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英语课之后,这一周的课程便宣告结束了,田立心到车棚中取了车。
出了校门,便一路向南而行,往二十余里外的青柳乡驶去。
他今天必须回家了,回父母所在的家,那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
不只因为下周的生活费问题,还因为他的确是想父母和弟弟了。
回家的路是坑坑洼洼的,这条路要到五年后才能铺上柏油,至于原本的陡坡,也还是一个连着一个的。
在这种路上骑车,并没有特别愉快的体验。
除了骑车,其实也可以到碧溪河的码头上坐水泥船或是在县初中门口等公交车的。
但来往青柳乡H县城间的船,要到县集时才有,而公交车却是每天一个来回。
要是坐公交,周日回学校就得早起了。
骑车,显然更自由。
田立心在黄泥路上艰难地骑行,路边是杂草丛生的灌木丛、松树林和黄土地,偶尔的田野中偶尔也能看到成片的黑皮甘蔗,旁边多半还种着一些抗冻的蔬菜。
一个小时后,他才终于看到离县城二十五里的青柳初中。
这所学校在青柳乡北面二里外的山脚下,其平面图像是梯形,后山深处有个水力发电站,从发电站流出的小河又正好将梯形分成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河西的小三角形,散着几个教职工的小院,周围都是荒坡,坡上种着各种果树。
东南方则是教学区,开在正东的校门就在城乡公路边。
校门内,是一条长达数百米的直道,道宽不过三五米,远远便能看到尽头处的月门。
田立心的家,就在月门后的院子里。
此时的校园里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路边的四季青、冬青和苦楝树也都静默着。
进了月门,才可感受到冬日少见的生气,却是五六只白鹅正在院中嬉戏。
下了车,躲避着六亲不认的鹅,田立心总算是将自行车推到了自家厨房的墙边。
见厨房门开着,他便先到了厨房门口,却见弟弟田立民此时正蹲在土灶前。
田立民比他小五岁,此时应该正在念初一。
初中时,田立心常带着弟弟玩耍,但随着后者渐渐长大,两人一起玩的时间就越发少了。
相比田立心的沉稳,弟弟的性子算是跳脱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两年后,他倒也上了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入了伍,退伍后做了民警并早早娶妻生子,一直挑着照顾父母的重担。
与弟弟相比,田立心这个年近不惑还在北漂的单身狗,就显得太不孝顺了!
也因此,田立心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弟弟是有着亏欠的。
若非弟弟一直在父母身边,自己有什么底气敢长年漂泊在外呢?
在课堂上,亏得自己还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行解释,可放到自己身上呢?
田立心正发愣时,田立民似乎听到了动静,转过头惊喜地叫道,“哥,你回来了!”
“嗯,你在干嘛?爸和妈呢?”
“妈还没回来,爸接她去了,我正准备煮茶呢。”
田家四口中,田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能接触水的也就是挑水和浇菜了,至于做饭煮茶这些,一直都是家里的男人做的。
即便田立民未满十三岁,却也是做饭的一把好手,他这方面的天赋比田立心更为出色。
而煮茶,就是煮油茶,这也是本地的待客之备,平时是不煮的。
其做法也很简单,先在锅里炒一把米,将米炒成金色后开始放油、老姜以及早就泡开的茶叶,翻炒出香味之后再加水煮开。
佐茶之物多为炒米,有时也会用其他点心代替。
听说弟弟要煮茶,田立心便疑惑起来,“有客?”
“有几个碧石的同学,今天考完试太晚了,回不了家了。”田立民解释起来,很快又大惊小怪地问,“哥,你脸怎么了?”
“扁桃体发炎,现在已经好了。”田立心解释两句,思绪却到了弟弟口中的客人身上。
他没去过弟弟口中的碧石村公所,但对青柳乡的人文和地理多少是知道的。
这个乡的九个村公所中,碧石在最南端,离此的路程至少四十里。
可从青柳初中往南的土路,能通车的也就不到十里,更远的地方就都是山区了。
去往碧石的路多是羊肠小道,植物繁盛的夏秋,外地人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路。
还在上初中的半大孩子,在平地上骑车就挺不容易的,在山间小道上骑车就更难了。
从碧石到青柳镇,至少得走五六个小时。
周末回家就更难了,要是考完试再走,天黑前能走一半路就不错了。
照弟弟的意思,青柳初中明天肯定也是不用补课的,做饭的师傅显然各回各家了,他们晚上来田家吃饭,多半还是因为田父的善良。
田立心对此是习以为常的,便笑着取下书包,“那我挑水去吧。”
此时,青柳初中还没通自来水,所以田立心每次回家都自觉承包家里的水缸。
青柳的水资源是很丰富的,全乡近半村落都在碧溪湖边,而从西山流入碧溪湖的河流就有几十道,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泉水。
青柳初中南面就有一条数丈宽的河,河边的几道泉眼,就是教职工日常汲水之地。
将学校一分为二的,流过院子后门的小河中流的也是泉水,但这条河的水是经过发电站的,但喝着总让人感觉有股子油味,也就懒惰的学生才会喝这条小河的水。
因为地处南越,蛇虫常出没,要挑水,自然要赶在天黑前。
田立民却笑了笑,“那四个同学已经去挑水了,你还是回屋看书去吧。”
田立心只得将书包递给弟弟,“那你看电视去吧,我来煮茶。”
田立民一愣,仿佛不认识他似的,“别了,还是我来吧。”
像《石头记》中的贾府一样,田家也是传统家庭,田立民的性子虽跳脱,但见到长兄也如老鼠见猫,他对后者平时的压迫也向来是逆来顺受的。
哥哥要主动分担家务,看起来就像是对自己的考验。
“让你去,你就去吧。”田立民只得将书包塞进弟弟怀里,将他推出了厨房。
只是用木柴烧火实在是太久远的记忆了,田立心光是用火柴点火就费了半天劲。
好在,干燥的松针终究还是被点燃了。
正煮着茶,便听外面传来了唧唧喳喳的声音,四个抬着水桶的半大孩子,也很快在厨房门口出现了。
他们都穿着半旧的校服,看起来像是初二或初三的学生。
田立心起身走到门口,伸手接过他们手中的水桶。
几个人显然是早就听说过他的,却都没想过在此相见,都慌乱着开口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