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的无限冥想改为无限假想,也可以看为无限预判。)
“无限假想是毛病,但不是真的病,你让我给你支招,我也是没招,唯有态度,你自己的态度才是改变的关键。”面对宁悔的诚意,杜老爷子只能无奈的实话实说。
“态度,又是态度。”杜老爷子短短几日已经对他说了两次了,院长也曾对他有过这样的教导,他算是明白了这是要自己有主见,可这对宁悔来说谈何容易啊!
那帮王八蛋毁了宁悔的童年,让他背负了不该背负的命运,浑浑噩噩、战战兢兢的童年他一直在为一个自己不情愿的目标而努力,虽然最终扭转了乾坤,可他也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正常,早已看不清自己。
就算现在宁悔立志复仇,他也知道那不是他情愿的,只能算是一个借口,一个有意义活下去借口,而这样的人生他又怎能会有自己的主见啊。
宁悔不是没想过其它的活法,他破海之后醒来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那段日子,宁悔有过无数的设想。可思来想去他才发现自己十七年,或者说是十八年的人生到最后只对小说感兴趣,也就是躲在小说里,把自己活成他人才有一点点乐趣。
宁悔无法选择的命运、“各种背叛”的经历、独自一人的生活、处处小心的作风、事事灰暗的假想早就无形中把他活着的乐趣给磨没了,或许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曾有过,可他现在想也想不起来了。
思虑到最后,宁悔的脑子里只剩下了两条路,和彭满当初面临的选择差不多。一条是逃避现实待在山上活在小说别人的世界里;另一条就是不甘反抗要将那帮人找出来讨个公道,宁悔最后的选择也是那日意念对撞的选择,他在不屈中选择了反抗。
但这种反抗是被动的,并不是宁悔想要的,这甚至是痛苦的,痛苦自己的人生从此会变得更加灰暗,因为这条路他知道会充满着争斗,“恶劣”的争斗。
这样的无奈选择怎么可能会是自己的主见,宁悔知道不对,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先这样走下去了。
不过有时宁悔也在反过来思考,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被无可奈何的锁在了紫阳山上,或许他的转变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待的太久了,现在解脱了枷锁,在人世间走一走,也许情况会好的。
这是宁悔的愿望,当下他还没看到苗头,也就说杜老爷子的意见也只能是个好意,对他起不了作用,他明白,所以绕过了这个话题,对着杜老爷子说道:“小子知道识障,也曾问过其他人,明白您说的道理,这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我只能是着眼于当下,先解决眼前了。”
杜老爷子明白宁悔问的是功法的选择,他也有意要试探宁悔,就顺着往下问道:“给我说说你以前是怎么修炼的吧,还有你师从何处啊。”
这架势是正经的询问教学,宁悔不敢耽搁,竹筒倒豆子似得说道:“我来自紫阳学院,没有专门的师承,全都是靠着无限假想自己琢磨的,去年秋才破海,没练过属性心法。”
这是个一穷二白的简介,说白了宁悔现在就是一张白纸,也是在告诉杜老爷子他之所以纠结就是想选条“好路”。
“他来自紫阳学院!”宁悔说了一串,杜老爷子只“听到了”这点,他面色如常的看着宁悔,心里已经开始翻江倒海。“他原来是和曾大学士有瓜葛啊,手伸到这看来计划要走到头了。不对,曽大学士、紫阳学院、去年,他、他和那事有关。”
“老爷子、老爷子……你怎么了”震惊在自己思绪中的杜老爷子,无意识之下呆在那里好一会都没有动静,宁悔不知何故,但又怕出事,只能出言叫醒了杜老爷子。
“啊,奥,没事、没事。”回过神来的杜老爷子显得有些异常,宁悔不知所以,只能在那默默的等待。
好在杜老爷子的异样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恢复了正常,只见他看着宁悔真诚的说道:“宁悔,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既然想走条‘大路’,那就先把书看完,咱爷俩投脾气,你第一次来书馆时有礼,是个好孩子,所以你想来书馆我才没二话。
听说你帮我们这帮老兵,也是想学点东西,我今天之所以开口就是想着教你点,既然是这个情况,那从今天起我就算是你一个便宜师傅了。”
话说到这,宁悔高兴不已,也算明白了杜老爷子为什么对他另眼相看,刚要行礼开口答谢,没想的杜老爷子误会了他要顺杆拜师,出言制止了。
