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夫人没让林三嫂母子三人走,他让村长去睡了偏房,第二天又留了一天,吃过晚饭,一人报一个孩子,才出了门,不大一会儿,另外的一百一十六个家长都到了村长家,实在坐不下,就去了小广场,当村长讲完林山嫂的意思后,集体反对,倒是村长最后做了个发言,“林山嫂是个好女人,不惹事、不多事,一心与人为善,是咱玉山村人人都该学的,我倒有个建议,就承了她的情吧,只要大家伙轮流加加班,把她娘仨那点地顺路种好就行,另外,把她的粮食全给卖成种子,她也吃亏不太多,大家费费心就好,水邦鱼,鱼邦水,你们说呢?”。
村长妇人还没走,村长儿子就来接了,走时还带了大约二十斤小麦做样品,没想到,五天后,家里又来了一百一十七个男人,包括村长儿子,村长夫人依旧拉着林三嫂去屋里逗孩子去了,过了一个上午,村长儿子来了,交给了林三嫂三十二个金币,还有一些零的,“弟妹,你的麦子给你留了两千斤,五百斤做种子,一千五百斤你们娘仨吃用,包括家里来人,足够了,等过两天不忙了,邦你碾成面,剩下的,大家伙都邦你卖了,咱们村的人,按你的意思都没有收钱”,“怎么这么多?”,“种子从来都多卖两成,你不知道?”,村长儿子反问,“秦州只多卖一成,那谢谢大哥了!”,“还有,明年的麦种他们都预定下了,包括现在的玉米,成熟的时候他们也会来看一下!”。
还没等碾呢,村长儿子第二天就来了,带了两千斤面,把一千五佰斤留着吃用的小麦换走了,也不知都给了谁家。
老规矩又来了,每天都来两家人,妇人陪着林三嫂说话,男人孩子下地干活,第一天的时候,来了七个人,都是能干活的,但林三嫂事先不知道,没来得及准备,就让两个嫂子邦忙,包了韭菜鸡旦馅的姣子,按二十个人的量准备的,并扬言,“如果不吃饭就回去的,以后别进我家门!”,吃剩下的,林三嫂给自己留下一碗,让两个妇人各分一半,全让她们带回家去了!
从第二天开始,包了一半肉馅的,包了一半素馅的,还给男人们上了酒,大棚下的大锅开了一个,包饺子、煮饺子、吃饭,全在大棚底下,吃剩下的全带走,林山嫂托村长妇人,每个集都买很多鸡蛋很多肉,怕坏,全吊在井里,反正她家井多!
因为来人都是轮流的,中午饭再也没变过,饺子,平常人家一年也吃不得几次,不仅花费高,做起来还麻烦,所以,午饭饺子倍受欢迎,男人再加上酒,随便喝,林三嫂除了正事,一句话都不多说,更别说劝酒!
也不知咋搞的,玉米还没结棒呢,定购玉米种子的就来了,林三嫂不敢应,带着疑惑,晚上又去了村长家,“傻孩子,你的玉米杆,一个赶人家两个粗,那棒子要是能小了,谁会相信?干活的人早宣传出去了!”,“那咋办?”,林三嫂问,“象小麦一样,全卖成种子,你不乐意?”,最后的结果是,留够村里用的,当然不能收钱,其他的交给村长处理!
还真让村长说准了,林三嫂家棒子比别人家的长了三分之一,还粗不少,一个顶人家一个半,可别人家怎么的也种不出林山嫂的水平,但用了他家种子,能多收一成,很满意了好不好,大家都只认为那一百亩地风水好,从此,林三嫂的收成,只卖种子和吃不完的蔬菜,但是,求人也买不上,都已经定购到三年后了!
林山嫂的地,本来产值就比别人高五成,又卖贵两成,还不用交税,劳动力又全都是免费的,虽然她照就给村民发福利,可每次的花费,总共也超不过十个金币,现在的林三嫂,想不富都难,就连村长都来了一句,“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每次都主动吃亏,但得到的回报,可比这个亏,大的太多太多了,是个有福之人!”。
乘着刚过完年,地里也没活,林三嫂请村长邦忙找人,又盖了一个同样的大棚,只是大棚下面,一米之下是空的,一米之处,全是木头搭的架子,六十公分的横格,没有竖格,竖着正好可放一袋粮食,一亩地面积的大棚下可放三十万斤的粮食,而且是单层,上下左右透风,想发霉都难,第二年,林山嫂把换回来的八万多斤粮食全部放在这个大架子上,每批存放三年,卖旧换新!村长曾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很简单,“手中有粮心不慌,以防万一”,结果,村长家的粮食也不卖了,存了一万多斤!
到了第五年的时候,飞煌灾来了,就是乐儿和公孙燕联合治的那次,这一年,全上界颗粒无收,林三嫂给自己母子三个留下了三千斤面粉、油盐干菜等,搬进自家小院,便开始了救灾之旅!
村长家的存粮只够自家用的,因为家中人口多,便将所有儿子、女儿的全家接了回来,一为不至于让他们饿死,二为看住家中仅有的口粮,而林三嫂那二十四万斤存粮,就成全村人的救命之粮了,因为现在,不说贵的离谱,还没有货!
林三嫂在村长的主持下,又一次站上了主席台,“我林三嫂之所以存这些粮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是我们荆家的祖训,如果秦州不发大水,我现在应该和家人一起,在那舍粥了,我已经留够我们娘三个吃的,这二十四万斤粮食,我全部借给大家,如果白给,大家就算饿死也不会占我们孤儿寡母的光,等飞煌灾过去,你们再还给我,我虽然姓荆,但我夫君和儿女都姓玉!”,台下之人无不动容,已经有一半的家庭断粮了,林三嫂擦了擦泪,接着道,“这飞蝗灾,没三年怕是下不去,总不能吃一年再饿两年吧,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寡妇人家,也不能给我的夫君和孩子惹事非,而且,现在最重要的是,外人都知道我家有粮食,肯定来抢,这又该怎么办?为此,我咋天找了村长大叔,他老人家告诉我,先请大家商量一下,如何保住这救命粮,再如何借出去,我就交给咱们一百一十七户离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