新的都城。

公元前64年罗马人占领了大马士革,希腊化的大马士革变成罗马叙利亚省的一部分,并日趋繁荣;一座用来供奉朱庇特的神庙在哈达德神庙的原址上兴建。公元636年拜占庭帝国军队失败后,与西方联系长达十个世纪之久的大马士革被***占领。然而,在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统治时期650—750),大马士革进入了黄金时代。

它成为辽阔疆土从北非到中国边界之间庞大帝国的都城。公元705—715年期间,一座大清真寺在罗马神庙的旧址上拔地而起。阿尤布王朝建立后,萨拉丁正是在大马士革集结了他所有的军队,于118年从十字军手中夺回了耶路撒冷。大马士革重新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首都而大放光彩。

公元1516年,大马士革和叙利亚一起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城市布局:大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门的防卫城墙围护,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形成的风格。城市设计保留了一些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规划结构(例如按照四个方位基点进行定向的街道)。

有篷市场、旅行车队圈地、宫殿、光塔和顶塔等都证明了大马士革古城起源于***教的历史。在其众多的古建筑中,记载古城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大清真寺是朝圣者的首选;它也是***教最神圣的地方。其建筑结构影响了叙利亚(尤其在阿勒颇和哈马)、土耳其(迪亚巴克尔)、西班牙(科尔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清真寺的设计规划。

大马士革大清真寺独特而完美,其建筑影响深远。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的整体建筑是大马士革进入黄金时代的有力证明。其宗教性建筑是大马士革作为***城市的天然例证。大马士革城市发展与基督教和***教等宗教发展联系在一起。最终,它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两大宗教对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倭马亚大清真寺(始建于705年)***教最主要的清真寺之一,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该寺被认为是***教的第四大圣寺。

倭马亚清真寺最早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后改为圣约翰大教堂(纪念施洗约翰)。叙利亚于7世纪为阿拉伯人征服后,圣约翰大教堂一度仍归基督教徒做礼拜之用。705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接收了这座教堂,将其改为清真寺。瓦利德一世从拜占庭、叙利亚、埃及等地招集工匠,历时10年将清真寺建成。

在改造过程中,教堂的长方形布局被保存下来,但其余部分有多少被留用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倭马亚清真寺有两座尖塔原来是教堂的望楼,第三座光塔则为瓦利德一世所建。

萨拉丁陵墓在奥马亚清真寺北侧的一个小公园内,早在公元12世纪,这位伟大的库尔德族苏丹曾经领兵抵抗十字军入侵,受到阿拉伯人的尊敬与爱戴,至今他的墓前仍然鲜花不断,那是他的人民在对他表示怀念和感激。

在大马士革古城的旁边,有一处异常神圣的旧迹——恺撒门,这是一座中世纪的城门,乍看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就是用石块砌成的普通城门。

然而,这座城门却浸满了神奇的色彩。传说耶稣基督的使徒圣保罗,奉耶稣的旨意四处说教,传播福音。有天晚上,主给他启示,告诉他前面有个城门,城门里有个城市叫大马士革,这个城市的居民都是上帝的臣民,他们正沉浮在苦海中上不得彼岸。要圣保罗通过这座城门,到城里去传播上帝的福音,拯救苦海中的生灵。

最后,上帝再三告诫他,他只能从恺撒门进城,否则,他就得不到神的保护。圣保罗完全按主的启示做了。后来,城里的异教统治者发现了他;要捉拿他当众处死。

正当他被敌追捕得走投无路时,他想起了主的启示。他请朋友把他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无路可逃的大马士革堡垒降到了恺撒门,追逐而来的敌人一个个跌倒在这座城门里,怎么也爬不起来,圣保罗因此而获救。在恺撒门的旁边有座全城最堂皇、最壮观的基督教堂,它便是圣保罗教堂,是专为纪念传说中的使徒修建的,它与恺撒门一道,成了古城的象征,吸引无数的人来此瞻仰、凭吊。

原先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是座古城,它的集市堪称世界闻名,步入其中犹如进了错综复杂的迷宫。可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就很不一样了,许多小集市被撤了,在原先的地盘上出现了一排排的露天咖啡馆、小餐厅和新建的酒吧,供应芳香浓郁的茶或咖啡、软饮料,甚至还有水烟。