“不用你拜师,我也不收你这徒弟,只是从今天开始到你选完心法为止,这段时间在藏书阁你可以随时找我咨询,我会在最后给出我的建议。”
杜老爷子没有直接回答,但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宁悔的实际,这是根据宁悔的识障而定的,杜老爷子肯定是明白有识障之人,很难相信他人,只有在自己掌握了大局看清了现实之后,才会有可能认同他人。
宁悔也不矫情,直接躬身行礼,对着杜老爷子真诚的说道:“多谢前辈提携。”
谢完之后,宁悔见还有一段距离还有一段时间,就一点不浪费的问起了这几日看书产生的疑问,杜老爷子也不食言,对他的疑问毫不保留的讲解了起来,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两人很快又来到了小酒馆。
酒馆中依旧是那日的那些人,文老爷子也在,一番寒暄之后众人又来到了屋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影响”。
这次宁悔面对的是一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对方是谁并不重要,毕竟宁悔就一个套路,两人站出来之后,宁悔接过锈刀就开始了闭目运功。
“唰”的一声一刀斩落,宁悔找到了感觉,这一次要比上一次快,并竟是有了经验,有因上次强化了“不屈之意”。
一刀斩出,杜老爷子感受到了文老爷子所说的情况,三刀过后,文老爷子对着杜老爷子问道:“如何?”
杜老爷子没有回话,也闭上了双眼开始细细的感受了起来。又是三刀,三刀过后,文老爷子再次开口:“如何?”
这一次杜老爷子依旧没有回答,可紧皱的眉头、不可置信的表情却又像是回答了。
终于在宁悔睁眼动身和那人刀兵相见,然后开始意念对撞身体平静下来以后,杜老爷子才对文老爷子开口道:“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啊!
我刚才细细的感受了,这小子的那一斩的确如你所说直接搅动了天地大道,明确一点说更像是要斩开天地大道,这倒像是剑道、刀道上的基础,可他用的这一刀也没刀道痕迹啊,真是怪哉。”
他们之所以感到奇怪,是因为武技或是术法在施展时,有两种境界,一是借道,一是控道。
最好的例子是符箓和术法,符箓可以看成是术法的具象化。阴阳五行灵力能使用阴阳五行术法,只要有灵力有相应的术法就能引动天地之势,符箓就是代表。
大部分符箓是个武者就能用,根本就不用学会,直接就可拿来使用,这也就是借道,也就是不明所以拿来就用。
术法有两层境界,一种是有样学样,一种是言出法随。有样学样就是借道,新武者接触的术法都是来自于前人悟道的总结,只需有样学样,符合了条件,做对了要求就可使用,不必明白其中大道就可使用。
而言出法随是控道,在有样学样的基础上触了道入门,然后一点点一点点领悟就可做到言出法随,也就是明悟了术法的本质,反客为主以道操控,想到说出既做到。
同样的功法借道和控道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天差地别,借道是流于表面,控道是触动天地本质,也就是天地大道。就常识而言,只有触了道才能做到直接沟通天地大道,从而影响天地大道。
可宁悔却打破了常识,两位老爷子并没有从宁悔那一斩上感受到道的痕迹,可产生的结果却是控道的层面,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感慨了半天,杜老爷子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了什么,扭头看着宁悔猜测的说道:“也不是没跟脚,你说这一斩,像不像十八年前传来的‘那一剑’。”
“文山有道。”文老爷子听完摇了摇头,否定了杜老爷子的猜想。
“你说的没错。”杜老爷子对文老爷子的理由没有反驳,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文山是有道不假,可传来的‘那一剑’也同样的不可思议,当初传来的时候可都是难以置信啊。再者说你知道宁悔是打哪来的吗?”
“你什么意思?”文老爷子一脸的凝重。
杜老爷子看了下四周见众人全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宁悔两人,再加上他提前刻意避开了众人,在这样的措施下杜老爷子还压低了声音,才对着文老爷子说道:“就在刚才来的路上,我探听他的身世,他竟回答我说,他是来在于曽大学士所办的紫阳学院,而且他今年刚好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