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峰口堡众人,苏和与于满赶着两辆堡民们东拼西凑来的粮车,与女官纳兰如音和她的十几名手下一同上路,向邺城方向赶去。
来时上百人,回时只剩下苏和、于满两个。纵使他们是幸运的,可两人也一点高兴不起来。
同行的十几个女子年龄都不大。刚刚脱离虎口重获自由,自然是一路的欢笑,为他们灰暗的返程之旅,增添了不少亮色。
苏和还是第一次在这方世界与如此多的女子共处,但也只是停留在看看而已。
反观已经三十多岁的于满如落入花堆,每天与十几个年轻姑娘泡在一起,乐不可支。
这一日,一行人来到一处渡口。来时,苏和等人也曾从这个渡口经过,这次重新路经才注意到渡口旁还有一大间棚屋。
见到他们到来,十几个手持兵戟的军卒呼啦一下迎了上来。
“你们是什么人,要到哪去?”
领头军卒穿着赵国制式的军衣,只是那粗布衣裳在他身上已经油污一片,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哎呀,兄弟、兄弟,这不是大水刮了龙王庙嘛!”
于满瞧见渡口冲出来的军卒个个眼神贪婪,连忙从女官中跳出,一路小跑过来。冲着为首的军卒点头哈腰道:“兄弟,我们是卫将军营的,奉命外出征粮,路过宝地,通融通融!”
于满说完,将一大袋粮食从粮车上拖下,重重的放在领头军卒的面前。
“卫将军营?就派了你们两个?”
领头军卒瞧了瞧于满,又瞟了一眼他脚下的粮食,眼神再次回到粮车,停在十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身上。
“本来不是只有我们两个,只是路上出了意外,遭了匪兵,其他兄弟们都损了!”
“意外?匪兵?我看你们俩倒像是匪兵!拿出过所,我放你们过去。没有的话,查没这两车粮食和所有的女眷。”
军队过境当然不会像老百姓一样去官府办个过所。之前他们人数众多,哪个瞎眼的渡津敢查他们的身份。
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身边还带着惹眼的粮食和美女,有些人起了坏心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中当然也包括这些表面上还是赵国军队的渡津兵卒。
于满常年混迹在底层行伍,对面领头的军卒嘴巴一张,他就知道对方不仅看上了他们的两车粮食,更看上了后面的那些女官。
‘呵呵,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老子还只是摸了摸小娘子的手,你们这些叫花子就想全吞,撑不死你们!’
心里咒骂了几句,于满不经意的向后退出一步,向粮车上的苏和打了一个小心接敌的手势。
“兄弟,车上可不是什么普通女眷。他们是大赵国宫城里的女官,听皇帝直接管辖。我看你们还是不要惊动她们的为妙!”
看清于满的手势,苏和也从车上跳下,与于满一前一后相成犄角。
以他对赵国晋人军卒的了解,这十几个叫花子一样的军卒,根本不足为虑。
他们只会以多欺少,一打起来这些大晋遗民的战斗力就是个渣渣,见势不妙肯定会一哄而散。
更何况身后还有十几个女孩子,他俩能跑,这些女孩却跑不了,看来只能来硬的了。
“哈哈,你们两个匪兵还挺能编!宫城女官?皇帝的左右手?你们怎么不说她们是皇后、嫔妃呢?”
渡口的军卒们听领头军卒这么一说,全都哄然大笑。
“闭上你们的臭嘴,一个个都不想活了吗?”
军卒这边正笑得开心,忽然听到车上一声娇喝,吓的十几个家伙全都闭上了嘴巴。
“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这是什么?”
站出来的当然是女官纳兰如音,拿在她手上的依然还是那块给苏和、于满见过的铜印。
为首军卒正要去接纳兰如音手中的铜印,却被她不屑的收回。
“几个守江的小卒,就敢污蔑我赵国廷官,我看你们是想造反,灭九族吗?”
渡口里的军卒当然也和于满一样不认得铜印上的字,但纳兰如音的慑人气势一下镇住了几个刚刚泛出花花肠子的小卒。
待苏和一众人渡过江去,那十几个可怜的军卒依旧恭敬的站在江对岸向纳兰如音挥手。
“老于,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什么是过所?”
过了江,纳兰如音凑到苏和与于满的牛车上,听到苏和的问题,她诧异地望向苏和。
“你怎么连过所是什么都不知道?”
“纳兰大人有所不知,苏小郎长在山里,年前才离山入世,所以对我们大赵国的很多事情,他还不太清楚。”
纳兰如音闻言才收起了惊讶的表情。
这些年大赵国祸患不断,许多老百姓为了躲避灾祸纷纷逃进了深山。有的甚至在山里生活了几代,也不会出来与外界接触。
为了掩盖好自己的身份,在听说了这种情况后,苏和马上坚定的把自己伪装成山民。这样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过所嘛,就是通行凭证。老百姓离开住所远行,出入关津需要验看通行证件,没有过所的话会被抓起来治罪的。”
“噢,通行证件。那过所长的是个什么样?你们有吗?”
“我们官家外出自然不需要什么过所,只要出示你们官家的身份牌就行。过所上会标明你的样貌、年龄、出发地和要去的地方,还有颁给你过所的官府名称等等。”
听了纳兰如音的解释,苏和心中的疑惑清亮了许多。过所就如前世的护照,出远门时都要使用。
‘看来这个世界对老百姓的控制还是很严格的。’
“能给我讲讲你们女官到底是干什么的吗?”
同行以来,苏和与纳兰如音还是第一次坐在一起。起初苏和以为所谓女官就是皇帝身边的嫔妃,所以他有意与这些危险人物拉开距离。
后来经于满了解,才带回来完全不同的解释。
“我们女官主要是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宫廷礼仪和宫城事务。”
“那你们不在宫城里呆着,怎么跑到外面来了?”
“那是因为按照大王的指示,我们要到邺城周围登记适龄女子的名册。”
“什么是适龄女子名册?”
“我赵国律法规定,凡国内女子在十三岁和二十岁之间,必须登录名册供皇帝选妃之用。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外出增补名录,已备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