以前在大马士革,只要有些经济实力的人都更为青睐西式的公寓住房。因此,那种带有僻静的乡野气息的庭院式房屋已经很久无人光顾了。然而现如今传统结构的房屋又再度掀起购买热潮,人们往往将其改良成为露天咖啡馆,而且这样的咖啡馆往往秉承了夫妻老婆店的优良传统,让每一位过客都能感受到主人的殷勤好客。

温馨的家庭气氛让你情不自禁想要停下脚步,进去享受一杯咖啡带来的温暖和惬意。这座城市到二十一世纪还保留着成千上万的老房子,它们不仅是城市的建筑宝藏,也成了大马士革的特殊景观之一。这些楼群依然保留着半数以上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建筑原样,外表庄严肃穆,内部金碧辉煌,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

在每日更新的文化理念与昔日的保守传统不断冲撞的今天,叙利亚特别颁布了有关法令用以维持城市的原来风貌。然而尽管如此,古建筑仍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入大马士革,欲一睹这座随处可见青铜廊柱、白色尖圆顶的带有浓厚***风格建筑的城市。

若不是人声鼎沸、交通拥挤,仅凭古色古香的房屋、帝王家庭的陵墓以及环绕整个城市四分之三的城墙来看,大马士革简直可算得上是远离尘嚣、与世隔绝了。人们为这些宏伟的古建筑群以及人类非凡的智慧所折服,无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大马士革在每位到此的游客心中都留下了一抹东方的神秘色彩,正如城市中典雅神圣的寺庙中的每一片瓦砾,各自都蕴涵着几千年的传奇,默默地向后人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作为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叙利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种:人文及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传统及民俗文化。在首都大马士革等城市周边、地中海沿岸、幼发拉底河畔,名胜荟萃,古迹遍布。

大马士革“是世界上仍然活跃着的古老城市之一”,拥有4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古往今来赞誉颇多,被称为“古迹之乡”。在海拔1000米的卡辛山上俯瞰全城,老城新区格外分明,旱柳棕榈婀娜多姿,万千景象美不胜收。

由埃及马穆鲁克王朝14世纪修建的一座宣礼塔和两根雄伟石柱依然耸立,成为悠久文明的标志。大马士革有250座清真寺,其中倭马亚清真寺堪称阿拉伯世界最古老、最著名、最宏伟的清真寺之一,每逢***重大节日,叙总统率党、政、军要人到寺中礼拜。

这一清真寺几经烧毁重建,现寺于1893年据原样修复,虽不能再现当年雄姿,但至今仍相当壮观。主体建筑富丽堂皇,礼拜大殿为大圆穹顶。壁龛建造,始于此寺,对后来世界各地清真寺的内部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与清真寺的庄严肃穆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游客必到之处,就是毗邻的哈米迪亚大市场。它初建于罗马时代,以历史悠久、货物齐全著称,服装、布匹、皮革、银铜器皿和传统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哈米迪亚大市场以哈米迪亚街为中心,纵横平行的分出大小50多条街道,呈重叠的回字形。走进狭长的市场,只见店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街道上空,用铁皮搭成天棚,铁棚两侧开设有许多窗口,上方因岁月流逝露出无数小孔,七彩阳光射入,分外亮堂,如同万花筒般奇妙无比。

出大马士革56公里,就可以到著名的基督教村庄——马卢拉村。远眺村庄,房屋大多悬建或雕凿在山石之上,一层高过一层,下面一层的房顶就是上面住房的走廊或庭院,斑斑点点融入黄褐色石山的画卷中,使人意识到基督教的存在。村庄及其附近约1.2万村民是世界上唯一仍可讲几乎绝迹的阿拉米语的群体。阿拉米语是耶稣传播基督教时使用的语言。叙政府专门建立了阿拉米语语言学院,以传承和保护这一珍稀口头文化遗产。小小村庄演绎成著名旅游、避暑胜地,引得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马士革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名城,在基督教和***教这世界两大宗教的发展历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到2004年,近400座***清真寺和70多座基督教教堂,遍布古城内外。登上大马士革后面的卡辛山顶,向下放眼四望,可以看到多不胜数的清真寺的绿色圆顶和金黄色的尖塔,高耸蓝天。

