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一十章 本公子想试一试(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瞧见了,瞧见了。”大汉面带悲色,垂首言道,“三日前,虞帅下令火葬死去的弟兄,吾等都在场。”

许勉神色微微一凛,略一思忖之后,忽而望向南边。

彼时,冬日高悬,烟霞满天。

只见本该坍塌的城关南墙竟是巍然而立!

“此墙,不是塌了么?”许大先生呢喃道。

“是啊,是塌了,只是虞帅说,砖石上刻了复原的阵纹。三日前,他于断壁残垣间奏了一曲往生,吾等便瞧见石砖自城下飞起,于城上归位,似是有天人在砌墙一般。”

“是李老么?”许勉暗道一声,“或许,吾该试着叩天门了。”

他是姬玄卿的宗卫,职责本是为姬子挡剑。

只是,而今他修为浅薄,只能长坐于帷幄之间,便是偶尔走出城关,也是姬子为他挡剑。

“倒是颇有些想念与大人一同提剑的日子了。”

“阳关之役,破朔迷离,先有叶家双祖之事,后有骨族白帝之事,大人都没有与吾一同谋算。看来,虞兄说的对,我该悟了。”

“再不悟,此一局逐鹿,没了吾许勉的算计,岂非可惜?”

一袭黑袍浅笑着跪立在白石坟前,小饮淡酒,似是有所明悟。

……

中州,长平城。

昔日,骨族败退之后,犹有南北两支遗脉,骨族之主白起守于南,圣贤伽罗躺棺镇于北。

三千年来,骨族入主中州之贼心不死,自千年前岐山遭逢大劫之后,接风城的那位便下令,将南北边界向前再推千里,再立雄关。

阳关便是其一。

中州以南,是蛮夷之地,禽兽藏于山野。

中州以北,是狄戎之地,禽兽藏于霜雪。

比之南北两地,中州以东尽是青潮,倒是不需忧虑。

毕竟,虽然东海海族不可胜数,长生者不可计,但生性难以离水,向来不觊觎中州的疆土,也就难成祸患。

不过,即便是如此,接风城的那位以及诸多阁老也仍旧怀有提防之心,将大商三公之一的子闻遣来长平城,以慑宵小。

然而,千年之前,太师子闻上书接风城,说自己年老力衰,恐难当大任,于是辞去了主帅之职,归去朝歌。

蹊跷的是,自那之后,接风城一直没有任命新的东军主帅,大商太师子闻为了避嫌,也没有再离开过皇都朝歌。

直至几日前,他奉商皇之令,入大渔村,与一个绘符的老叟对弈了一局。

……

彼时,长平城外,有一行六百余人缓缓而来,皆是披甲跨刀。

“入城者,需登记姓名。”有一队守卫持戈阻于门前,戈甲皆是青铜。

“岐山公子,姬夏。”

姬夏坐于白马之上,头枕软玉,眉目颇为轻佻。

“可有凭证?”

守卫们瞧着这位面相稚嫩的公子哥,又瞧了瞧公子哥身后面带冷色的红袖,皆是暗叹一声。

这就是当今的世道啊。

不过,这里可是长平城。

“凭证?”姬夏颇为熟络地丢出了一块巴掌大的铜牌,“这个可算?”

他自大渔村来到长平城,一路上也遇见了不少关隘,大多设有守门的甲士,倒也有些摸清了边陲之地的规矩。

似长平城这等驻军逾五万的雄城,每一人的进出往来都要登记在册,这是为了防止皇朝百家与军伍之人暗通一气。

中州有规矩,除却边陲之城外,其余城池兵卒都不得过万。

如此一来,手握四方百万重兵的接风城,才能够被世人称之为人族圣地。

皇朝百家,也一直恪守着这个规矩。

三大皇朝愁寡兵少卒,所以另辟蹊径,求不得多便求精,这才有了大周力士、大商南越骑和大夏金吾卫。

可岐山姬姓一脉则不同,下辖九城,兵卒合计不过四万之数,沦为百家笑柄。

长平城的守卫接过铜牌,不多时就将之递还给少年。

“姬夏公子,吾乃东军偏将李敢,敢问你带甲六百入城,所为何事?”

姬夏瞧着领头的那个守卫,微微眯起眼,却是没有应答他的话,反而问道:“据吾所知,东境边陲,向来安平无祸事,敢问东军的将官们走的又是哪一条晋升之路呢?”

此言一出,六百余听泉骑皆颇为无奈地侧头瞧向他处。

这位岐山公子,可真是个得罪人的主。

不过,李敢却是不卑不亢地朝着姬夏拱手行了一礼:“千夫长之下,晋升之路是校场比武,千夫长之上,晋升之路是纸上谈兵。”

其余十数位守卫也略带深意地躬身一礼。

“为何对吾行礼?”

“公子非凡俗之公子。”

“哦?”姬夏微微挑眉,“何为凡俗之公子?”

“所谓凡俗之公子,腹无经纶,胸无大志,却会仗势欺人、草菅人命。”李敢提了提腰间的大刀,讥嘲道,“他们,不敢入此城。”

边陲军伍之人,得享接风城之庇护,即便是看门的卒子,皇朝百家的权贵也不敢贸然得罪。

可从军之人,入伍前多是平民出身,受惯了权贵子弟的欺辱。

尤其是在大商,皇主子辛残暴无道,朝堂百官纵容家中子弟,荒诞之事迭起。

所以,多年前有一侯门子弟纵马入长平城之时,就被城中的甲士持戈刺死,以报昔日之仇怨。

事后,那位甲士被城主杖责二十,算是轻罚了。

之后,侯府之主亲自前来问罪,却是被长平城主提剑砍了头颅。

这一次,城主撅着屁股,受了二十杖责,执刑的正是那个持戈刺死候门子弟的甲士。

那个甲士,唤作李敢。

“这百年来,公子是第一个入城的权贵子弟。”

“为何?”

李敢咧嘴一笑,露出一副凶悍的表情:“在你之前入城的那个,被我杀了,连人带马,一共四十三处刺痕,道道致命。”

姬夏闻言浅笑,颇为慵懒地伸了个腰,自马上跃下,躬身一礼:“李敢将军,你这个朋友,姬夏交定了。”

“你就不怕我将你也杀了?”

“吾知大商民生疾苦,却不想已艰难至此,将军守在此地,可护一城之安平,却护不了于世道上苦苦挣扎的大商子民。”

“李敢惭愧,确是如此。”

姬夏伸手指向西边,肃然道:“可本公子想试一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