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位穿越者,青枫自然明白流寇绝对是诈降,而且车箱峡战役可以一举消灭流寇主力,给予大明内部以喘息机会。说实话,不论如何,只要对大多数老百姓有好处,无论前世还是如今,青枫都会舍身而出。
记得前世在乡镇当包村干部的时候,自己包了一个一千口人的村子,自己为了把村里的内容搞清楚,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每户亲自调查,从人口经济收入到家庭困难等等几十项逐一列表记录,可惜自己搞好了表格,回到镇上,想用镇上的打印机打印表格方便记录归档,党政办主任的一句话就把自己的热情泼了冷水,搞工作是好事,不过这打印,还是自己去外面打印。
那是2000年,没有财政转移支付,定义为农业城市的北方,农村乡镇还是非常贫穷,农业税收不上来,农民土地大量抛荒,当时自己的工资不过每月四百元,干过几次这种所谓的蠢事后,再也没有了当时的一腔热血。
青枫整理几下衣服,立马出班奏道:“臣以为不可,人心难测,况流寇无信之贼,臣建议趁此机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此话一出,整个殿内立马安静下来,无语了,大家正高兴的时候,你来泼冷水。
兵科给事中史可镜立马参劾卓青枫“哗众取宠”,一时间又有数名给事中附议。
兵部尚书张凤翼更是怒斥道:“卓侍读真是太年轻了,打仗打的是钱粮和士兵的命,打的是大明朝的家底。古语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
户部郎中史可法终于找到了机会,“卓侍读可知我大明还有多少家底,一年赋税多少,一年支出多少,年年亏空,现在已经把未来三年的赋税都征用了,纸上谈兵有何用,皇上用的可是能臣干吏。”整个大殿内众官员是一边倒,连温首辅都出声反对。在大明的官场上,众人已经把青枫纳入了温党,既然温相已经反对了,说明无人支持青枫。
崇祯皇帝本来一听青枫建议,感觉也是蛮不错的,可以一劳永逸铲除后患。性格决定命运,崇祯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听到诸位大臣的反对和意见后,很快也转变了观念,认为招降是最好的方法。
崇祯武断的性格再次决定了大明的前程,他断然拒绝了青枫的建议,并且在其后数日没有召青枫陪读,他下意识的感觉,这个小家伙大局观念不强,格局太低,是要磨一磨这个侍读的锐气。
明末这些明星的命运,并没有因为青枫这个小蝴蝶的到来而有任何的改变,这就是命,命中注定李自成、张献忠在此后的岁月中,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主角。
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余人,这三万多人基本上是老营精锐,不久就再次反叛,这次的脱逃,对于大明来说无异于放虎归山,华夏大地上千万的百姓无故遭殃。
明廷的争议被农民军知晓后,卓青枫这个大明第一才子彻底的被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明星牢牢记住。
按照八大王张献忠所言,“来日见到这厮,必然要扒皮抽筋,挖其心肝下酒吃。”
这边内乱未平,那边外乱又起。
崇祯七年(1634),后金汗皇太极为统一漠南蒙古,二次西征察哈尔。七月,后金军回师,以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七月初八日入上方堡,进围大明宣府。宣府守兵发炮击之,乃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等守紫荆,雁门。
后金军分四路攻掠宣府、大同地区。是时沿边城堡多失守,后金军攻灵邱。灵邱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守备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并战死。城破后,知县蒋秉采自缢死,其家合门殉之,远近震惊。
后金入侵的消息,对于朝廷是个打击,崇祯皇帝一连几日没有上朝,只是召内阁成员和青枫入内殿议事。农民军的再次反叛,给事中顾国宝劾陈奇瑜封疆误国,诏解任候勘。御史傅永淳复劾奇瑜解陇州围报首功不实。崇祯皇帝准备拟旨除名,锦衣卫逮捕下狱。
短短几月,作为皇帝的侍读,青枫彻底了解崇祯的性格,果然和后世评论一致。
站在皇帝的旁边,他认真观察这位“完美的领导”:少近女色、生活简朴,衣服破了由皇后亲自补,在位多年雷打不动的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就连纳谏,也“足可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勤恳的皇帝将大明的江山葬送了。
“优柔寡断、武断多疑、薄情寡义”这个性格也决定了他,决定了大明未来的命运。
后世的官场生涯中,崇祯这种人太多了,比如你是单位一把手,那你就要像一把手,别和崇祯一样,大事小事一把抓,什么权利都要自己过一遍,所有的下属都不可信。出了事情下属抗,有了成绩自己的功劳。青枫前世就讨厌这样的领导,今生当然也不愿意,既然崇祯还是那个崇祯,那大明的命运必然走不出历史的轨迹。
青枫做为崇祯的宠臣,又是大明第一才子,除了陪伴皇上,就是不断的推掉一波又一波的求亲,推掉许多拉拢自己的小集团,数次的思考之后,青枫终于叹气道:“哎,找个机会还是外调吧。龙困于滩不如鱼,龙腾于渊方为龙。”
对于崇祯来说,这个小子他还是比较喜欢的。听说整个京师嫁女给青枫的不计其数,不仅是绝色美女还是王宫贵胄,二十三岁的皇帝有时候想着,自己的公主要是大点和这大明第一才子也算是一段佳话,只是长公主早薨,坤仪公主朱媺娖才四岁。
不过,风头太甚总有些不好,当年袁崇焕不也是备受圣恩,从一个无名的小官直接升任到蓟辽督师,可是袁崇焕回报自己的是什么呢?想到这里,崇祯不禁怒火中烧,人才也要磨磨性子才能用,这是上位者的用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