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我真是糊涂(1 / 1)海江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丽走了,王隽想尽快将明珠城下面的工作交代下去。也就是告诉有关人员自己的设计是怎样的,好让他们知道怎么做下去。

否则自己往老鹰岭一走,这里有可能就窝工了。

王隽准备把英子和几个主要人员叫过来开会,告诉她们怎么建房子。

不过,开会之前,王隽需要统一长度单位——米。

为此,他需要首先做出米尺。

他决定用干竹子做米尺。竹子直,而且作为纤维材料,随温度的伸缩不是很大,比金属强多了。用干的是因为湿的竹子干燥后会有所收缩,俗称“缩水”。当然,他知道用动物的角质例如牛角做标尺,那是更好的。镇上的裁缝,就有牛角尺子的。只不过,现在没有牛角,而且做的是米尺,太长,用牛角也做不了。

族人拖回一根大黄竹。

黄竹不错,比较厚,不容易变形。

王隽将竹子摆在地下,按正步走了两步,量出了一米五的长度。又用自己赤脚身高1.75米作为参照,定出了一米的位置。然后将竹子截断了,破开,削平,做出了三把米尺。

因为米的单位比较大,王隽又想办法刻上十个等分的刻度,把分米也规定了,并且在上面的中间位置,写上了阿拉伯数字“5”,这个位置上的刻度,也是更粗更长更显眼的。这样,使用的时候,读数会更方便。

接着,选择第二分米和第三分米之间的位置,刻上了更小的单位——厘米。同时在在上面的中间位置,也写上了阿拉伯数字“5”。

他在每把米尺的背面刻了个“隽”字,以此注明这把尺子是自己做的,防止以后其他人复制后搞混。

这样,米尺就做好了。

这个“米”的长度,也许和现代的米有一点误差。但不要紧,统一了长度单位就行了,以后的度量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他准备明珠城、石灰山和天人洞各放一把。并且,尺子要刷上桐油,保护起来。

上午做好了米尺,下午把人召集过来开会。

人来齐以后,王隽先把米尺拿了出来,让大家观看。然后交给英子保管,让她找人刷油漆,并做几把复制品供各地使用。

对米尺这玩意儿,大伙觉得很新鲜。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出这东西的重要。

“为什么我们以前想不到做一个统一的尺子呢?”有人问。

王隽笑答道:“以前大家都在一起,随时就可以商量长短,有没有米尺影响不大。但现在大家要做的事情多了,人又很分散,没有这样的米尺就不方便了。”

“首领说得是。”

米尺看过了,王隽开始讲解建房的方法。

“首先是房屋的位置。建住宅的这块地宽度约一百米。假如你背对大海面向土地的话,这块地的左边以后要建城墙,所以留下十五米作为城墙的位置。右边是行政地块,两块地之间修一条大路,二十米宽……”

二十米的路,在现代不算什么,大城市的主干道几十米上百米宽的都有,但在这个原始社会,二十米宽的路是很奢华的了。事实上,无论是浅水湾还是红花寨,都没有专门修过什么路。

“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

就是这么回事。

至于什么是“左”和“右”,只有英子、美琳、桃花知道。这个不要紧,让她们教一下就会了。

“这样一来,左边少了15米,右边修路又去掉10米,还有75米的空间。在这75米的长度上,我们要间隔均匀地建上两栋房子。这两栋房子就是我们的住宅。”

王隽言简意赅地把总平面的位置讲清楚了。

“这两栋房子怎么做呢?……”王隽开始讲解房屋的平面划分和立面的模样。接着说明各项做法,包括基础、墙体、砖柱、门窗、楼面、阳台、屋顶、粉刷等等,一一作出说明。

当然,大多数人是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特别是有关石灰的内容。

只有英子和美琳事先听王隽讲解过,现在再听,印象更深刻了。

不过不懂没关系,先给大家留一个概念,以后建造的过程中,自己会反复给大家解释,也会全程监督工程的实施的。

尽管有些听不懂,但与会者都对王隽的设计有点着迷。用土建墙、用砖支撑、盖上屋瓦、刷上石灰,房子外面还有一个阳台……,这样的房子闻所未闻,恨不得马上按他的设想把房子建好。

