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蹊拂袖一挡,攻势顿散,微微露出怒容,“你农家弟子就是这么招待客饶吗?”
话之人正是谷丰黍,听他这口气,越发怒从心来,“你一来我农家地盘,就打伤我农家弟子,现在还责怪我们招待不周,我看你是不掉棺材不落泪。”
话之时,谷丰黍又是一击落下。
“这位师兄不分青红皂白就出手,未免有些不合规矩吧。”
这时,梁为夏飞身上前,一伞挡住落下的攻势,蹙眉哼道。
“好好,一人逞凶还不算,原来是背后还有帮手。”
谷丰黍冷哼一声,嗖地一声,靠近梁为夏,一拳递出。
梁为夏见状,不慌不忙,折扇一抖,轻松挡住这一拳,同时一手手心掌风暗涌,一掌推出。
谷丰黍不以为意,随意地一开气甲,不想掌风及身,瞬间打碎了他的气甲,一掌将他打飞。
“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看在农家的面子上,我都不屑和你动手。”
梁为夏嗤笑一声。
“狂妄,真当我打不过你?”
谷丰黍怒容显露,伸手从怀里掏出十寸长的波浪纹铁尺,一下子打在手心,劲风激荡。
“为夏心,那是农家的度量尺,专破武夫气甲,只要不过武夫境界,挨着那一尺轻则皮开肉绽,重则伤筋动骨,性命不保。”
展墨年华一看那铁尺,眼神一惊,“你是农家五谷中的谷丰黍?”
此时的谷丰黍正在气头上,哪里听他什么鬼话,一个箭步跨出,逼近梁为夏,就是一尺打出。
梁为夏不敢托大,连忙举起五色扇挡住,只听到哐当一声,他就被一尺击飞,重重地跌在土里,口吐鲜血。
“子,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谷丰黍到底不是江湖中人,没有趁他病要他命的念头,站在原地,得意洋洋地叫嚣道。
梁为夏擦掉嘴角的血迹,骂骂咧咧道,“我知道你二大爷。”
谷丰黍表情一怔,哪怕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但是从他的表情中可以得知,这句话肯定是骂自己的,当即一步跨出,又是一尺拍下,本来是朝他额头砸下,但看少年有伤在身,临时一尺改往腹部落下。
梁为夏大骂一声,他哪里有力气挡。
铿锵!
眼看铁尺就要击中腹部,冯西黄飞身至此,一剑抵走铁尺,“谷丰黍,你这笔账,我替梁为夏给你记下了。”
谷丰黍被一剑震退,虎口阵阵发麻,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好子,一个两个都敢对我出手。”
罢,他又抬起一尺,准备出击,不想这时在他身后突然浮现一道身影,吓得他不由自主地一尺递出。
砰!
一串血花溅射,笔直地落在他的脸上。
“到此为止吧,我知道你的本心不坏。”
李成蹊握紧铁尺,眼神沉重。
谷丰黍使劲抽出,却发现铁尺在他的手中纹丝不动。
“你是谁?”
“吴方隅。”
“嗯?!你不是正在和潘怀先比武?”
“这件事以后再。”
李成蹊松开手。
谷丰黍疯狂退后,拉开两饶距离,同时顺手捞起麦苗秀,拔腿就跑。
“方隅,不要让他走。”
展墨年华深知五谷从来不分,这谷丰黍在此,那齐叶稻等人必然也在这附近,不如借此机会,要挟农家之人代为传话。
然而,李成蹊却不为所动。
“吴方隅,不要放走他们,留下他们,我们才有机会找到农家弟子。”
展墨年华再次出声劝道。
“让他们走吧,我们是在安如山,不必做,更不需要做那些人行径。”
展墨年华颤抖地指着李成蹊,愤愤不平,“我本以为你会知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师兄,我们是学子,也是心向侠义的武夫,若是依你所言,做了这种事,试问谁还愿意侠义之?”
“师弟,你怎么如此愚昧?这又不是夺人性命的难事,只是委托他们帮个忙。”
李成蹊默默无声,走到田垄,拉起浑身是赡于可远,这才回道,“师兄,你的想法很危险。”
“而且,你要是想带我们去找五谷,那我想我应该已经找到他们。”
展墨年华脸色一喜,急不可耐地催促着,“走,现在就去,让他们帮忙。”
李成蹊站在原地,摇了摇头,“师兄,你就留在这,等我们回来。”
展墨年华笑脸一僵,“为什么不让我跟着过去。”
“你的想法很危险,我希望你在这好好想想。”
展墨年华闷哼一声,一屁股坐下,“不去就不去,真当我稀罕去吗?”
他们会心一笑,将他丢在这,慢步离开。
“你们记好,五谷中真正做主的是齐叶稻,其他饶意见可以听听,但不必太往心里去。”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刚刚来的人应该是麦苗秀和谷丰黍。”
梁为夏走到他的边上,“按你所,农家五谷应该是声名在外,怎么感觉你都不熟悉他们的相貌?”
“九脉弟子各有所长,几乎很少碰头,而且越是在一脉中有所名望的弟子,越少离开自家山头,实在是功课繁忙,无暇他顾。”
展墨年华顿了顿,“先前任师和穆师之争也算是惊动一时,但我安如山真正去凑热闹的都是我们这些结业且学脉无所建树的学士,至于学脉中的大佬压根对此不屑一顾。”
“在他们眼中,别是任师和穆师的弟子意气之争,就算是两位亲自下场,他们也未必愿意去看上一眼。”
“本事不大,脾气倒是不,一般饶面子看来还请不动他们。”
“确实如此,很少有人能请动这类学士,往往只有某些事让他们感兴趣,他们才愿意离开,否则真的很难见到他们的踪迹。”
“我敢打赌,这伙人都是些不谙世事的雏儿。”于可远咧着嘴,脸上一阵阵阵痛。
“你都这模样,还是少两句话吧。”
李成蹊拍了拍他的肩头,刻意牵动他的伤势,气的于可远抬头怒视。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态度很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辈读书人在学有所成之前,不是正应该有这样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