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迎风阁上的女子(1 / 1)风吹过的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代时候的建筑类型多种多样,作为百姓居住的屋子,最差的是那种用木头搭个架子,然后用扎好的柴草围拢而成的茅草屋,住这种屋子的一般都是穷到不能再穷的人。读书,.▽.o√

而大多数百姓住的屋子也很环保,乃是用夯土工艺造出来的房子,在当时夯土技术应用很广泛,比如城墙、道路、陵墓等等都有所应用。

夯土房虽然可以就地取材,建造廉价,但比较阴湿,住起来就不那么舒坦。

作为大汉朝的富裕阶层,肯定是住不惯简陋的夯土房,他们住的是砖木结构的屋子。

因为砖木都是加工过的建材,故而造价要高出不少,但无论是哪种结构,这个年头主流的建筑都是平房。

只不过,不管什么年代,有钱有势的人家总是要与众不同一些。

为了让自己的宅邸显得更恢弘阔气,高门大族一般会修建一两座楼房,也就是两层以上的建筑。

另外,基本上每一座大宅院里,都会在宅院的四周建起望楼,用于观察院墙之外的情况。

寻常的楼房和望楼基本上都也只是两层或者三层的结构,因为用砖木结构来建造楼房,楼越高,建筑的难度就越大,等闲很罕有人愿意花费不菲的代价去建造四层以上的楼房。

但罕有不代表没有,就在这真定城中,县寺对面,沿街的一所大宅子中就矗立着一座罕见的高楼。

此楼多达四层,比城中的钟鼓楼都要高出一截,仅仅比城北的常山王正殿矮了一些,听说在建造此楼的时候,若非顾忌不能逾矩,还会多建一层成为五层高楼。

这座高耸的楼阁被起名为听风阁,虽然阁多用作底下腾空的悬空楼阁,不过谁也不会较真这事儿,毕竟听风阁比听风楼听上去逼格更高不是么?

往日里这听风阁乃是城中士族子弟置酒高会的场所,在高楼之上饮酒清谈便如鹤立鸡群一般,让人觉得发自内心的畅快。

而因着前些时日某个人的来到,此楼更是每日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城中的士族子弟只为了在那人面前露个脸出出风头,指望着能得青眼相加。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失望而归,那人在人前连听风阁都没来过,众人只能从某个廊台中偶尔见到那抹身影。

但就是那不经意的惊鸿一瞥,也能让那些无聊的士族子弟兴奋不已,大谈特谈,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不过,此刻的听风阁上却十分冷清,往日饮上几杯便迎风吟诵的家伙们毫无踪影,让这楼阁重又恢复了几分高雅的风致。

如果平日里流连在听风阁上的士族子弟能够看到眼下这一幕,绝对会让他们惊得合不拢嘴。

只见一个年约十七岁的小女子正站在楼阁边上,左手倾扶石阑杆上,右手则支在阑杆向上抬起托着下巴,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左右顾盼。

小女子生得极美,若用诗句来形容,那堪称是“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读↙书,.※.o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因为半趴在阑杆之上,纤腰轻沉,玉股微翘,那玲珑的曲线在丹朱色的袍服下若隐若现好生诱人。

在小女子的视野前方,正是真定城东西纵贯的大道,而自东城门处,有一支雄赳赳气昂昂的兵马正跟随着激越的鼓声,踏着整齐的步子往前迈进进。

当为首的数百骑兵行进至县寺门口,也正是迎风阁的正前方时,那鼓声又是一变,随即所有人马俱都停下步子,在为首大将的率领之下,齐声喊出“杀贼!保家!”的口号。

数千人齐声呐喊,让这简短的口号显得气势汹涌,充塞于城中之人的耳中,激荡着城中之人的心胸。

那听风阁顶层的小女子亦不能免俗,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震得手一抖,下巴往边上一歪,差点磕在阑杆之上。

小女子再也不能保持那懒散的姿势,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那双有神的大眼睛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丰润的双唇微微张开,现出一排洁白的贝齿。

随着喊声止歇,小女子轻轻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啊!吓死人了!”

