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职报告(1 / 1)高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宋带着士兵们从东城门进了九原县,一场大战已过去了四个月,民众也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

冬天是九原县最平静的季节,城外的茫茫原野被大雪覆盖,到处是天寒地冻,一万多百姓只能在城内生活,每天各家酒馆都坐满了客人,打一角酒,点两样小菜,吹牛聊天,可以度过一天。

简单的生活一天天的重复,单调而平静,偶然会有人家办喜事,吹吹打打走过大街,给平静的小县内增色不少。

郭宋刚进县城,便遇到了骑马过来的录事参军薛长寿,郭宋见他带着个小药童,背着药箱,不由哑然失笑道:“又有人家找你了?”

一场战争把薛长寿的神医名声也打出来了,经他手抢救的伤兵无一人阵亡,轰动了整个九原县,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有人家请他上门看病,若不是他不负责配药,城内几家小医馆都要关门大吉了。

薛长寿苦笑一声,“今天是冷家的老太爷病倒了,他们家人就坐在我的官房门口不肯走,若实在不行,我还是干老本行吧!”

郭宋微微笑道:“能者多劳,只要不影响公务,你尽管去给人看病。”

“现在倒不影响,以后会不会影响我也不知道,再说吧!”

薛长寿叹口气,向郭宋拱拱手,便带着药童走了。

郭宋回头吩咐道:“把银狐送到我家里去,其他猎物你们自己分了。”

交代完,他催马向官衙而去。

郭宋的官衙是原来的丰州刺史衙门,位于县衙对面,之前的丰州刺史是朔方军长史李慧兼任,丰州就两座县,州衙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李慧从不过来,州衙内也没有什么官员,是一座冷冷清清的衙门。

郭宋兼任丰州刺史后,便将丰州州衙作为自己官衙,将它修葺一新,包括三镇兵马使官衙,朔方节度副使官衙以及丰州刺史官衙,一座衙门,三块牌子,里面官员有十几余人,不光管丰州事务,还管三座受降城的全部军政事务。

郭宋走进自己官房,他们的官房是一座种有两株大树的小院,小院有三四间屋子,除了他之外,还有记室参军曹万年和录事参军薛长寿的官房。

记室参军相当于机要秘书这个职务,替郭宋整理文书,写各种报告,不光是对朔方节度府,还要向朝廷交差,每天上午都十分忙碌,但到下午就几乎没事了,曹万年便专心温习功课,晚上,他还要和十几名有志科举的士子一起去九原县一个老举人家中上课。

郭宋走进院子,便看见曹万年正埋头抄写功课,他笑了笑,没有打扰曹万年,而是进了自己官房。

官房里宽大而简洁,只有一张坐榻,一张桌子,一个橱子和一排书架,他两天没有回来,房间没有点火盆,十分寒冷。

这时,两名小厮抬进一只大火盆,里面的炭烧得正旺,郭宋拖过一把小凳子,坐在火盆边,一边烤火,一边翻阅桌上的一份年度报告,每年三月底之前,各州刺史都要向朝廷书面汇报上年的各种情况,然后朝廷会根据情况宣召部分刺史进京述职。

报告是曹万年写的,按照以前年度报告的格式来写,包括民生、政务、吏情、农业、税收等等.......

曹万年的字写得很不错,文字功底很强,能用最短的几句话把事情讲清楚,内容详实,数据丰富,写得非常不错,郭宋翻到最后,不由微微一怔,还有最后一部分没写。

他放下报告喊道:“曹参军!”

片刻曹万年快步走来,歉然道:“使君几时回来的,卑职竟然不知道。”

“我也是刚回来,正在看你写的述职报告,你拿个凳子坐下,我们一边烤火一边说。”

曹万年取了一把胡凳在郭宋对面,搓着手烤火,“使君是不是觉得卑职没有写完?”

郭宋点点头,“前面写得很好,但最后一部分,就是今年的计划,你却没有写,为什么?”

曹万年挠挠头道:“前面的东西其实都是六曹送来各种报告,卑职只是摘抄,比较简单,但最后的次年计划,那应该是使君来决定,不是卑职能决定。”

郭宋笑道:“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嘛!采不采纳是另一回事。”

“使君稍等,我去取一份建议书。”

曹万年跑回官房,片刻,他取来一份建议书,递给郭宋。

郭宋打开建议书,里面写了十条,每一条都写了几百字,他只看了看目录,指着第三条和第四条笑问道:“增加官衙文吏人数,完善职能,还有第四条,建立州学,培养人才,前提都是需要有大量读书人,你觉得丰州现实吗?”

