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云异的父亲在学界一共发表过十五篇论文,其中只有两篇得到学界认可。因为这两篇论文的内容是有关系的,所以安云异的父亲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文枢刚刚读过,受益良多。根据安云异的说法,这本书在学界非常畅销,他父亲靠卖书大赚了一笔。除了卖书之外,他父亲还在北原军做顾问,每年的薪水是60块金圆。
因为收入高,他的六个孩子,以及孩子的母亲,都由他一人供养。这六个孩子之中,安云异的年纪是最小的,他母亲也是最年轻的。他今年二十一岁,已婚,有一个三岁的儿子。
安云异和他父亲走的不是一条路,他父亲是研究魔物生态的,他却对魔物生态没有兴趣,只对魔物素材感兴趣。他想搞魔物素材的研究,可是父亲并不支持。
倒不是说他父亲不想支持他搞研究,而是他的四个儿子都是搞魔物研究的。老大愿意跟着他去冒险,跟他一起生活,经济上花销不算大。老二想单干,却因为年轻没钱,又拉不到投资,只能找父亲帮忙,父亲答应了,也给了他钱。
老三想搞魔物素材研究,同样是自己没钱,也拉不到投资,只能找父亲帮忙,父亲也答应了,也给了他钱。在为老二和老三提供了经济支持之后,他就没钱给老四,也就是安云异投资了,所以才被迫不予支持,让他自己想办法。
迫于无奈,安云异只能自筹经费。他四处奔走拉投资,但是大家都知道魔物素材的研究失败率高,钱投进去很容易打水漂,所以没人愿意投资。
迫于无奈,他只能先靠着母亲的关系,在青松城政府找了份工作。平时工作攒钱,假期学习理论知识。等攒够了钱,就立刻请假,去收集相对便宜的魔物素材,对其进行研究和实验。等钱花光了,再去上班,继续攒钱,如此往复。
昨天、今天和明天,安云异都休假。每当休假,他就会来图书馆学习。魔物研究属于冷门专业,这方面的书籍很少有人会看。今天早上,他见文枢拿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去看,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连饭都不吃,以为他是同好。他本是想立刻过去搭话的,却怕影响文枢查资料,所以就在边上看着。
在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才意识到,文枢可能是个有钱人。因为他身边跟着很多护卫模样的人,这些护卫人高马大的,身上还有一股军人的肃杀之气,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护卫。这种护卫,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得起的。
安云异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便在旁边静静等候,想找个机会与文枢搭话,和他好好谈一谈。如果他愿意给自己投资,自己就能专心搞研究,不用再浪费时间去工作攒钱了。
他是个直肠子,不会拐弯抹角的说话。在与文枢搭上话之后,他就有什么说什么,很直白的就把自己的目的说了。文枢一听说他是研究魔物素材的,立刻就乐了。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魔物素材,尤其是未开发出任何功用的素材。
每只魔物在被猎杀之后,身上顶多被取走七八个部件,剩下的部分全部会被扔掉,之后文枢还得把它们处理掉。对于这些尸体,文枢处理的方式简单粗暴,那就是烧掉。反正都是没用的东西,不如找个人研究一下。万一能开发出新功用来,那他就赚大了。
到时候他可以自己弄一条生产线,独家出售这种产品。魔物素材加工品,价格可比魔物素材高多了。如果是自己获得魔物素材,自己加工生产,自己出售的话,利润更高。
所以他果断同意了安云异的请求,不过他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安云异想得到投资,必须得和他回沙口镇,而且必须签下合同,提前决定研究成果的分成。
所谓的研究成果分成,其实就是利润分成。作为投资方、原料获取方和生产方,文枢自然是要占大头的。安云异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他也不贪心,所以很痛快的答应下来。不过在这之前,他有个请求,那就是文枢得先给他拨一笔款子,让他在青松城把一些必要的研究器材买下来,再采购一些小城市很难买到的研究材料,比如说某些特殊的化学药剂。
因为时候晚了,且两人都是一整天没吃东西,所以文枢没忙着和安云异签合同,而是先请他吃了顿饭,然后才拟定了一份合同,让他签下。在这之后,安云异没忙着辞职,而是回家做了一个预算表,把预算表交给文枢,请他拨款买研究器材和研究材料。
文枢看过预算表之后,没有给安云异拨款,而是让马温带着钱去买这些东西。在购物结束之后,马温整理了一份清单出来,把清单交给文枢。文枢拿着清单与安云异交给自己的预算表做了下对比,发现每笔款项相差不大,总额也相差不大,就对安云异有了一定的信任。
在买完研究器材和研究材料之后,安云异猛然想起,自己还需要一些书籍作为理论参考,只能厚着脸皮再找到文枢,又交给他一份清单,请他帮忙买这些书。
在拿到清单之后,文枢猛然意识到,自己也许应该在教塾开个图书角,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于是就亲自去青松城的各大书店转了一圈,买了好些书。
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之后,安云异才辞了工作,带上母亲、妻子和孩子,坐上了前往天井镇的火车。文枢没有立刻回去,只是从亲卫队中抽调了10人,让他们保护安云异一家回天井镇。
至于他自己,还有一些事情要办,还不能回去。
这次来青松城,除了在军政两届打开门路,获取了大量关于魔物的情报之外,文枢还有一个巨大收获,那就是得到了许多在沙口镇无法得到的信息。
远在边境地区的他,对于北原都护府的政治形势知之甚少。这并非是因为他不关注北原地区的政治形势,而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缓慢。人们没有方便的互联网,没有无线电,甚至连有线电报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