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君子剑岁寒三友(1 / 1)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山之上,晚梅似火,铺了一地。

亭台下,数十学子作揖行礼,恭送草庐二先生离开长平城。

不过,离去之前,二先生子邡还有一桩心事未了。

他这一走,草庐少了授学之人,学子们日后请教疑难可就寻不到人了。

所以,他想让儒术并不在他之下的齐回接替他做二先生。

可齐回无心于此,只是推荐了一个儒生。

“你口中的儒生,不会是墨十吧?”彼时,长脸学子哂然一笑,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正是。”齐回浅然一笑,“墨十之聪慧,不逊张良。”

此言一出,学子们尽皆微微蹙眉。

他们皆知,墨十就是岐山公子姬夏,虽然在儒术一道上师从颜幸先生,但入门不久,怕是难堪大任。

草庐二先生,权柄甚大,牵扯甚广。

子邡三百岁坐上此位,凭借百年劳苦,不仅攀上了知命之巅,更是广积人情,可以说是大商唯一一个不被世人唾骂的皇室子弟。

来日,他若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怕是朝歌又会有皇权更迭之险。

这样的位子,谁都想坐。

“可墨十毕竟年幼,儒门的典籍都未读全,又如何教我们儒术?”

“以墨十的才智,再过上百年,或许能够胜任此位,不过,吾等已经没有百年光景可以荒废了。”

……

一时间,学子们言辞恳切,据理力劝。

姬夏面目一怔,他倒是没有想到齐回会把他推出去。

论儒术修行,他不如在座的任何一人,才不配位,便是做了二先生,也只是一个笑话。

再者,再过两个月,他就要离开长平城,或许千百年都不会回来。

这一方草庐陋室虽好,却不是他心之所向。

于是,姬夏摆了摆手,苦笑道:“齐回师兄,莫要戏言了。”

“不是戏言,我是认真的。”齐回凝视着姬夏,收敛了笑意,意味深长地说道,“儒门之术,博大精深,足以推你入天门。你若是留在草庐,老师、颜先生都会倾力教你。”

此言一出,方才有学子看出了齐回的用心。

若是姬夏做了草庐的二先生,作为他的护道人,夫子颜幸也定会继续留在长平城,给学子们讲课授学。

“齐回师兄,我肩负重山,又有一众长者在后日夜鞭策,又岂可安于草庐、苟且一时?”姬夏对着众人作揖一礼,微微摇头,“不过,若是颜先生肯留下,我也不会从中作梗。”

显然,他也听出了齐回的言外之意。

这几日,颜幸偶尔会来草庐里讲课授学,瞧着先生恣意挥毫、阔谈古今,姬夏也是感慨良多。

或许,对颜幸而言,纵马刀戈,不如静立于一屋一桌之地。

“老师、颜先生皆差之天门不远。他们都是儒门夫子,若是能够坐于一处,论道三五十载……”

余下的话,齐回没有说出口。

可众人都听明白了,此事关乎儒门夫子勘破长生。

姬夏微微颔首:“我明白了,我会劝颜先生留下。”

若是颜幸能够步入天门,对人族、对儒门都是一桩幸事。

想比之下,他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一楼16x

况且,与一个长生者攀上交情,这何尝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墨十,我知你家门难事。”忽而,齐回肃然说道,“你既已拜入颜先生门下,便也算是儒门弟子了。你的难事,就是吾等的难事。”

“齐回师兄。”姬夏呢喃了一声。

“二十年后,我会去岐山走上一遭,不过,师兄势微力薄,怕是去了也做不了什么。”

“你别胡来,七十二城皆有我儒门弟子。”子邡见齐回不像是在开玩笑,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皇朝氏族之争,牵扯甚广,各家都有三教九流的弟子,所以儒门的掌权者勒令,门下弟子不能干涉纷争。

“吾之一生,乐于自在逍遥,乐在斟酒举杯有友对饮,乐在拔剑四顾有敌抽刀。”齐回走到亭台外,俯瞰山下晚梅,怅然一叹,“吾心中,有公道。”

百家虎狼图谋岐山,乘人之危,不厚道。

所以,他要去走上一遭。

众人一时默然。

良久之后,长脸学子忽而拔剑而起,喝道:“墨十,你来做这个二先生,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需得接我麻三一剑。”

此言一出,又有学子轻抚君子剑,笑道:“冉甬有一剑,想请二先生指教。”

姬夏侧头瞧去,那是一个知命后期的草庐门生,一身修为仅次于齐回、子邡。

“学生宰余,请二先生赐教。”

“学生范旭,请二先生赐教。”

……

一时,五十余人尽皆剑指姬夏,口念二先生,声称讨教。

剑气纵横之时,姬夏挠了挠头,颇为无奈地从袖间摸出仲夫赠予他的君正剑。

他想起方才还在山下的时候,齐回师兄曾告诫过此行多半会有人寻事。

上了山之后,他原本还以为寻事的是二先生子邡,却不想,带他上山的齐回才是那个挑事的人。

姬夏瞧着扑面而来的剑气,苦笑一声:“诸兄切莫忘了夫子定下的规矩啊。”

不死,不残,不损人根基。

只是,众人似乎并没有剑下留情。

草庐学子修剑,修的是同一套剑术,有章法可循,所以五十余道剑气互成法阵,竟是隐隐有异象浮现。

有剑气如霜雪,霜雪之中又藏有阵阵梅香。

有剑气如山岳,山岳之上又立有青松翠柏。

有剑气如青湖,青湖里又倒映了十丈竹林。

这是儒门的君子剑术,岁寒三友。

于是乎,姬夏立于霜雪、立于山岳、立于青湖,面色郑重,横剑于胸,大喝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乍时,似是有大风起,拨开霜雪,刮动松竹。

“下则为山岳,上则为日星。”

姬夏倾一人之灵力,贯注剑上,君正剑发出清越之音,引得松柏竹林随声摇晃。

他手握剑柄,将剑插入足前石板,竟是想以身作盾,硬接剑阵。

齐回瞧见了这一幕,伸手想要阻下剑气,却又在半路将手收了回来。

他知道,姬夏自有分寸。

草庐的学子们,也有分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