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修禅道鸣十二日(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消日出之际,七座高台上的老幼修士顺着石阶走下,相互寒暄道别。

有人平白添了一两个境界,也有人悟道而知天命。

薛仙刻阵,李仲长生,此二种仙缘合在一处,为海域上的人族修士指明了道途。

更为可喜的是,此地出了一个长生者,可庇佑后人数千载。

尽管如此,从入定中醒来的人们大多挂着一副丧气的嘴脸,大抵是在思念先前逝去的家中老祖。

第五石台之上,薛沐薛礼姐弟也从悟道中醒转。

“姐姐,姐夫长生了呢!”

那一夜,他抱壶醉酒,醒来后已是被人带到了石台之上。那一夜星光璀璨,仙缘难逢,他与姐姐只匆匆聊了几句就入定修行,当下已是迈入了洗尘第六境。

薛沐穿着青衣,青衣外套了件遮雨驱寒的大袍,雨水顺着脸颊滴落在地,青丝贴着面庞湿漉成束,她就这样在高台上静立了一十二日。

她浅笑着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言。

是啊,他长生了呢,真好。

……

“道鸣一十二日,道友前途无量啊。”

有老叟咧嘴而笑,负手望着修禅人,箬笠滴水,蓑衣微凉。

姬夏神情一怔,接过佛经,仰面瞧了一眼身侧的师兄,见李仲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这才信了老人的话。

他想起师兄听自己道出“十日前”几个字的时候,面上似是有所异样,心上不由生怨,使劲拍了拍肩上的木魁,这才解气。

木魁常度切齿咬牙,面色无辜,举起双爪十指。

它只有十指,又岂能怪它!

姬夏这才明白,为何子冶几人对于师兄的道果如此执着,即便是先前被落了颜面也不顾,硬是近上前来讨要。

道鸣十二日的道果,想必皇朝立足中州三千年,也从未见过吧。

只是,这些人忒不识趣,不肯拿出压箱底的宝贝来交换。不过也幸而如此,否则自己那时尚且不知真相,若是被诓去了道果,还不悔死!

“长生之后,又是另一条道途,能功成圣贤否,与道鸣时日的多寡并无干系。”李仲口吐金莲,莲生九瓣,言道,“昔日,如来道鸣不足一日,过天门而不入,言之众生皆苦,我不得入生门。常念道鸣时日是久了些,可与师尊相较,禅法还是落了下乘。”

子冶几人闻言一叹,果然,此人是如来座下弟子。

而姬夏则是连连吐了两口浊气,这才心宁神定。

世人皆知,西漠有三尊长生真佛,除了佛祖如来之外,皆是道鸣九日之上的人物。然而,做主须弥的却是那个道鸣不过半日的老僧。

众生皆苦,我不得入生门。

修禅至此,大抵是千古第一人了吧。

姬夏曾猜测过李仲师尊的来历,不过西漠诸多寺庙,皆有诵经念佛的老僧长坐,不可胜数。后来听师兄谈起过须弥山,想来其师尊应是某位菩萨才是。

今日,师兄入天门,得享长生佛果,姬夏这才敢去往那三尊长生真佛的身上去猜。

然而如来,似佛门高山,不可仰止。

而今他懂了,此山是其师,喜乐之余,亦有惶恐。

老渔翁微微颔首,笑言道:“若是我当年也有道友这般的心性,大抵也就不会落到今日的下场了。”

李仲微微眯起眼,佛目中有青灯长明,得见老叟眉目间满是死气,生气全无。

“道友,时日无多了。”

老渔翁笑着唏嘘道:“生来死往,皆由天定。老朽本想着拖着将死之躯去一趟仙山,让仙人瞧瞧能否替我续命,却是在途中遇上了道友的长生劫,仙山乃是虚无缥缈之物,比不得面前的道果来的实在,或许是上苍垂怜老朽,你我相见,便是有缘。”

听闻仙山二字,姬夏不由抬眼瞧了一眼这个满面皱纹的老人,却是觉着似乎在哪见过一面。

他翻阅着手上的残破佛卷,忽而停顿,回忆起三年前,那个骑着秃毛鸟送他去往大渔村的老人,也是这般模样,皱纹满面,咧起嘴来露出一口大黄牙。

于是他再细细瞧去,将面前的这张老面孔与记忆中的老人相比对,却发现二者眉目神似,气质也有些相像。

三祖爷爷似一个砍柴樵夫,面前的老人似一个垂钓渔民。

不过,来人非是三祖爷爷。

姬家第三祖自棺中爬出,是因为境界有所增长,没有阳寿之忧。且以自己同三祖爷爷的交情,老人登上高台之后应先唤自己一声“夏儿”才是。

若真是三祖爷爷有所求,那么少年一定恳求师兄,让一枚道果给老祖延寿。

毕竟,在洛水岐山的八年里,除娘亲外,就数那个老人待自己最好。

“既是天定,何必求生?”老渔翁身侧的子冶轻哼一声,似是有所不满。

毕竟道果无多,若是被老人得去了一颗,他们想要再讨要可就难多了。

老渔翁抚着白须,忽而伸出一指,在虚空之上画了一个圈。

乍时,天音轰响,云聚而遮日。石台上出现了一个圈,恰好将子冶困在其中。

雷动似刀斧,自天而下,斩在了圈上。

紫电入高台,似龙入深水,一道接着一道,正是九九之数。

劫雷来得快,去得也快。

子冶面色惨白,闭眸等死,待到雷去云散,这才连连喊道:“前辈饶命!”

“老朽虽年迈,却也是入过天门的人物。尔等小辈,不识高山,只记着借势欺人,早晚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周言夏侯二人,皆被老渔翁的手段所震慑,不敢妄动。

“吾等谨记前辈教诲。”

姬夏瞧着这个喜怒无常的老人,却恨天雷不能直接将子冶劈死,再去瞧那被紫电淌过的石板,竟是丝毫未损。

“滚吧。”

老渔翁挥手吩咐道,大有将自己当做此地主子的意思。

子冶自知理亏,不敢久留,躬身拜退。而周言行礼得体之后,又对着李仲称了句“半师”,这才跟随前者离去。

只有夏侯,从怀中掏出了一枚令牌,丢到姬夏的掌中,言道:“小叔父,归家之时,记得先去一趟涂山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