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征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跟着家仆来到议事厅,此时议事厅里面已经有三个人在等他了,其中为首的男人不怒自威,一股不凡气势从他的身上流露出来,长得同刘征有八分像,无疑这就是现任的陈王刘宠,刘宠的两侧还有两个人,左侧一人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文士,名为骆俊,笑眯眯的,看起来十分无害,但是刘征记忆里却知道这位就是自己父亲的谋主,陈国能有今天的太平日子,这位先生功不可没。右侧是刘征之弟,刘胤,同样是长得和刘宠有几分像,但是体格却完全不同,不仅比刘征壮的多,还比刘征高了一个头,刘胤是个武痴,已经练到了真气外放的程度了。这几个人就是是陈国的权利核心了。
看到刘征进来落座,刘宠示意房内的人都出去。看到这里刘征已经懵了,这爹这难不成是要造反了?不过自己记忆里汉末没有宗亲造反啊,顶多就是不听朝廷命令,而且还是汉献帝那个时候啊,而现在汉灵帝还活着。
等到最后一个家仆出门并且把门带上之后,刘宠说道:
“本王今日收到消息,那太平教居然起兵造反了,现在已经席卷数州之地,还请先生教我怎么做?”
当然这话是对骆俊说的。
原来是这个原因,刘征一颗心已经放下来了,不是造反就好。黄巾之乱啊,确实算是大事件了,也算是大机遇。
骆俊也是一惊,思量了一会心中已有了对策,却无意间看到刘征一脸沉思,本想说出的对策却咽了回去,转而微笑道:
“大王,世子已闭门造车数年,不妨先听听世子有何见解。”
刘征没想到骆俊会这么说,不过反过来一想,这也是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随即张口到:
“父王,儿臣认为,我们只要做到两点即可,高筑墙,广积粮。”
听到刘征的回答,刘宠和骆俊的眸子都亮了起来。骆俊接着说道:
“不知世子可有这么做的缘由?”
“黄巾乱军不过是一群草寇,既没有如父王一般能一骑当千的将军,也没有能和骆相国一样可以治理一方的贤臣,他们就如同蝗虫一般,只知道掠夺粮食,而不知道治理内政,看似铺天盖地,实际上活不到冬天。反观我大汉有着几百年的积蓄,兵精而量足,而皇甫嵩将军,卢植将军等人,皆是所向披靡之大将,他们一出必然能够平定黄巾乱军。”
骆俊一听哈哈大笑
“恭喜大王后继有人,世子苦读几年,而如今谋略已不下于我等谋士。”
刘宠听罢自然也是相当高兴,但仍没忘记考校刘征:
“我儿倒是说说,如何能高筑墙,广积粮啊?”
刘征这就郁闷了,这我就顺口拿了前世很有名的一句话里的前两句。你问我怎么做,具体怎么做,我怎么知道啊。话虽这么说,但是刘征仍旧脑子转的飞快,缓缓地向骆俊鞠了一躬:
“这就得看骆相国的了”
刘征这句话说完,刘宠更高兴了。直言,我儿有人主之风。无论怎么说,身为陈王,刘宠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主公,而不是一个谋士。
说完这个话题,刘宠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黄巾叛乱是否要告知治下百姓
骆俊的观点是不告知百姓,不然引起老百姓的动乱就不好了。而刘征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父王,我们现在必然要加强陈国的防守,如果不告诉百姓,那么百姓看到军队调动,必然心生疑虑。父王您治理陈地这么久,早就深得陈地百姓的民心。因为这种小事失去百姓的信任是不值得的。此外,就算不告诉百姓,等到黄巾到来之时,一样会引起动荡。那个时候内忧外患一起来,陈国反而危险了。为什么不早早的告诉百姓,让百姓早做准备,和百姓一起共同清楚陈国的内部隐患呢?”
听到刘征这么说,骆俊也认为自己先前的想法的确有失偏颇。刘宠听了之后也毅然而然的采取了刘征的策略。
会议结束之后,刘征刚走出房门,刘胤就在后面喊道:
“大哥,等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