最后,王隽补充了辅助用房。

“两栋宿舍之间,我们将建厨房、仓库、花园和休闲带,而宿舍两侧则是菜地和厕所以及化粪池。我们会在道路的两旁和休闲带上种上果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各种季节都有花开。另外,我们将修建一个全城性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和污水有组织地派到城外护城河里去……”

众人听得醉了。

……

房屋建造的事情落实好了,王隽又布置做船帆。他把英子和后勤组的人喊过来,交代她们如何把帆做出来。

第二天,他带着英子和美琳去了石灰山,指导那边工作的同时,把靓仔和浪平喊来,告诉他们怎么做竹筏。

他还要让靓仔他们准备做木桶的原材料——木板。

“你能为我准备一些木板吗?宽度大约一分米。长度约一米二。”王隽大致说明了一下木桶怎么做。

靓仔想了一下,虽然很费劲,但是能做出王隽说的“木板”出来,于是说可以。

英子道:“王隽,你用木头做一个‘桶’,还不如我用泥巴烧一个大缸省事。要说隔水,应该是我的缸更好吧。”

美琳也赞同阿妈的意见:“我们用缸盛水,一点都不会漏的。”

王隽道:“缸的隔水性当然好了。但是你们的缸太小了。我见过的最大的缸,也就是红花寨被我用枪打烂的那个。更大的缸,你们做不做得出来是一回事,主要是太笨重。”

“可是,你到底要多大的缸呢?里面装的可是石头,太大了你装卸都不方便。”英子道。

真是一语警醒梦中人。

王隽发现自己犯了低级错误。

英子说的太对了。弄出一个大木桶或者大缸的话,里面装满石灰以后,有谁抬得动呢?还不如用几个小缸分开装。

“你让我算算。”王隽感觉问题严重。

铁的容重是每立方米7.8吨,石头大约是2.6,沙1.5左右吧。

那么烧过的生石灰呢?

王隽估计在沙与石头之间,具体是多少现在无法确定。取一个中间数的话是每立方米2.1吨。

假设做一个四米乘四米的三层竹筏,它的浮力会是多少呢?现在想是想不出来的,做好后试过才知道。但他估计不过一吨到一吨半,即2000至3000斤左右。

这样的话,竹筏一次连一个立方的石灰都运不了。

这点体积的生石灰,在竹筏上摆上几个小缸就可以了,这样装卸也方便。

说什么用大缸大木桶,简直是糊涂透顶。

最终,王隽听从了英子的建议,决定用小缸装石灰运输。

英子见自己的意见竟然被采纳,心里十分高兴。能帮到王隽,实在是太难得了。

王隽微微一笑,说道:“其实,很多地方我是不如大家的。谢谢你的提醒。”

不过,木桶也是要做的,但那时以后的事情了。

次日,王隽和美琳去了天人洞,准备上山的礼物,并且等待乌丽的消息。

“你说,乌丽什么时候能回来?”王隽和美琳聊天。

美琳算了算,答道:“和我们分手后,路上正常情况下需要五天。如果她们在老鹰岭休息一下下山,那么大约六天应该能回到这里。”

“哦。”

和乌丽分手已经有三天,这么说,最快二天后就可能有消息。

“这几天,我们好好切磋一下箭法。”王隽对美琳说道。

第二天早上,王隽把天人洞的所有人召集过来,研讨箭法。

姆舎有点不愿意,心里却不敢说。她认为像她这样年纪的女人,练习弓箭已经没有意义。

王隽看出了她的心思,对众人说道:“我们部族的每一个人,无论老幼,都必须成为箭术好手。能杀敌,才能自卫。”

“是,首领英明。”姆舎赶忙表明态度。

自从王隽做出强弓以后,族人立即意识到这是打猎和杀敌的利器。因为这是远程兵器,杀敌的同时可以避免和猎物或者敌人接触,这实在是占尽了便宜。所以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件兵器,对这种兵器极为重视。

若论箭术,美琳在部族算第一人。

王隽是多次见识了美琳的箭法的。他还听说,美琳用箭射下过天上的飞鸟。

这已经是神箭手的水平了。

现在,他要求美琳将箭法的心得传授给大家,提高大家的箭术水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