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不借酒,难消之(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崇闵牵着缰绳,将马儿拉起,扯了扯嘴角,嘲笑道:“原以为父亲一直念叨的故人是个人物,今日一见,却是难副其实。”

不敢再入朝歌,无甚魄力,懦夫也。

“颜先生只是一介书生,算不上什么人物。”姬夏醉醺眯眼,牵起颜幸的手,浅笑道,“千古风流,能有几人?吾等手捧圣贤书,依旧难望先人之项背,所以夜里独酌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风月之无穷。”

众人听了姬夏的这一番言论之后,皆是难掩悲怆。

酒中人最是情深,也最容易伤情。

不过,崇闵却是不为所动,大斥道:“既是如此,你何不去死?”

姬夏哂然一笑:“吾之所求,不在于争一世之长短,而在于争一世之枭雄也。”

说罢,他举杯对天,邀日同饮,放肆大笑。

“公子醉了。”青烟阁的美姬嘀咕了一声。

“不,他没醉。”红袖流下两行清泪,玉手紧紧攥着衣角。

若是长公主瞧见了公子恣意诵诗的样子,定会心生欢喜。

彼时,崇闵不肯罢休,对着颜幸躬身一礼,大喝道“两百年来,家父一直有愧于先生,他余生所求无非有二,一是桃李满天下,二是和先生公允对弈一局。为人子者,不忍见之遗憾终老,所以策马来此,请先生再入朝歌!”

十数位止戈城学子也躬身作揖,大喝道:“请先生再入朝歌。”

他们态度诚恳,礼数周全,颜幸见此怅然一叹,竟是有些意动。

颜幸和崇侯虎曾同在朝歌草庐授学,了解过此人秉性,他能看得出崇闵所言并不虚假。

只是,昔日算计他的除了崇侯虎外,另有商皇、申公等人,一入皇都,身不由己,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去,不去。”姬夏指着崇闵等人大甩衣袖,叫骂道,“颜先生是本公子的人,没有我的命令他哪也不准去!”

大商皇都,藏龙卧虎。

多日前,子辛就遣来了八百南越骑阻杀,他们若是听人怂恿,再去朝歌,岂不是自寻死路?

“今日本公子买酒,与天下人共饮,你莫要挡了我的道。”姬夏抽出悬在颜幸腰间的听泉剑,颇为嚣张地比划了两下,“本公子今儿个心情好,你现在走,我不杀你。”

“你是何人?”

从旁人的言语中,崇闵得知了面前的少年是岐山姬氏一脉的公子,可如今的姬氏势微力薄,此人又为何行事没有顾忌?

然而,姬夏并未回答,只是提剑上前,尽一身之气力,砍向了牵马持枪的崇闵。

“听不懂么?本公子让你滚!”

崇闵冷哼一声,横枪于顶。

然而,颜幸的听泉剑乃是六品之巅,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只听得一声脆响,枪身断作两截,眼看着剑刃就要贯穿头颅,颜幸终是出手扯住了姬夏的衣袍,阻下了这一剑。

他看出来姬夏是趁着酒劲出的剑,不计后果,难以收剑。

“尔等回去吧。”他规劝道。

崇闵只觉头上有些发寒,生死一线,他终是明白了,这姬夏是一个疯癫之人。

他入知命不久,体术修为也有洗尘第八境,可方才那一剑,全无技巧,气力却远在他之上。

岐山何时出了这么一个麒麟子!

怪不得,颜幸甘愿入他麾下,为之护道。

崇闵见事不可为,也不再强求,阔声道:“半月后,家父会在朝歌草庐摆下棋局,他说了,先生一日不去,他便等上一日,先生一年不去,他便等上一年。”163163xiashu

撂下话后,他只想快些策马离去,却发现方才长剑临身之时,瘦马挣脱了缰绳,已然跑开了十数丈。

气急败坏之际,崇闵攥着一截断枪,作势就要将之丢出,射死马匹!

就在此时,姬夏又喊了一句:“那是本公子的马。”

你不能动。

崇闵愤恨难当,却又不敢妄动,良久之后,他丢下断枪,徒步向城门走去。

姬夏从背后的牛车上取下一坛浊酒,将之抛出。

“这一坛酒,就当作是我付的买马钱!”姬夏指着身前十数匹瘦马,戏笑道,“这都是本公子的马。”

崇闵背对众人,伸手接过酒坛,将之尽数灌下。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吃酒。

他身为夫子子嗣,自幼严于律己,父亲对他也是管教甚严。

酒醉误事,所以他从不沾酒。

可今日他有半生愁,不借酒,难消之。

一坛浊酒入喉之后,崇闵醉倒在地,不省人事。

止戈城的学子们见之,纷纷弃马,抱起崇闵,向西出城离去。

“不胜酒力,又何必逞能?”姬夏大笑数声,又取下颜幸的剑鞘,想要归剑入鞘,可一连试了几次都不能成功,只能嘟囔了一声,“醉了,醉了。”

随后,他也瘫倒昏睡过去。

红袖颇有些心疼地接住了公子,搀扶着姬夏,和颜幸等人一起回了青烟阁。

……

长平城,城主府邸。

长亭下,李靖和太师子闻席地对坐,捧雪煮茶,闲敲棋子。

从青铜门开,千余人入界寻龙之后,二人就一直这么静坐于此。

“你为何不出手?”太师长髯垂地,似是又苍老了些许。

青山之上,姬夏以大乘佛法度化龙脉的时候,以李靖的修为,多的是阻止此子的手段。

可他一直静坐,烹茶不语。

“世间之事,不能尽如人意。”李靖微微蹙眉,言语间倒也没有什么歉意。

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仲夫非他弟子,看在子闻往日的情分上,他这才帮衬一二,已是违了规矩。

再者,比起仲夫等人,他与姬夏还有些许情分。

毕竟,是姬夏在西城门救下了李敢。

李敢名义上是他的偏将,可二人同住多年,早已没了主仆之分。

“又错了一步,又错了一步啊。”太师喃喃自语道,“或许,我就不该出来。”

青潮之上,青王劫杀岐山公子之事,没有功成。

山涧之上,八百南越骑又一次阻杀姬夏,依旧功败。

今日长平城内,酒香十里,人人都记下了岐山稚子的好。

只有他,又一次记恨上了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