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栾共叔之死(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宗的晋国灭亡了,但是,并非没有亮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栾共叔。他原名为成,谥号为共,也称栾共子,有贤名。

栾氏,起源于晋国的第六代国君晋靖候,他的孙子栾宾封地在栾,后代以栾为氏,成为晋国的大家族。

栾共叔的父亲,就是栾宾。这位栾宾,曾经辅佐成师和曲沃桓叔,真是忠心耿耿。他的职务,相当于宰相(傅),其辈份甚至比成师高出三辈,也是个寿星。

可以说,曲沃的强大,栾氏功不可没。

但不知为何,儿子栾共子没有继承父志,他认为,翼城才是晋国正宗,故而毅然离开曲沃,前去辅佐晋哀侯。这父子俩各行其道,各为其主,栾氏家族,并没有因为父子的分离而衰落,相反,却在晋国开创一段光辉岁月。

取代正宗晋国,这是成师毕生的目标,后代也一直为此而奋斗。

公元前709年的春天,曲沃武公攻打翼城,把晋哀侯打的大败,一直追到汾水边。由于天黑慌不择路,晋哀侯驾车的骖(副)马,被树枝绊住,不得不停下来。

春秋时期的战车,有四匹马驾驭,所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两侧的马,一般称之‘骖马’;中间的两匹马,一般称之‘服马’,要服从两侧的马。

栾共子奋勇作战,血染战袍,保护晋哀候出逃。但是,他孤掌难鸣,夜里,俩人被包围了。

曲沃武公知道,栾共子是人才,而且他父亲辅佐曲沃,真想保住栾共子的性命。于是派人对他说:“假如你不为哀候效忠而死,我一定带你觐见周天子,任命你为上卿,掌管晋国政务。”

这就是一句客套话,二分真八分假,还用得着周天子命令吗?曲沃武公自己就可以任命。说句实在话,曲沃武公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他本人在王室都没有爵位,没朝拜的资格,又有什么资格推荐栾共子?

再说,职位确实很高,但是,能高得过一片赤诚忠心吗?高得过历史的审判吗?高得过人间道义吗?

栾共子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也不是见利忘义之人,否则,何必离开更有发展前途的曲沃,去辅佐晋哀侯?何必离开父母亲人,奔向死地?

他的内心,‘忠君’第一,利益靠后。

对曲沃武公的利诱,栾共子当场一口回绝,凛然说道:“我听说:‘人生在世,靠的是父亲、师长和国君,要始终如一地侍奉他们。’(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父亲给我生命,师长给我教诲,国君给我食禄。没有父亲,我就不会来到人世间;没有师长的教诲,我就不会知道国家的历史存亡;没有国君的食禄,我就不会长大。所以必须一心一意去侍奉他们,以死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我岂敢以一己私利,而废弃了做人的道理?那样的话,您又怎么让我尽忠?如果我苟且偷生,到曲沃侍奉您,就是怀有二心。跟随国君,却怀有二心,怎么为后世臣子做榜样?”(《国语》)

说完,力战而死。

以栾共子的才能,完全可以活得很轻松,很自在。若贪图那点儿高官厚禄,在哪里都可以信手拈来;而且他的父亲栾宾,于曲沃也是功勋卓著。

但是,生死之间,他并没有临场变节,没有被利欲熏心,这让人敬佩。今朝不惜一死,只为‘忠义’二字,正应了后世孟子那句名言: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所谓的‘春秋大义’,就在于栾共子这类人的宁死不屈,在于一些小人物面对生死的无所畏惧。

栾共子死了,死的很光荣。他的的儿子栾枝,融入了未来的晋国朝堂,后来跟随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栾氏长期位居‘六卿’;他的重孙栾书,甚至位居中军帅,栾氏辉煌一时。

可惜,在栾盈一代,结局不太理想。

后世许多大人物,临死变节,祸害国家,让后人痛恨不已。栾共子,赤诚忠心,虽死不惧,在春秋的历史之中,注定有他一席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