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我在高处等你(1 / 1)前折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教室里。

肖帆正坐在讲台上等他,肖帆一副睥睨天下的神情。

那意思是,这是王的位置,不容许凡夫俗子挑战。事实上,他也确实非常得意。

李带完全可以理解。

任何一个作者,在完结一部作品的时候,都是信心爆棚的。

而被残酷现实打击过后的恢复时间,则决定了新人作者的成长空间。

“怎么样,三天时间,连写三个短篇,不容易吧。”

“但我可得告诉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字数的作品,这是写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也不怕给你提前透露一下,我这次的三篇小说,沿袭了过去万物有灵的世界观。选择了来自古代夏朝、商朝、周朝,三个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融入到近未来的都市生活中。”

“夏朝的神话来自仓颉造字,仓颉改变了上古结绳记事的传统,根据鸟兽的足迹,发明出了文字。

《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为什么粮食像雨一样落下来?因为有了文字,人们就可以用它来传达心意、记载历史。这是让老天也为之庆贺的事情。

为什么夜晚有鬼魂哭泣?同样是因为有了文字,从此民智渐开,人心不古,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安宁。我的故事,讲的就是《仓颉书》出现,在后世造成的种种纷争。”

“不错不错。”

李带忍不住鼓励他。肖帆从讲台上跳下来,在教室里一边绕圈一边继续道:

“商朝的神话来自伊尹囚太甲的故事。

伊尹是商朝的建国元老,太甲是新登大宝的君主。然而太甲不修德政,引起民怨。

伊尹就派人把太甲囚禁在先祖墓地桐宫,还专门为他撰写了教材,教他如何当一个称职的领袖。在此期间,伊尹代行政事,常常来看望太甲。

三年后,伊尹恢复他的王位,自己退为臣子。太甲悔过自新,百姓安宁。

君臣之间、师生之间、长幼之间的关系的矛盾与变化,在这个故事里集中展现。我写了这个故事参考了这个设定,讲的是年轻学者剽窃了他的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科研成果,最后被老师的胸怀感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这里的背景替换很巧妙,精神内核也保持得很好。是非常成熟的写法。”

李带拊掌微笑。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周朝。

西周和东周,历史上的精彩故事有太多太多,比如姜子牙的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不过我选择了大家都更熟悉的烽火戏诸侯。这次我的视角是站在周幽王的一边,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一笑,不惜对天下失信。”

肖帆说到这里,褚老师也已经来到教室。李带找了个位置坐下,不吝表扬。

“别出心裁,但是让受众在熟悉的故事中,对陌生的情感进行认同。需要用强大的笔力,营造出细节和代入感,所有对历史故事的改写,都或多或少有这类的问题。”

“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肖帆刚才的桀骜已经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他现在只觉得,面前这个愿意听他说这么多,关于小说创作思路的听众。并非要跟他一决高下的对手,而是他心中期待已久的理想读者!

“好了。褚老师已经来了,就不跟你多聊了,我收回之前说你是新手的话,虽然你跟我比起来还有几个光年的距离,但对于写作也算有自己的认识。各自加油吧。”

肖帆指了指天花板上的吊扇,挑了挑眉:“我在高处等你。”

说完又坐回到自己的角落里。

再次看到褚老师的时候,李带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情感,他曾经进入过褚修尧的记忆。虽然短暂,但已足够深刻。

褚修尧今天非常高兴,这种高兴跟在沔村支教时给孩子们讲《金蔷薇》的时候一般无二,这是老师看到自己学生学有所成时的欣慰表情。

“六篇稿子我已经都看过了。”

“好。非常好,出乎我意料的好。”

“其实每篇小说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今天因为时间原因,我们不能一一讲解。”

“但这终究是个比赛,是比赛就一定会有结果出来。”

“我这里先不说我的结论,李带、肖帆,你们把手上的稿件交换一下。”

“互相看看对方的文章,到时候自然会有答案。”

……

第六编辑室内。

“你是说,这里的十篇小说,都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不可能。”

“作者中间换了好几种写作风格,而且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我绝对不相信,这千奇百怪的构思是从同一个人的脑子里蹦出来。除非他有精神分裂症。”

“这人用了三个不同的笔名,欧·亨利、星新一、菲利普·迪克,还三个都是外国名字。”

“报名表的作者真实姓名一栏,我已经再三确认过了。毫无疑问是同一个人。”

“我靠。该不会是圈子里的哪位老朋友,披了马甲过来玩我们吧。”

“不可能,报名表里填写的信息必然是真实的。如果查无此人,投稿统一做废处理。没有会傻到干出这种事情来。”

“等等,我有线索了。”

“快说。”

“只能从一个细节破案,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报名表,十张呢!”

“别卖关子了,继续往下讲。”

“报名表的官方来源途径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学校下发,但是每个学校给每个学生都肯定只会发一张报名表,除非是作文成绩很好的学生,才可能有更多机会。第二种,就是购买我们的杂志,公司上一期发行的《幻想新声·九月刊》里,每本都附了一张表。”

“我知道了。只要找到在零售渠道批量购买了十本及以上杂志的个人。就能搞清这个作者的来历。好好好。我现在马上让发行部门去查。”

一刻钟后。

“人家告诉我查无此人,发行部门只知道零售渠道的拿货数量,不能控制个人在零售渠道购买的杂志数量。比方说,一个报刊亭拿了多少本,卖了多少本,这个他们知道,但是谁在报刊亭买了多少本,只有报刊亭才知道了。”

“那就打电话问报刊亭啊。连续买十本杂志的人,总该有点印象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