从这许多尖塔上昼夜发出高昂的***唤礼声和各教堂里发出来的悠扬大钟声,响成一片,在这座古城上空回响,使来自异国的无神论游客一时难于安睡。

早期各宗教的不少学者聚集大马士革,翻译希腊哲学和科学著作,从事宗教和学术研究,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大马士革城内所存在的一座最为悠久、建筑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奥玛亚大清真寺。

据70多段圣训记载:先知尔撒(耶稣)在临近世界末日时,下凡到大马士革,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位置,以《古兰经》为主导,传播***教,统一万教。

大马士革人最爱吃“沙瓦勒马烤羊肉”。在首教大马士革街头,到处都有“沙瓦勒马”小铺,门前摆着烤炉,炉上设一个备有铁扦的铁制托盘,羊肉插在扦子上,随托盘在火面上转动,这样烤出的羊肉深受阿拉伯人的喜爱。他们习惯吃西餐,也喜欢吃中餐。

除宴会上有时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都习惯用手抓食取饭。叙利亚人对中国的干果品种极为欣赏并乐于品尝。

大马士革人信仰***教,禁忌吃猪肉,以及其他***教禁忌之物。

在大马士革的商店里,我们有幸看到了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大马士革刀。大马士革刀原产地印度,是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的刀具,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大马士革刀(Scimitar)用乌兹钢锭制造,拥有铸造型花纹,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术秘密,不为外界所知。

大马士革刀以伊朗为代表。伊朗古代铁兵极为著名,当时的蒙古、印度、土耳其以及东方各国王室均聘用波斯良匠铸兵,但是各国的兵器形状不同,而制刃者又未留铭文,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已无法辨认这是波斯人造的,因此只能用伊朗境内自用兵器为代表。从比较而言,波斯出产的熔冶花纹钢刃,其脉络犹如丝绸织纹,光泽夺目;印度出产的花纹钢刃,其横行脉络常呈数十层云梯形,即所谓穆罕默德梯,奇巧名贵;土耳其刀的花纹呈翻卷形,其脉络犹如玛瑙形。

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用来指***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俗称大马士革刀),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

区别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包括中国剑、马来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纹钢(日本刀)。几乎所有古代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大马士革弯刀之所以如此锋利,主要是因为其锻造方法与众不同。现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马士革弯刀独特的花纹竟然是由无数肉眼难看到的小锯齿组成得,因为大马士革刀各刃的密度不同,形成了小锯齿。正是这些小锯齿增加了大马士革弯刀的威力。大马士革钢刀上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动人的传说和自身的优异性能,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刀具,成为刀具收藏界的极品。

历史上有一些公司采用镀锡工艺模仿大马士革钢的花纹,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又称为结晶花纹钢,是古代粉末冶金和锻造技术完美的结合,大马士革钢刀上的花纹基本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纯的雪明炭铁,硬度比玻璃还大,暗的地方的结构是属于沃斯田铁和波来铁。

整体含炭量大约是在1.5~2.0 %之间,在韧性高的波来铁里均匀散布着比玻璃还硬的雪明炭铁,使得大马士革钢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的刀身。

大马士革钢的花纹和摺叠钢有明显的差别,大马士革钢花纹比较细致看起来比较自然黑白的对比也比较大,在古代由于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很多大马士革钢的刀刃呈现黑色的现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铁,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漂亮。

此外大马士革钢比起摺叠钢来是很不容易生锈,几百年下来不用像日本刀一样的费心保养却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锈。大马士革弯刀不仅锋利,而且装饰也是世界一流的。贵族的刀大量使用了玉石和其它宝石镶嵌,普通的刀也采用了珐琅、金银错丝等工艺。大马士革良刃上有手工纹饰,嵌满黄金宝石,印度刀还饰有珐琅彩工艺,真是珠联璧合,精美之极。

公元1191年9月3日,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力部队在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的率领下逐渐接近雅法城附近的一片开阔的平地阿尔苏夫(Arsuf),那里将是两位浪漫主义传奇英雄的相会和碰撞之处,传说的另一位主角是一位同样威震天下的***君王,他的名字叫做萨拉丁。

是阿育布王朝的开国君主,这位***世界最伟大的君王将领率领着他的大军与理查相对而行。双方在9月4日先后进入了战场,并且立即开始布阵,一时间两军各成战阵,遥遥观去旌旗如海、矛如苇列、盾如重墙。就在这个时候,萨拉丁的军使驰向十字军的阵前,喊话邀请理查出阵和萨拉丁一见。

