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诸仙分身,微观与宏观结合、科学与玄学互演,巍巍浩瀚。
更是把此方宇宙完整的无垠星海,第一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直至此时,很多人才知道……
原来光也追不上宇宙的膨胀。
原来宇宙可见半径之外的星宇,比可见半径之内还要广阔。
也是第一次如此震撼心灵地直观认知到,生而为人,是何其渺小。
更让他们觉得渺小的是……
天镜已经放大了无数倍,把最最微观的基本粒子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他们却依然看不明白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甚至有些人,压根就不知道粒子是在湮灭与重生之间循环,以为虚空被粒子海洋所填充。
三百年教育普世,世间八十亿人,能看懂这场化衍的,不过寥寥几千万人……
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不知卑微与渺小,便不知上进的迫切!
萧远和秦伯衣师兄弟二人,三日前把十万仙家阻隔,今日才放下界,对付神侍的同时,顺便激起人间的求知欲,都是早就计划好的!
不得不说,他两的目的达到了。
现场二十几万观众,神州十几亿人,或在现场要求,或把心声通过天道反馈在天镜上,纷纷要求科普一下。
他们不好意思要求萧远,都把注意打在萧逸尘身上,要求萧逸尘直播讲解。
当然,还有些羞愧心的他们,都表示会在直播间给萧逸尘打赏。
看到有钱赚,萧逸尘自然乐得科普。
他通过手上娲曌萌开通了直播,又示意裴青柠他们把所有的直播间全部开启,同步直播他的科普。
一切就绪,萧逸尘咳了几声开嗓,开始解说。
这一次仙界众位前辈施展身外化身,用的是量子隐形传态的方式。
而量子隐形传态,源至于量子纠缠。
说到量子纠缠,自然不得不说量子力学的起源,爱神与大波哥半个世纪的对喷,包括著名的光电效应、双缝干涉、测不准原理、叠加态、帝骰、EPR佯谬、半死不活猫等被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
萧逸尘用其极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一一道来,把量子力学发展史,生动地描述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武林派系,争夺武林正统的江湖故事,让许多一上课就想打瞌睡的物理小白,也听得津津有味,大概明白了这场持续了两百年的物林争端。(我其实想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又怕你们觉得我在水字数拖剧情)
直到,萧逸尘说到狄拉克海和黑洞辐射、霍金悖论,终于把这场身外化身涉及的物理知识科普完成。
“大佬狄拉克发现真空不空,时时刻刻在上演量子涨落,而这些在虚空海中瞬时诞生又刹时湮灭的粒子对,本身就具有纠缠联系。
于是,他悟出了无上神功——狄拉克海,也就是真空能量场,又叫真空能量海洋。
所以,纠缠的本质,其实是保证零态守恒(个人瞎想)。
科学家制备纠缠粒子对,是把中性π介子衰变成彼此纠缠的正反电子对,或者通过光的偏振制备纠缠光子对,一个是自旋零态守恒,一个是偏振零态守恒,量子涨落是能量零态守恒,都很好地应证了这一猜想。
霍神研究黑洞时,引入量子理论,发现了一个问题:
假如在黑洞视界边缘,狄拉克海中诞生的一对彼此纠缠的正反粒子,其中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视界,而另一个化作霍金辐射逃逸,它们永远无法再次相会,也不能毁灭,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所包含的信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一现象和破缺其实等效!
在无尽且短暂的诞生与湮灭中,偶尔会出现那么一个粒子对,在诞生的瞬间,正反粒子就被棒打鸳鸯分开,再不能瞬间湮灭。
破缺开始!
两个基本粒子分开,无法瞬时湮灭,其中一个基本粒子在极短时间内发生衰变,或者与其他粒子凝聚成质子中子等物质,灵一个就会孤独地继续流浪。
但局部的破缺,不影响整个虚空海洋的零态守恒。
根据墨菲定律,任何极小概率的事件都可能发生,当一对在荧惑虚空生成的粒子对发生破缺时,远在河外星系的某处虚空,也正好有一对粒子对破缺。
一处是正粒子被物质吸收,另一处是反粒子被物质吸收,那么剩下的这两个相隔无尽远的正反粒子,也会瞬间产生纠缠联系。
当然,这只是单独描述两个粒子对,整个虚空能量海洋的纠缠,比这复杂多了。
我用刚刚提到的黑洞现象来解释一下:
同样的道理,虚空诞生的两对正反粒子对,一个是正粒子被吸入黑洞,一个是反粒子被吸入黑洞。
则逃逸在外的两个正反粒子会产生纠缠,组成新的家庭,而被吸入的两个正反粒子,也会在黑洞中产生纠缠,建立新家庭,你可以形象地想象成——
换妻!
用ABCD来代表,AB是一对,CD是一对,变成AD一对,BC一对。
但是根据相对论,黑洞内外原初的粒子对依旧在纠缠……
A和D在一起后依旧念着B,D也还念着C,于是就产生了三角恋关系:
AB,AD,BC,CD
或许应该这样秒速:
B→A←D,A同时和BD纠缠。
A→B←C,B同时和AC纠缠。
B→C←D,C同时和BD纠缠。
A→D←C,D同时和AC纠缠。
再简化一点就是:
A?B
??
D?C
简直臭不要脸!
虚空中处处破缺,于是单个浪子A的身边,就会围绕着BCDEFGHLJK……
处处玩暧昧!
但道律规定零态守恒,无论它怎么花心,最终都只能一夫一妻——坍缩成某个本征态。
然后结婚当天干一架,自相残杀——湮灭!
是不是发现,这与——电子每个能级只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也即泡利不相容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硅原子组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到硅,是不是会立刻想到半导体,PN结,想到电子的定向移动和电流?
物理学对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可导体内自由电子的移动速度慢如龟爬,为什么电流的速度会是光速呢?
因为电流的速度其实是电场内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更形象地说,是电磁波在电子电场之间玩传递接力,好比无数人站成一条长龙,从第一个开始蹲下起身,每个人蹲下起身都慢得要死,但是人头起伏的波浪是光速传递的。
十万仙界前辈,就是通过虚空能量海这种臭不要脸的纠缠,在整个虚空海洋中构建纠缠粒子对的。
然后,通过量子纠缠,建立量子隐形传态。
他分出的虚影,就是完整描述他的信息A。
只要把虚影信息,注入掌心的虚空海中的多对多纠缠粒子中,其中一个粒子,此粒子转变成本征态,再以粒子衰变,也即细胞裂变克隆的模式,从虚空中生成一个——拥有真身所有信息的身外化身!
而与之纠缠的遥远处的其他粒子,也有横跨虚空的无尽虚影与之融合,再通过希尔伯特空间同构,化作无尽身外化身!
————
注:本章百分之七十的理论是我瞎推敲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