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
英子和美琳一个去了田里一个去了工地,这时都过来观看织网。王隽向两人解释了渔网的作用。
“这样在海里捞鱼,是不是可以抓到很多?”英子惊讶于这种捕鱼方法。
美琳道:“应该很多的。关键是,这样打鱼不用很多人,以后打猎的人可以再减一些。”
王隽道:“这叫靠海吃海。大海里的鱼的数量可不是陆地上的动物可以相比的。不过这个网还没做好,到底行不行试过才知道,先别急着高兴。”
第二日,美琳也加进了织网的行列。
这个女孩就是好学,人又勤快。
美琳要加进来,王隽是不会阻拦的。
他除了在不远处的工地转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旁指导四个女人织网。同时落实其他的配件。
浮子,现代社会大多用泡沫,便宜实用。这里没有泡沫,只能用竹筒。
沉子用什么好呢?石头是首先想到的,用绳子绑一块石头,便能沉到水里去。但石头不好绑,还是用竹筒吧。用小竹筒,里面装入沙,再用木塞堵住。
王隽立即喊来托思,让他们研究院加工浮子和沉子。
自从加工好洛炳的弓箭以后,研究院紧急的事情暂时没有了,在生产一些工具,以及做一些武器备用。
还有一个任务是按照王隽的设计做双人床。但王隽说这件事不急,可以慢慢加工。
加工浮子和沉子对托思他们来说是小儿科,半天时间便做好了。
至于打鱼用的竹筏,也要适当做一些改装,方便渔网的装卸。
第三日下午,渔网做出来了。四个人织了两天半,算快的了。
这张网不大,开口不过三米乘三米,网高即锥体的深也是三米。另外,锥体的底部拖着一个大大的网兜。
次日早上,王隽指挥众人将浮子和沉子装在了网上。
他带着美琳、大梁、贝丽和卡达几个人去海里试用。
三个男人扛着渔网上了竹筏,出外海后,王隽让大梁和卡达将渔网抛进了海里。
拖网挂在竹筏尾部左右两根加固了的立柱上面。渔网落进水里后,受海水冲刷,慢慢向后拉直了。然后在沉子的作用下,渔网下边向下沉去,而上边受浮子的作用,浮在水面不动,这样,拖网便张开了一个约三米见方的大口。
因为竹筏是不断向前的,鱼儿被兜进网以后,会不断涌向底部,直至进入网兜难于出来了。
美琳驾驶着竹筏,王隽站在她身旁,眼盯着水里的渔网。
“往哪里去?”美琳问。
“随便走。”王隽道。
周围没看到鱼群,没有冲进鱼群兜鱼的问题。再说,竹筏的速度不适合追逐鱼群。而且王隽对附近海域海鱼的活动规律也不掌握。
美琳于是循着往日去石灰山的路线一路往北。
众人都注视着筏底的动静。竹筏向北走,望海水略微有些逆光,看得不是很清楚。但贝丽和卡达却没有多大影响,她们看水下的东西比其他三人要犀利得多。
“有鱼进网了。”贝丽手指着海水,高声尖叫了起来,像一个快乐的小姑娘看到了新奇的事情。
“一条大鱼进去了。”这回是卡达在嚷,他的话瓮声瓮气,震人耳膜。
“好像是金枪鱼。”美琳也看见有鱼进去。
不一会儿,大梁发现了不妙。“兜进去几条鱼想跑。”
可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竹筏是移动的,因而网是不断兜向鱼儿的,鱼也没那么聪明,只知道避开迎面而来的网,最终还是稀里糊涂被逼进中间的网兜。
……
渔网抛下去以后不久,竹筏上便热闹非凡,呼叫连连。
王隽是跟长辈出海打过鱼的,见过世面,对鱼被网兜住倒不稀罕,但看到拖网能用,心情也十分舒畅。
不断地有鱼被兜进。
一个小时以后,众人的新鲜劲终于过了,贝丽和卡达嗓子都喊得有点沙哑了。
贝丽走到王隽面前,靠着扶手,充满崇敬地对他说你这个网好神奇。
王隽抿嘴一笑:“以后不愁没鱼吃了吧。”
贝丽使劲点头道:“有这竹筏和网,抓鱼应该很容易了。”
“不过也别想得那么简单。要是不小心遇上风暴,出海打渔也是很危险的。”王隽道,“还有,渔网也容易损坏,要不断修补。要消耗麻线的。还有,总在一片海域打鱼,长年累月鱼儿会变少的。”
“嗯,我知道了。”这一刻,贝丽像一个温顺的小女生。
快要到天人洞的位置的时候,王隽喊回。
已经在海里走了十多里路,他看到后面的网兜已经装了不少的鱼了。
竹筏掉头返航。
到了明珠城的浅海,王隽命令大梁和卡达各自将左右两边的绳索拉动,渔网的开口于是徐徐合上,同时被慢慢拖近。
俩人想将渔网拖上竹筏,被王隽制止。
“为什么?”大梁不解。
“鱼儿多,拉上来网怕吃不消。”王隽道。
“渔网现在不是不好好的吗,为什么拉上来就不行?”这回是美琳提问了。
王隽道:“水有浮力,鱼儿在水里,浮力起作用,网受的力不大。一旦把鱼拉上来,浮力消失,鱼的重量全靠网兜承受,便有问题了。”
竹筏上的人一时都没明白。
还是贝丽有经验:“好比我们在水下抓到一条大鱼,拖着它走不觉得重,提上岸的时候,就觉得它沉了。”
“是这样。”王隽道。
看来,上科学常识课的时候,要加上浮力这一项才行,王隽想。
明珠城修了一个简易码头,开始是专门用来装卸石灰用的,现在所有的竹筏都用上了。
已经是傍晚时分,外出工作的族人大多已经返回。竹筏到了码头后,便有很多人围了上来,想看看前几天织的网有什么用。
洛炳和桃花下午赶到了明珠城,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
老远的,桃花就喊了起来:“王隽,我回来了。”
王隽跳上岸,高兴地和桃花洛炳打招呼。
他打量了一下桃花,笑着道:“好像胖了点。看来吃得蛮好。”
桃花有点不好意思:“是不是更丑了?”
王隽道:“哪里呢,桃花姑娘永远是个美人儿。”
王隽的话说得桃花心里欢喜。
王隽拍了拍洛炳:“怎么一起来了?”
“怎么,不欢迎?”
“是啊,不欢迎,你马上回去呀?”知道洛炳开玩笑,王隽将他的军。
“既然来了,不把你的鱼吃光是不会走的了。”洛炳道。
王隽哈哈笑道:“这样啊。那你别想回去了。瞧,光这一网鱼,你就吃不完了。”他朝身侧的竹筏努了努嘴,同时吩咐过来的英子喊人拿装的东西,把鱼倒腾出来。
不一会儿,箩筐过来了。
大梁和卡达拉动绳索,网浮上了水面。
“哇,好多鱼呀。”人群一阵骚动。
洛炳惊讶的嘴都合不上了。
解开网口,大梁开始用箩筐从网里捞鱼。
一筐又一筐,足足装满了十箩筐。
如果按每箩筐四十斤算的话,这一次捕捞,差不多捞了四百斤鱼。
洛炳指着那一排箩筐,说话都有点结巴:
“这鱼,这么多鱼,就这样一个下午就捞上来了?这,这也太多了吧。吃都吃不完吧?”
“是的,这么多鱼,你想回山就难了。”王隽道。
英子一旁感概道:“从此吃肉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