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个愚蠢的郑厉公派人拜访楚国之后,楚文王借机踏足中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楚国的崛起,给郑国以至中原诸侯带来无穷祸患。那可是真不客气,先后灭掉申国、息国、邓国等小型国家,蔡国也跟着遭殃,成为楚国小弟,许多年不敢反抗。
但是,内部的争权夺利,延缓了楚国前进的步伐。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上任以来,内政根本身不由己。当时令尹子元(楚成王叔叔)主政,想勾引楚成王的母亲桃花夫人。为了讨好美女,公元前666年,子元亲自率军伐郑,几乎把郑国灭掉。
郑文公等人,上演了最早的‘空城计’,差点儿放弃都城逃跑,幸亏齐桓公率领诸侯大军及时赶到,楚国不得不悄悄撤军。第二天,郑国人发现营帐上有乌鸦乱飞,派人侦查,才发现楚国已经撤军。其详细情况,以后再谈。
之后,楚国内部不稳,楚成王年纪轻轻,大权旁落,无心北上,中原安宁了几年。
公元前664年,铲除子元之后,楚成王开始带领楚国走向正轨。他任用贤相斗子文(原名斗谷於菟),把楚国带入强国行列,逐渐有了问鼎中原的野心。
要想争锋中原,必须收服郑国,因为郑国是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虎牢关,南北要冲。
齐与楚,人才济济,都认识到郑国的关键,故而,双方各自采用不同的手段,竭力拉拢郑国。
齐国的政策比较简单——怀柔与威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作为中原盟主,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地理位置,或者当前的形势,齐桓公都有着天然优势。故而,自从他称霸之后,郑国更多时间是倒向齐国。
楚国与郑国关系向来一般,更没有什么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楚国的身份不太好——南蛮,这让许多中原诸侯戴上了有色眼镜,不愿跟楚国有太多的瓜葛。其实,当时的楚国已经非常发达,而且受到中原影响很大,获得王室承认的子爵。
得不到郑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要把郑国打得跪下求饶,打得满地找牙,打服为止。
公元前659年秋,楚成王派兵讨伐郑国。没别的原因,就因为郑国依附齐国,遏制了楚国北上之路,楚成王不满意,要收服郑国,挑战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对于楚国,原来大家都称它为荆国,把他们比作蛮夷,也称‘荆蛮’。从这一年开始,《春秋》之中,‘荆’字首次更名为‘楚’。从此以后,荆国被称作楚国,一直延续下来,偶尔也称‘荆楚’。
为得到郑国,楚军竟连续三年伐郑,搞得郑国鸡犬不宁,草木皆兵。
8月,齐桓公率领鲁、宋、郑、曹、邾等国在荦地会盟(今河南淮阳西南),也称‘柽(g)地之盟’,一个地方,两个名字,‘九合诸侯’中,排在第五位。这次聚会,主题很简单,就是商议如何讨伐楚国,拯救郑国。
为了郑国,盟主大张旗鼓,举行如此盛大会盟,这让郑文公心底暖洋洋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诸侯虽然没有大动作,至少在齐桓公的主持下,大家达成共识:共同对抗蛮楚。
有了齐国的大力支持,郑文公心里有底了,顽强抗楚,决不投降。
公元前658年秋9月,齐桓公再次邀请诸侯,在宋国贯地结盟(今山东曹县西南)。
名义上,是因为江国(今河南正阳县南)和黄国(今河南潢川县隆古乡),这两个遥远的小国家来加盟,实际上,会盟的主题,还是抗击楚国。因为出国属于‘南蛮’,是齐桓公‘攘夷’的主要对象。
再说江国与黄国,都是嬴姓,与秦国一样,伯益的后代。
这两个小国家,原本依附楚国。或许被楚国压迫的太狠,或许仰慕中原霸主齐桓公的仁义,眼看北方阵营强大,它们似乎约好了,同时请求加入中原大家庭。
当时,管仲曾建议齐桓公,好言好语把这两个国家劝退。
因为,它们原本依附楚国,距楚近,离齐远,齐与楚,必将为霸业而开战。如果将来楚国攻打江、黄,齐国派兵营救,道路遥远,难以实施;如果不去营救,又容易失去信义,寒心诸侯。
齐桓公正在高兴头上,根本没考虑那么久远,远邦来服,必须接纳。因此邀请各路诸侯,组织了这次会盟。
