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笑声止息之后,李带这才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最后一位作者,这个男生看起来比其他作者都要年轻,二十来岁的样子,他坐的位置似乎是刻意跟旁边的人隔开了几个,抱着头正在思考什么,直到大家已经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他还浑然不觉。
也许是空气沉默了太久,陈竖又咳嗽了几声,他这才如同大梦方醒般回过神来。
“你好,我是破壁杂志的编辑陈竖。很高兴认识你。”
“一样。”
未命名的男青年:啊。思路被她打断了,刚才想到什么地方来着。
等等,回想一下。哦,我想起来了。
在大纲里面,哈里和尼克这对主角,双双出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一个在老东家任劳任怨多年被炒了鱿鱼,另一个因为不属于自己的机遇突然飞黄腾达走上了新的岗位。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接下来的正文中,要怎么写出这两个人物在遭逢不同际遇之后的变化,揭示人物的内核呢?如果中间再安排一个插曲,写两个人相互试探,互道家常,并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中,漫不经心而又刻意地询问对方处境的场景,全书的节奏感会不会更好些?
眼前这个满头乱发,睡眼惺忪,有着严重黑眼圈的男青年抬头说道。这两个字说完,又默默低下头去,一副有什么事情还没有想明白的样子。
“你出道很早呀。现在你应该有个二十六,二十七岁?”
“二十五。”
又是只有这么几个字,像是神经释放出的信号脉冲流经大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的心思完全没有放在眼下的对话上,这人到底在搞什么呢?
陈竖自己也是作家,后来又是编辑,身边的作家绝对不少。
他知道,大部分作家都有些怪癖,有的人就是口若悬河,好为人师,当然也有腼腆害羞,不善言谈的那种类型。不过像这个人挤牙膏似的半天挤不出几个字来的作者还真倒挺少见的。说起来像这种没什么表达n的人,真能写出好吗?
未命名的男青年:不不不不,问题解决的路径太简单了。
如果从场景入手的话,还可以再复杂一些。
就比方说哈里这个角色吧,失去工作后,他再也无法漫不经心,甚至是怡然自得地走在家附近的那条小路上了,他早上早早出门,装做自己还是在上班的样子,实际上是来到全吧最廉价的、烟雾缭绕的机位,上一早上的,找一早上的工作,然后注定一无所获地回到家中。他小心翼翼绕过女儿上的私立幼儿园,绕过隔壁父母居住的小区,绕过随时可能出现在附近的亲朋好友,绕过妻子工作的办公室,在下午两点半这个无人的时间回到家里,把早餐、中餐和晚餐合成一顿不加荷包蛋的泡面。
在回到家之前,我要重点描写这条他走过千万次的道路,这条他从孩童时期,到成年之后完完全全熟稔于心的城市,从未如此危机四伏。然而他回到家之后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
“周助。”
周助:诶,又打断我。怎么回事这人?我记得编辑老师跟我说,只要过来简单吃个饭就好了呀,怎么还揪住我问起来了。我今天的四千字还没有写完呢,是怪我昨天晚上熬夜整理细纲,现在有点撑不住了,一会我去喝杯咖啡接着写吧。刚才写到哪了?
哦。在哈里试图避开家人的同时,同一条路上,哈里的好朋友,的第二位主角尼克也走在这条路上。他迫切地希望把自己身上的好运与朋友分享,于是整个人像喝了假酒似的飘飘忽忽,晃晃荡荡。尼克的快乐作为背景,这样才能像电影导演一样,写出的景深。
“所以这是在填人口普查表吗?姓名?年龄?接下来是,职业?”
再次得到两个字的回答,陈竖不禁有点想笑。
周助也笑了。
“职业是习作者。”
“什么?”
“已经说过了。”
“习作者?有点意思。我听过有人写个三百字文案登了报,就敢说自己是作家的,还从没听过写了三百万字,却说自己是习作者的。”
陈竖说,
“我之前没有见过你,不过听到你的名字就马上想起来了。周助对吗?我看过你的。”
陈竖:我好像有点记起来了,这个人应该是比我晚几年出道的后辈,不过真正写作的经历他比我长,听编辑说他在出版第一部作品之前,好像写了将近三百万字的废稿无法出版。被业内资深出版人怒斥,这不是,只不过是想写的人传达出来的妄念罢了。
写过三百万字之后,他的写作生涯,似乎也没有因为这样高强度的刻意练习,而有了太大的变化,没有一夜成名,没有屠神证道,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只是继续默默耕耘。
有的评论家在私下里偷偷讨论过说,愿意写三百万字说明这个作者有热情有毅力,能写完三百万字说明这个作者已经有了必要的文笔和情节架构水平,但是写完三百万字还在写,并且仍然没有火起来。那只能说明这个作者没有天赋,缺乏好的创意了。
陈竖:我记得自己当时因为觉得这个评价不公平,还特地买来了周助这个作者的来看。故事的结构非常完整,整体来说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同行,亦或是作为编辑,这本总让人觉得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觉。
用今天的话说,这本书不是仙草,不是粮草,虽说也不是毒草,但也只不过是干草而已。
陈竖:唉。虽说我们两个是同行的时候,你这样的作者会让我觉得想要伸手帮一把,但是等到角色转换,自己真当了编辑,还是希望找更有脑洞的作者,对不住啦。
她在心底抱歉了一会,还是决定把这位叫做周助的年轻人,列为候补的备选作者。
只要前面几位还算小有名气的作家愿意接这个约稿就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