理查欣然策马出阵会见萨拉丁,显然两人对圣地(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上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论,萨拉丁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袭纱巾抛向了空中,然后拔出随身的宝剑向纱巾一剑挥去,竟然将漂浮在空中的几乎没有重量的纱巾割成了两半。

这一奇观令平生见过无数名刀宝剑的理查和随行的骑士们大为吃惊,于是从那一天开始在欧洲就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方有一种不为人知的金属材料存在,用它锻造出来的刀剑锋利以极。并引发了骑士们对这种刀剑无尽的渴求。这种神秘的刀剑以它的原材料命名:“乌兹”(wootz)钢刀剑,或者以它的锻造产地命名:“大马士革”(Damascus)钢刀剑。

“艾因·贾鲁战役”,1260年8月,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率领大军同蒙古军队决战。即艾因·贾鲁战役,地点在艾因贾鲁附近山谷。此战大马士革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忽都思的马木路克约1万人,叙利亚阿拉伯残军与突厥蛮部2千人.最后组成一支1万2千人的联军.依据来源[多桑蒙古史]下册126页,蒙军约二万五千人。

马木留克骑兵全是重骑兵,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锁子甲。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木留克强弓射程远,穿透力强,但射速稍慢。坐骑是阿拉伯纯种马,冲刺速度惊人,耐力也不错。马木留克骑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马,机动性远不如蒙古骑兵。

马木留克军队打仗常采取守势,用强弓齐射打击进攻的敌军。马木留克骑兵能够远距离射中敌人。等敌人被弓箭齐射大量消减,阵形散乱后,马木留克骑兵以严整的队形冲向敌阵,接近敌人时先放一拨弓箭,然后冲入敌阵,以长矛或马刀格斗。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出色,享誉世界的大马士革弯刀如虎添翼。

蒙军大将怯的不花领军率先发动进攻。拜巴尔军团的任务就是佯装退却,而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拜巴尔军团迅速回归本阵。1万马木留克骑兵排成六公里长的阵线,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

蒙古军队出现慌乱,怯的不花立刻命令蒙古军队的两个万人队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留克阵营薄弱而突出的两翼突击。怯的不花亲率一个万人队,向马木留克阵营的左翼猛扑过来。亚美尼亚铁骑组成的前锋以楔形突进马木留克阵营两翼,而蒙古轻骑兵跟在后面飞快地放箭,重骑兵则拔出马刀左劈右砍。左翼面对怯的不花亲率的蒙古骑兵已经开始溃散。而后整个马木留克阵营都开始后退。

千钧一发时,忽都思亲自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他的行为唤起了马木留克骑兵的勇气,他们狂呼着冲了上去,用大马士革弯刀进行激烈搏斗。蒙古轻骑兵不擅于近距离格斗,占不到任何便宜。这场混战从清晨打到下午,蒙古军队伤亡渐增,开始现出败象。怯的不花亲率自己的卫队发动反冲锋,结果身中数箭而亡。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开始夺路而逃。

马木留克骑兵在一个叫贝珊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团团围住。蒙古士兵全部力战而死。大马士革钢的发明始于大约西元8世纪,至18世纪,面对产业化革命带来的现代冶铁工艺,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大马士革钢在商业竞争上欠缺优势,工匠口口相传的技艺逐渐失传。因为始终缺乏此项工艺的文献记载,于18世纪中期失传,原始制造工艺从此无可考证。我花了十万银币买了一把大马士革刀。

继续向左航行,一天后到达普吉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5度,东经33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2日20点,到达阿拉伯的普吉港。”。

普吉港也是奥斯曼同盟港口,我们在白天不能入港,就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晚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普吉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

“此地在古代统治者频繁更替。”

商品交易所出售鱼肉和麻布。

我们又趁着夜色离开了普吉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3日22点,离开普吉港。”。

继续往西航行,一天后到达加特亚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6度,东经2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4日8点,到达加特亚港。”。

这里是中立港口。

商品交易所出售鱼肉和麻布。

我商业投资了一万银币将加特亚港收为葡萄牙同盟港。交易名声提高了340,到达1855.

一天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加特亚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5日上午,离开加特亚港。”。

我们往上航行,8个小时后到达雅典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8度,东经24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5日16点,到达地中海的雅典港。”。

雅典港是中立港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