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会试风波(1 / 1)颍水思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贡院内,青枫看着自己写的文章,越看越觉得灵感的重要,谁说科举没有好文章,当年苏轼参加会试,写的《欣赏忠厚之至论》不就是流传千古,而自己的这篇《大明国士》也必然能够流传,被后世编入《古文观止》恐怕不是问题。

也许过于兴奋,青枫起身去拉考试单间小门,不觉传来一阵锁链的声音,原来沉浸在兴奋之中,竟然忘记了自己在贡院的号房内。按说北京贡院与南京贡院大致相同,都是一人一号,号房无门,但两侧有考官和吏员巡逻,但如今北京贡院的号房则是搜查过后,房门马上封锁,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外面送入,这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就是这几声哗啦的锁链声,立马传来严厉的申斥。“怎么回事?考场内竟然违规喧哗。”一名考官这么一说,顿时几名巡查官员快步走来,边走边喝道:“考试期间不得出屋,或者以违规论处,地字X号考生你已经违规了。”

原来这考试规则会试和乡试相同,都是第一日的寅时入场点名、搜检、入闱。第二日子时发放试卷,第三日上午巳时才发牌可以出场,戌时进行清场。由于上科周延儒涉嫌舞弊,这次温体仁、吴宗达二人特别重视,于是对于所有考生的号房上锁,也称之为锁闱,同时又制定了严格的考场规则。青枫不知规矩,结果一时兴奋,触动了号房门上的铁链。

看着门前巡查官员,青枫有些哑然,慌忙行礼答道:“那个,学生刚刚答完试卷,不想兴奋之余忘记了身在考场,不觉触动了门上铁链,请考官多多包涵。”

“这个可不是我们能够做主,至于如何处罚要报主考大人们决定。”

“哦,诸位考官,既然如此,学生先行交卷,等待放牌之后再行离场是否可行。”的确,按照规矩,这样也不算违规,考场规则只是规定必须放牌后离场,但是没有不允许提前交卷,有科考以来,提前交卷者少之又少。

“什么,答完交卷,这不可能,从来没有这么快答完的。”三天一场,真正给予考生答卷时间也就是不到两天的时间。从有科考一来,有很多名士俊杰参加,当年北宋大学士苏东坡算是奇才,也是一天后才答完交卷。

稍作思忖后,这名考官立马做出决定,上报给两名主考,内阁大学士吴宗达、温体仁。在得到两位内阁大佬的意见后,同意青枫先行交卷不算违规,待放牌后放出贡院。

吴宗达捧着茶碗慢慢品着,一手捋须,一边摇了摇头,冷哼道:“卓青枫,这等考生,真是无礼,竟然如此藐视我等学识,殊不知历次科考试题都是经过内阁大学士轮流审议定题。此子狂傲无比啊,哦,温阁老以为如何?”虽然吴宗达是此次会试总裁,但是温体仁是内阁首辅,虽然为次考,所有事项还是要唯温体仁马首是瞻。

温体仁此时正在闭目养神,便顺口答道:“且看其文章吧,至于是否蔑视我等,吴阁老还是不要计较,我大明毕竟急需人才,皇上中兴之主,选才才是大事。何况只是规定了放牌出院的最早时间,却并未规定交卷时间,算不得违规”。

第二场:五言八韵诗,第三场:五经文以及策问,青枫同样是半日时间就提前交卷,当别人还在冥冥苦想的时候,他确是在号房内呼呼大睡。

九天的会试科考结束,青枫没有想到自己因为提前交卷,已经被主考吴宗达戴上了藐视出题考官的帽子,即使考上贡士,在座师印象中已经颇为不佳。而闲下来的日子,青枫自然带着阮二阮三看看这个时代的帝都。

这个时代的效率,一切以皇帝为准,崇祯的效率就是大明的效率,作为勤政的皇帝,下面的臣子一样高效率。三天就完成了几千份试卷的糊名封装、誊写、对读、批阅,并交由副考温体仁取,主考吴宗达批中。

温体仁作为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一路仕途顺畅,然其为人小心谨毖,兢兢自持,既与门户不协,眈眈伺隙,遂绝私交,谢绝情面。崇祯喜好温体仁不党,但是东林党人秉持只要非我同类,必然属于奸佞之辈,于是温体仁自然而然被斥为奸党。

温体仁虽然名声不是很佳,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相当的公平。正是因为如此,本届科考整个过程相对来说非常公平。科考阅卷程序复杂,而且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当温体仁看到卓青枫的试卷《大明国士》时,不禁为之惊叹,开篇即破题,大明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立意为这种人能为大明做些什么?转题为国士与大明的关系,最后收题为大明的国士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能力。

这篇科考文章,实在不能称之为应试文章,实在是流传千古之文,在八股的局限之内按说不应该有这种文章的,当年苏轼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已经属于科举史上的神作,然而到了明以后,八股的局限下实在难出佳作。当下,温体仁大悦,随即大笔一挥,在试卷上写下了“取”字。

当这篇文章转到前东林党人,现任内阁大学士,甲戌科主考官吴宗达的手上的时候,初开始观之,也不觉惊叹,但是一看到考生姓名卓青枫,籍贯湖北襄阳,不觉拿起的笔又放了下去。作为吴宗达,他为人和善谨慎,此次科考,复社领袖张溥、杨廷枢、吴伟业等人找寻到吴宗达,请求在水平同等的条件下,给予复社考生一定的优势,让复社之人位置靠前。作为前东林党人和家乡故地名士的请求,一向爱做老好人的吴宗达自然点头答应。

襄阳之地,非复社之人,更有考场半日就交卷藐视考官,吴宗达提起的笔放下后又拿起去,始终犹豫不决,当看到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取”字后,终于下笔写了“中”,然后就附上了建议“末位”二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