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抵达伯公家的时候,发现这里四处洋溢着一股喜气,好不热闹。
屋内大厅以及屋外不远处的空地上,一共摆了十几张圆桌,每桌围坐着七八个人。后厨里厨师正在忙上忙下,宾客们围着桌子谈天说地。
伯公在本地属于德高望重之人,因此家里有喜事,村里大部分人都愿意来喝一杯酒。
华夏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组成华夏族的成员,只有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
徐林的伯公姓徐名新亭。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即使年逾古稀,虽显老态,但精气神却不一定会输给40岁的中年青年人。比如此刻的徐新亭,就在精神抖擞的接待来访嘉宾。
人群中,徐林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刚刚赶到现场的郭大爷。不因其他,只因他与徐林伯公对话的声音极具穿透力。
只见郭大爷右手握烟斗,拱了拱手,语气略显夸张的说道:“徐老太公啊,恭喜啊,终于升级了。”本地的村民有时候喜欢借小辈的身份称呼对方,从而赋予别样的意味。
听到他的话,徐新亭脸色得意之色毫不掩饰:“郭四啊,别酸了,你以后也会升级的。”
徐林也是今天才知道,郭大爷原来叫郭四。
只见郭四抽了一口旱烟,斜眼看了他一眼,问到:“是带壶嘴的,还是不带壶嘴的?”
听到他的问话,徐新亭笑而不语,只是指了指大门外悬挂的物件。
徐林也很好奇,和郭四一同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大门,看到了大门左边悬挂着一张弓,右边悬挂这一方帨。
男左女右,弓为男,帨为女。这是龙凤胎啊。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今天多喝几杯。”郭四豪气的笑声中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如果不了解情况,外人绝对想不到他的所负担的沉重生活压力。
“必须的……必须的。”徐新亭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笑道。
看到这里,徐林上前,拱了拱手,说道:“伯公好,郭大爷好。”
“咦,这不是小林子么?你一个人来的么,怎么不见梅妹崽?”梅氏全名米灵芝,徐新亭与梅氏关系极好,喜欢叫她为妹崽。
当地的方言,称呼男性为冒崽,女性为妹崽。意思分别相当于官方华语中的小哥哥与妹子。
“奶奶晕车,受不得颠簸,再加上她还有别的事情,一时走不开,就没来。”徐林说的倒也不是假话。不过自从他帮梅氏治疗后,所谓的晕车更的也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听了他的说法,徐新亭点了点,表示理解,显然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想了想,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笑了笑道:“她啊,还是老样子。不过,你来也是一样。既然来我这了,就别太拘束了,自己随便坐,今天人太多,我就不特意招呼你了。”
听到他的话,徐林连忙应道:“知道,知道,我自己能安排自己。”
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扫视了一眼,发现与自己坐一桌的是几个大伯大神,外加一两个小孩。
坐下之后,他神念感知了一下二楼的婴儿所在的房间。两个婴儿的气息稳定,呼吸均匀。
看来,是没出什么意外,他松了一口气,低头给梅氏编辑了一个“一切都好”的短信。过了一会儿,梅氏回复:“那就好。”
过了十几分钟,人基本到齐后,徐新亭发表了致谢词,然后便开始上菜。
地方虽小,上菜却极为有规律。徐林发现,上菜规律大概是先冷后热、先菜后点、先咸后甜、先炒后烧、先荤后素,先干后汤、先菜后汤,先清淡后肥厚,先优质后一般。并且上菜之人还特意避开了本地的忌讳,第六道菜未上鱼,而是在第七道菜才上鱼。
据旁边的人聊天说,菜会上十六道以上,一切食材都取自原生态。
看到上桌的扣肉、海鲜、牛肉、东坡肘、烤鸭、炖鸡、肥肠等一道道硬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
按道理而言,徐林是可以大饱口福,好好祭祀一番五脏庙。
然而,事实却是每上一道菜,徐林都只能吃到剩下的。
他发现,和自己坐在一桌的大伯大婶以及孩子们,在菜一上来的瞬间,就不约而同的用筷子一顿有规律的操作,等他伸出筷子时,已经落后许多了,菜碟里的菜也一般已经只剩下一点点了。
看到这种场面,他不禁有点怀疑人生。莫不是这些人都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以至于让自己产生了一种错觉:如果自己不用超凡力量,别说吃上第一口菜了,连中间几口的菜都吃不上。
他甚至以神念偷偷的感知了一下周围,发现确实都是普通人。他不禁感慨到,这是吃货自带的天赋神通吧。
兴许是感受到大家好心情对吃的加成作用,徐新亭很贴心的安排厨师根据大家的需求帮大家加了一轮菜。
加了一轮菜之后,徐林倒是也可以悠哉悠哉的品尝美食了。尽管他筑基之后,已经可以却谷食气了,但是却不妨碍他对美食的追求。
他的理由是,道无处不在,好好吃东西,不辜负人间美味也是一种修行。佛道两家不都有好好吃东西,吃得正能量满满可以救济饿鬼道众生的说法么。
菜吃得差不多时,包裹着襁褓的婴儿被他们的父亲徐满贵和徐新亭抱了出来,一桌一桌的给来宾们看。
来宾们看到婴儿被抱出来,都好奇的伸长了脖子,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提着一般,直到看到婴儿那安详的睡相,才一边啧啧称奇,一边开始塞红包说着恭喜之类的祝福语。
到徐林这桌时,徐林也伸长着脖子仔细的看这一对龙凤胎。看到可爱的脸蛋,他心情也更加美丽了起来。
想了想,他从中装模作样的从口袋里面摸索着,其实却是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块玉石,暗中施法,迅速得切割雕刻了两块玉坠,并注入了一道先天真元。
玉佩完工后,他拿出玉饰对两人说道:“玉石名为辟邪,由于事先不知是男是女,因此我特意请人分别制作了一龙一凤吊坠。谁知道竟然是龙凤胎,正好可以都用上。戴上这个吊坠,可以让他们健康成长,无病无灾。”
看到徐林拿出玉石吊坠后,徐满贵想要说声谢谢就收下。
就在此时,徐新亭眼中精光一闪,阻拦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太贵重了。”
周围的人被他的话语所吸引,顿时问道:“老太公,怎么使不得,不就是两块翡翠么?”
“可这是天然玻璃种翡翠啊,价值连城。”徐新亭回答道。
“这有什么说法?”较远处的人听了,也站起来,围了过来。
徐新亭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你们看着这玉坠,像玻璃一样透,品质非常细,结晶颗粒致密,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荧光。”
说罢,他似乎意犹未尽,又补充道:“你们看着玉坠的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翠绿色的颜色纯正、明亮、浓郁而均匀。这是玻璃种典型特征。”
听了他的说法,人群中有人问道:“很值钱么?”
听到人群中发问,徐新亭回答道:“这种货色,市场价一般是50万元到100万元一个,并且有价无市。”
“哇……”围观人群顿时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