“卑职为此专门调查过,丰州大概有三百多名读书人,年纪最小的十二三岁,最大的四十余岁,现在我们三府合一,节度使副使可以不提,刺史府的事情也不多,关键是经略使府,朝廷的意图很明确,让使君主管军政,但现在六曹参军只管军,而政务方面基本没有涉及,三个受降城的政务资料我基本上没有。

西受降城是商业城,有多少汉商,有多少胡商,子女读书情况什么,几乎一无所知,现在六曹参军光六千军队的军务都忙不过来,根本没精力顾及政务,所以招募新的官员就很有必要了。”

郭宋点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去年配备官员是按照兵马使的职能来定人数,只管军不涉政,现在兵马使改为经略使了,职能扩大,人数确实要增加,这样吧!你立个方案,我批准后让薛参军尽快实施。”

“卑职遵令!”

郭宋又笑道:“至于办学确实有必要,但要增加蒙学和县学,不能只考虑州学,另外你再加几条,一是恢复丰州村落,二是军队屯田,三是鼓励移民丰州,四是发展畜牧业,把这四条加进去,再加上你的十条,基本就完善了。”

曹万年想了想道:“移民丰州今年就开始,是不是太急了一点?”

“不是你想的那样,今年我是想把军队家属迁移到丰州来,六千士兵先来三千户,那也是一万多人口啊!如果今年迁徙来不及,但至少要把前期各种准备做好。”

“卑职明白了,卑职会详细写进报告。”

曹万年躬身施一礼要走,郭宋又道:“你自己也要招募三名从事,丰州麻雀虽小,但五脏也会俱全,以后事情会很忙,多招三人,减轻你的负担。”

“多谢使君关心,卑职告退。”

曹万年匆匆回去房了,郭宋又仔细看了一遍报告,提出十几处修改点,这才把报告还给曹万年,他自己先回府了.......

郭宋目前住在刺史府,刺史府原本也是空宅,已经修葺完成,占地约十亩,是一座三进院子,还有东西两座侧院,目前府宅有十几个家仆,除了小鱼娘是郭宋从京城带来以外,其他十几人都是从灵州奴隶市场买回来的官奴。

唐朝的人身依附还是大量存在着,卖身为奴,没为官奴,庄园蓄奴等等现象都很普遍,一直到宋朝实行平民制度,严格限制奴隶存在,情况才略有好转。

买回来的官奴包括三名年轻男子,七名年轻妇女和四名孩童,事实上,这里面有三户人家,三对夫妻和四个孩子,都是因为家人犯罪而被连累没为官奴。

郭宋对他们很不错,给他们房子,包吃住,另外还有月俸,让他们在府中各施其职,有马夫、车夫、厨娘,有杂工,另外还有一个老管家,老管家也姓梁,是梁会河介绍给郭宋的,五十岁,丰州本地人,在梁家做了二十年管事,想回家乡丰州了,梁会河就把他介绍给了郭宋。

虽然人不多,但房宅不显得那么冷清了。

郭宋回到府中,直接来到自己后院书房,后宅有四座院子,郭宋独自住一座院子,小鱼娘和另外两名丫鬟住在隔壁院子,不过有小门相连。

小鱼娘负责伺候郭宋起居,但她可不是奴隶,她是自由身,随时可以离开丰州回京城,郭宋给她开了每月二十贯钱的高俸,虽然小鱼娘刚开始有些不情愿,她不愿把自己和郭宋的关系变成雇佣关系,但最终她想通后,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二十贯的高俸。

“公子回来了!”

小娘鱼笑着迎了上来,给他脱了外袍,笑道:“那只银狐的皮毛很漂亮,该怎么处理?”

“你把它交给梁管家,让他找一个上好的店铺鞣制。”

郭宋坐下喝了口热茶,又问道:“这两天我不在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事情,就收到一封信,可能过些天灵儿姐要来丰州,梁大哥的意思是,让她住在我们这里。”

郭宋点点头,梁武住在军营,总不能让梁灵儿也住在军营吧!

“可以,你给她收拾一间屋子,让她和你住在一起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