这时候,整个城中的人声俱寂,就连平日里吠吠不停的犬只都被那充满杀气的吼声给吓得夹紧了尾巴不敢大声喘息。

在寂静的环境之下,小女子的轻呼声好似被楼阁上的风送向了前方,送到了真定县寺正门口,那个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全副盔甲的大将身旁。

那员大将若有所觉地偏转过头,往斜上方望去。

迎风阁上的小女子被大将的突兀的动作给一吓,忙不迭地蹲下了身子,好似要避开那投射来的凌厉目光。

那员大将只见远处高阁之上有一道窈窕的红影倏忽不见,又看了看并无什么异状,才滚鞍下马,迈入了县寺之中。

小女子小心翼翼地从阑杆的空隙之中往外望去,看见那员大将步入了县寺之中,才喘出一口大气,心道差一点就被发现了。

她只觉得口舌干燥,想要起身拿杯水喝,却听到楼阁之下传来了脚步声。

小女子微觉诧异,刚想找个地方躲避,仔细一听那脚步声十分熟悉,才放了心。

只见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侍女蹬蹬蹬跑了上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宓娘子,道娘子让我来唤你回去,说是那些士族子弟在迎候完府君进城后,就会来迎风阁饮宴。”

被唤作宓娘子的小女子眉头微蹙,说道:“那些讨厌的家伙,好好一个迎风阁,被他们弄得乌七糟。”

看着侍女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宓娘子说道:“好吧,且回去吧!”

侍女见宓娘子答应下来,才笑着上前收拾案几。

宓娘子轻轻提着裙裾,莲步轻移,不多时便下了楼阁,然后穿过几层院落,来到了一处院中,轻轻叩了叩主屋的门。

“进来吧!”

屋内响起一个慵懒的女声,宓娘子抬步入内,走到屋内一座大床之前,半坐在软垫之上,说道:“姐姐,我回来了。”

大床之上斜倚着一个妇人,从面貌上与宓娘子有些酷肖,只是岁数大上了六七岁,与小女子的清丽不同,身上充斥着一股成shunu子的芬芳。

床上妇人轻轻抚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微笑着问道:“看过热闹了?”

宓娘子娇嗔道:“姐姐,那迎风阁明明是姐姐家的楼阁,却整日里被那些庸俗之人占据,连我要上去游玩都只能向今日这般,等他们全数去迎颜府君进城才行。”

妇人说道:“呵呵,还不是因为我家么妹容姿动人,还真是我见犹怜哟!”

宓娘子脸色一红,嗔道:“连姐姐也取笑我!”

“呵呵呵,好,好,我不取笑你,我且问你,刚才城里闹出好大的动静,究竟是怎生回事?”

宓娘子被姐姐一问,也顾不上害羞,略显兴奋地说道:“姐姐,那新任的府君好大的架势,与他一同进城的有数千兵马,俱都衣甲精良,迈着整齐的步子闻鼓而进,当他们全数入城后,在颜府君的率领之下,齐声喊着‘杀贼!保家!’那声音别提有多响亮了,可把人吓得不轻。”

那妇人因为怀了身子不良于行,故而待在屋内没有去凑热闹,因为隔了好几进院落,外边传来的声音听不真切,如今听了小妹的转述,倒也觉着有趣,说道:“那颜府君据说在南边很是威风,手下的兵马自也不同凡响。”

“是吖是吖!与中山国和常山国中的那些郡兵县卒大是不同,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百战精兵。”

妇人看了一眼略有些小兴奋的宓娘子,说道:“噢?宓娘对那些兵子也有关注?”

宓娘子一吐舌头,说道:“才不是呢!那些武夫粗鲁得很,谁要关注。”

妇人却若有深意地说道:“如今世道不靖,手握武力,方才有所依仗呢!”

