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过,齐僖公有两个最可爱的女儿。大女儿宣姜,原本要嫁给卫国太子急的,因为貌美如花,半路被老淫棍卫宣公巧夺,害人不浅。
二女儿,就是文姜。
文姜十分漂亮,可谓婉如天仙,略带妖娆,她才华横溢,非常聪慧,所以后世称她‘文姜’。一个‘文’字,可不是随便给的。据说,她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诗经》中有许多讽刺她淫乱的诗,却没有确切的原创记录。
每个时代,都会有个别美女,凭借姿色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时代的调味剂。文姜,就是这样一位,打破一切世俗,所作所为简直惊天地泣鬼神。按照时间顺序,把她位列‘春秋七美’的第二位。
她从小深得齐僖公宠爱,想把她嫁给一个英雄般的人物。原本,齐僖公相中了郑国的太子忽,但是,太子忽独立性太强,充满大男子主义,不愿意傍大国,婉言拒绝了,这难免伤人自尊。
齐僖公的太子,叫诸儿,和文姜是同父异母兄妹。这两位,一个英俊潇洒,一个貌美如花,可惜花落一家,否则真是郎才女貌,碧玉一双。
虽然无法成为夫妻,但是,相处久了,难免有些不检点,传出不少流言蜚语。
这种事情,《左传》、《史记》都有明确记载,并非空穴来风。这类小道消息,传播最快,恐怕太子忽也有所耳闻,敢娶吗?凡有外遇,必存后患。
如此美女,太子忽不娶,文姜不能不嫁。
再说鲁国那位鲁桓公姬允,弑兄自立,年轻有为。鲁国与齐国,也是门当户对,于是,齐僖公把文姜嫁给了姬允,无论身份地位年纪,双方也非常般配。
公元前709年,齐、鲁订婚,秋天,鲁国权臣公子翚到齐国迎亲。作为最可恨的小人,这是他在史册中最后一次露面,一般认为,他得到善终。但是,他的后代却没有踪影,这么大的家业,不应该一点消息都没有。
按照周朝礼制,诸侯嫁女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则上卿护送;如果是国君女儿,则下卿护送;如果出嫁到大国,必须上卿护送;如果嫁给天子,则各位大臣全体护送;如果出嫁到小国,下卿护送即可。
但是,这次齐僖公竟然亲自护送,超越了礼制,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女儿是发自肺腑的关心。父亲不遵守礼制,女儿,也将走向叛逆。
文姜出嫁之后,齐鲁双方礼尚往来,也算和睦。
公元前706年6月,郑国太子忽率军救援齐国,大败山戎;庆功宴上,遇到鲁桓公,双方还有点嫌隙。
同年9月24日,文姜生下一个儿子。
古代帝王之家,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嫡长子。作为一位父亲,鲁桓公当然非常兴奋,这是自己的血脉,也是未来的继承人。
按照礼节,第三日接见文姜和儿子时,安排了牛、猪、羊各一的太牢;经过占卜,选择特殊士人来背孩子;再经过占卜,选择特殊士人的妻子给孩子喂奶。
孩子出生三个月后,要由父亲给取个正式名;等长大到二十岁(弱冠)成人,再取个‘字’。
同辈或属下,只允许称呼字,不允许称名,表示尊敬。字与名的意思往往类似,比如屈原,字平(平原);诸葛亮,字孔明。
后来的文人雅士,成年后,喜欢自己给自己另外取个号,或者别人给个雅号。比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别人给的雅号‘诗仙’;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别人称他‘诗圣’。
给孩子取名是大事,一个响亮的名字,预示着一生的好与坏。该如何给孩子取名字?鲁桓公特意向博学多才的大臣申繻咨询。
申繻,鲁国大夫,他出场次数不多,并非什么风云人物,每次言论却很有见识。
面对国君的询问,申繻回答:“取名字有五种方式,信、义、像、假、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礼品名。周朝人用避讳来侍奉神明,死后就要避讳。所以用国家命名,就会废除人名;用官职命名就会改变官称;用山川命名就会改变山川的神名;用牲畜命名,就会废除祭祀;用器物礼品命名,就会废除礼仪。晋国因为僖侯而废除司徒之官,宋国因为武公而废除司空的官名,我国因为先君献公、武公而废除具山、敖山之名,所以大的事物不可以用来命名。”
晋僖侯,原名司徒,后来他担任国君,晋国不得不废除司徒这一官职;宋武公原名司空,后来他担任国君,宋国不得不废除司空这一官职。这两位国君,名字确实隔路,否则在朝堂上称呼司徒、司空,听着确实不爽,没办法只能废弃官名。
鲁献公原名具,鲁武公原名敖,他们死后,为了避讳,鲁国不得不废除了具山和敖山的名字。春秋末期,晋国的范鞅去鲁国聘问,还问起具山和敖山的事情。鲁国人虽然没有责备,但询问人家的禁忌,很失礼;范鞅过后才知道原因,自己觉得很惭愧。
现代人取名字,算命看相,挺麻烦,跟古人一比,小巫见大巫。
信,并非诚信,而是指出生时的情况。比如前面提到的郑庄公寤生,就因为难产,所以取名寤生。
义,则是指祥瑞美德的文字。比如周文王,取名为昌,暗示昌盛兴旺。另外如英、杰、仁、德等都预示吉祥如意。
像,就是身上的标记,比如胎记、掌纹等。后来鲁国的季友,出生时掌纹形似‘友’字,故而取名季友;另外还有王室的周公黑肩、晋国的晋成公黑臀等,都是因为黑色的胎记。
假,就是假借,以万物之名来假借。比如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昭公给送了一条鲤鱼,故而为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隐含鲤鱼跃龙门的意思。
类,就是取和父亲有关的名字。
另外,古人讲究避讳。作为国君,不能以本国的国名为自己取名,因为国家的名字不能改变,必须改人的名字。也不能以官职为名,否则就要废除官职。
当然,现代人取名没那么多忌讳,比如爱国、中华等。
这次,儿子出生的日期,与鲁桓公的出生日期恰好相同,父子可以同时过生日。
于是,鲁桓公就为孩子取名为‘同’。
这位姬同,就是后来的鲁庄公。他在春秋史册中可谓非常特殊,因为所有的人,包括天王诸侯将相,基本都没有留下出生日期,唯独姬同,从出生那一刻,就载入史册。
姬同,也成为鲁国最有作为的一位国君。
可惜,他有一个漂亮不安分的妈,在历史上掀起一阵波澜。没办法,当儿子的他,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