十年以后,黄国被楚国所灭,齐国无法援救;三十五年以后,江国也被楚国所灭,晋国鞭长莫及;作为同姓,秦穆公还为江国服丧默哀。
这次会盟,太监竖刁第一次泄露国家军事机密,他与易牙、开方合称‘三贵’,将给齐国带去深重的灾难。
齐桓公接连大张旗鼓的会盟,虽然没有明言,矛头直指楚国。这很像今天的美国大佬,动辄邀请一帮小兄弟开个碰头会,明面上不针对任何国家,暗中却包藏祸心,威胁那个,围剿那个,搞得热火朝天。其实,这种方法只是学到中国的皮毛,真正的精髓,是‘仁义’。
楚国对齐桓公的做法,根本不在乎。你盟你的,我打我的,靠实力说话。这年冬季,楚国再次挥师伐郑,斗章囚禁了郑国的聃伯。
面对楚国的嚣张,齐桓公早已萌生伐楚之念,但是又顾虑重重。
作为当时两大强国,齐、楚交锋,谁也不敢保证必胜。‘光脚不怕穿鞋的’,如果失败,楚国大不了继续当他的‘南蛮’;齐桓公就不一样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积的霸业,将要面临崩盘的严峻考验。
伐楚,必须有一个万全之策,即使不胜,也不能败,相当于中国的足球术语——保平争胜。
公元前657年秋,齐桓公作为东道主,邀请宋、鲁等中原国家,与远方的客人江国人、黄国人在阳谷(今山东东平县东平湖西侧)会盟。真正的目标,当然还是谋楚。
据《春秋公羊传》记载,盟会之上,齐桓公提出了几点主张,包括:不要阻断河流,不要储存谷物,不要废嫡立庶,不要把妾当成妻等。
阳谷之会后,齐桓公又派人到鲁国重温旧好。
冬季,鲁僖公派上卿季友去齐国会盟,表示友好。齐鲁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齐桓公称霸时期,鲁国是他的铁杆盟友。
这几年,是齐桓公最艰苦的时期。北狄猖獗,中原不宁,邢、卫几乎被灭掉;齐桓公忙于‘城邢封卫’,没有给北狄以致命一击,又不得不面对楚国的挑衅。
楚国的崛起,让齐桓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南方。
在拯救邢卫的间隙,齐桓公分别举行了柽地之盟、贯地之盟、阳谷之盟,目的只有一个:谋楚救郑。
郑国是中原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绝对不能失去。
齐桓公前脚会盟,誓言还回响在耳边,楚国后脚就第三次伐郑。管你纠集多少诸侯,反正我要攻打郑国,有本事就面对面干一仗。
楚国连续三年的攻伐,让郑国苦不堪言。据《管子》记载:楚国火烧郑地,使郑国城池坏得不堪重建,屋毁不可复修,又使男女丧失配偶,屋室如鸟巢鼠洞一样残破。
郑文公实在不堪忍受,被打怕了。原本还盼望齐国能伸出援助之手,三年过去了,频频会盟,没有行动,这让郑文公坚定的心开始松动,甚至准备和楚国签订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是耻辱,比战败还可耻,当时被大夫叔詹(也称孔叔)劝止。他认为,齐国正忙着帮助郑国,如果现在与楚国结盟,那就是背弃别人的恩德,不吉祥。
叔詹是郑国当时的‘三良’之一,具有卓识远见。他已经预感到,未来的郑国,恐怕要夹在大国之间,备受煎熬。
事实证明,后来的郑国,被晋、楚折磨惨了。
听了叔詹的劝告,郑文公醒悟过来,总算没有投靠楚国。以楚国的实力,全力灭郑,能不能成功?能,一定能。当年令尹子元伐郑,若非诸侯援军到达,郑国已经被灭了。
然而,三年三次伐郑,虽有收获,终究没有占领郑国。为什么?这是一次博弈,郑国只是一个无奈的筹码,在齐、楚之间身不由己;楚国表面伐郑,实际就是挑衅盟主,试探齐国底线。
当时,齐桓公忙于拯救邢、卫,即无力灭掉北狄,哪有力量再征服更强大的南蛮。管仲什么人物,岂能让齐国同时陷入南北两线作战,那可是兵家大忌。
无奈之下,郑文公多次求助齐国,齐桓公每次都慨然应允,积极组织会盟,却从不付诸行动。
期间,光聚在一起会盟谋划就持续了三年。说好听点儿是准备,是威慑,是支持,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说不好听点儿就是拖延。
为了伐楚之战,齐国必须准备充分。可以理解,战争不是儿戏,说打就打;楚国不是鸡蛋,一敲就碎。齐国虽然实力雄厚,还没有强大到随意碾压楚国的地步。
如果明着讨伐,胜负难料。战争是大事情,弄不好多年的霸业,一战就付之东流,管仲可不想冒险。
齐桓公在等,管仲也在等,他们在等待一个万无一失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