一大一小两个女子正在屋中闲谈的时候,院中响起了人声,随即一个年约二十七的男子推门而入。

妇人见男子入内,正要撑着床橼起身,那男子却抢上一步搀扶,说道:“娘子小心些。”

妇人说道:“夫君回来了?没有入县寺作陪么?”

男子说道:“城中如此多尊长,自有从父他们去,哪里轮得到我去作陪。”

妇人说道:“从父乃是颜府君麾下干吏,夫君不妨托从父见一见府君,或能有些进益。”

男子却轻飘飘地答道:“以从父与府君的关系,定会相邀府君来家中做客,届时自能得见。”

“那能一样么?当着众多族人的面,又怎能给府君留下印象。”

妇人见自家夫君不以为意,心里也有些着恼,觉着自家郎君哪里都好,一表人才学问又佳为人体贴,就是不怎么求上进,还真是让人头疼。

不过妇人又想着自己当初不就是看上他这股疏朗淡逸的性子,这才委身于他么,罢了罢了,至多一辈子就随他做个富家翁吧!

男子被妇人一瞪,也不由执着妻子的手,谄媚地笑道:“好好好,我都依你,切莫置气,免得动了胎气。”

见郎君如此体贴,妇人这时候好似也想通了,说道:“一切都随夫君,莫要委屈了自己。”

“嗯!还是娘子知我。”

这对伉俪在床头大秀恩爱,却把一旁的宓娘子视若无物。

小女子虽然为姐姐与姐夫之间的深情所动,但不由地也心中一酸,想着自己何时也能有这样一个如意郎君可以这样对我。

她想着想着又想起这一两年来一直纠缠着自己的那桩糟心事,心中更觉郁闷,小嘴便嘟哝了起来。

夫妻俩说了一会儿体己话后,男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哎呀!王元先与郭仲业他们还在迎风阁等我,我得先去一下。”

妇人白了他一眼,说道:“既然你与他们有约,怎还回屋里来?”

“我这不是心里挂念娘子,先回来看一眼么!”

妇人笑眯眯地啐道:“油嘴滑舌!快些去吧,莫让你那些狐朋狗友等久了。”

男子却笑道:“彼辈等我再久都不急,倒是盼某个人儿盼得望眼欲穿呢!”说着还瞄了一旁的宓娘子一眼。

宓娘子见他二人好端端地却突然拿自己打趣,不依道:“哼!连姐夫也取笑宓娘。”

妇人也道:“就是,老不正经。”

男子连忙站起身向一大一小两个女子团团一揖道:“好好好!是在下错了,容在下先行告退。”说罢便出了屋子,还非常细心地回身把门合拢,不让门外的寒风透入丝毫。

这宓娘子姓甄,单名一个宓,出身中山国毋极县甄氏,那个怀孕的妇人是其三姐,单名一个道,那男子则是真定本地大族张氏子弟,名广字德林。

甄氏在中山乃是一等一的高门显族,其祖上乃是汉太保甄邯,族中世有两千石以上的高官。

甄宓的父亲乃是故上蔡令甄逸,母亲张氏是常山人,甄逸已经故去了十几年,而当时甄宓还只是个三四岁的小女娃,虽然还不太懂事,但也对父亲的去世伤心愈加恸哭不已。

虽然甄逸亡故得早,但却是个多子多福的人,生了三个儿子甄豫、甄俨、甄尧,和五个女儿姜、脱、道、荣、宓。

其中长子甄豫早夭,次子甄俨也在五年前故去,而甄宓从小聪慧,与家人极为亲密,当仲兄甄俨病故的时候她才只有十四岁,但可能是令她想起了父亲亡故的往事,哀不能止,对寡嫂愈加谦敬,对兄长的儿子也妥善照料。

甄宓的三姐甄道嫁给了母亲张氏从弟之子张广,婚后一直没有子息,此番却突然有孕,让张家与甄家俱都十分欢喜。

因着仲兄的亡故,甄宓对其余家人更是依赖,得知三姐显怀,便从毋极来到真定探视,顺便也出来散散心,更是为了暂且摆脱那一两年来时刻困扰她的烦心事。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