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楚成王不同,崤山之败后,秦穆公一个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依然信任孟明视,让他继续带兵。孟明视肩上的担子,很重,带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报仇雪恨洗刷耻辱。
因为,只有经过战场惨败的人,内心的耻辱才更加深刻;恨意,也更加浓郁;复仇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这次崤山之败,对晋国是名垂青史,对秦国是永久性耻辱。秦军士兵的遗骸,还在崤山曝晒,没人给他们掩埋;上万将士的亡魂,还飘荡在山林,等待超度。
孟明视,有责任把他们的魂,引渡回国。
公元前625年春,经过近三年的休生养息,孟明视感觉,已经准备的非常充分。
率军伐晋,一雪前耻,势在必行。
三年,太漫长,将近一千个日子,沉浸在耻辱之中,几乎是一天天数着熬过来的。秦穆公一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亲自为他壮行,希望他能马到成功、凯旋而归,以呼出胸口压抑的恶气。
然而,他们根本没想到,秦国的复仇计划,却被一个叫狼瞫的小人物打乱了。
当初,崤之战胜利的第二天,晋襄公坐战车到前线阅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作为车右。这两位,并非什么名角,却时刻陪伴国君,职责至关重要。
如此大胜,国君亲临阅军,对战士们是极大的鼓舞。阅军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表演:斩杀秦军俘虏,以壮军威。
崤之战,晋军擒住秦国一个战俘,那人十分勇猛,晋襄公让他的车右莱驹,以戈斩杀此人。《东周列国志》记载,那俘虏叫褒蛮子,武艺高强,曾经打败莱驹,故而给他个雪耻的机会,但没查到史料。晋襄公没有直接参战,莱驹岂能对抗褒蛮子?显然作者杜撰,不过秦人确实勇猛。
让莱驹斩杀猛将褒蛮子,就是要在三军面前,给晋襄公涨点儿面子,得到众将士的欢呼。
然而,千算万算,还是出了差错。将死之人,必定垂死挣扎,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
那秦囚已被捆绑结实,手脚不能动弹,但是,他还有一张嘴没被堵住。当然,并非利用牙齿去咬莱驹,因为脖子太短,根本够不着。不过,从口中可以发出另一样利器——声音。
眼看要被利戈斩杀,秦国俘虏心中愤恨,憋足了气,对着莱驹突然一声大吼。这声吼,真如晴天霹雳,震动晋国三军耳膜,绝对比得上后来的猛张飞,一声大吼让河水倒流(夸张)。
西北人爱听秦腔,那是一种非常粗犷的吼,充满豪情,南方人听不惯。
这位俘虏确实勇猛,临死也要吓人一跳。
莱驹根本没想到,一个垂死之人,他的吼声,竟然能达到如此强度,赶上金毛狮王的‘狮子吼’了。他低估了一个将死之人的爆发力,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距离还非常近,当时被吓得手一哆嗦,金戈掉在地上,木呆呆的站在那里。
看着莱驹的熊样,俘虏不禁哈哈大笑。
作为高级保镖,他是专门保卫国君的,竟然被一个俘虏的吼声,吓得把武器掉在地上,跟听到打雷尿裤兜子有什么区别?现场鸦雀无声。在一个秦军俘虏面前,晋国将士的颜面,晋襄公的颜面,整个晋国的颜面,让莱驹丢光了。
原本准备的欢呼声,全都咽回肚子里,战士们目瞪口呆。
古人最注重勇气,敬重勇士,最看不起胆小怕事的人。怎么派这么胆小如鼠的人做我的车右?晋襄公看了眼被吓傻的莱驹,什么话也没说,黑着脸,就自己坐车走了。
在晋国三军面前,被一个五花大绑的秦国俘虏吓掉兵器,窝囊至极。传出去能笑掉诸侯大牙,在历史上也将成为笑料。
关键的尴尬时刻,一个普通小校从军阵中冲出,迅速拾起戈,挥手之间,就砍掉俘虏的头颅;紧接着,他又做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抓起木呆呆的莱驹,像抓小鸡一样,迅速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
这几个连续的动作,一气呵成,让人眼花缭乱。勇士,这才是勇士!三军面前,总算为晋国挽回颜面,晋襄公阴沉的脸色,逐渐好转。
这位小校,就是狼瞫(shěn)。
对于他的勇猛,晋襄公连连夸奖,也不邀请莱驹上车了,直接破格任命狼瞫为车右。从一个普通士兵,一举被国君提升为车右,与国君并肩同车,真是一步登天,荣耀之至。
按军礼,在军队里,这么重要的位置,必须由元帅任命。现在,晋襄公废去莱驹,也不和先轸打招呼,直接任命狼瞫为车右,显然心中对先轸不满。
车右是个很重要的位置,负责执行国君的命令和安全保卫工作,相当于国家首脑的秘书兼保镖。
全军数万人,高手如云,却选择这么胆小鬼给国君做车右,在三军面前丢脸。选人不当,就是元帅失职,你再能拼再能打再能指挥,对国君照顾不周,这个责任可不小。
莱驹啊莱驹,关键时刻掉链子,给本帅丢脸!原本那一口唾沫,就在先轸的心里,留下一丝残影;如今莱驹的丢人表现,让晋襄公内心不快,先轸更加郁闷。
这件事,先轸很没面子。他不追究莱驹的责任,心中却对狼瞫一百个不满。也有人猜测,狼瞫被国君提拔为车右,没有向先轸报到,故而引发先轸的怨气。
崤之战的大胜利,掩盖了这小小的不愉快。
从那之后,狼瞫一直担任国君车右。但是,‘箕之战’的时候,先轸直接废掉了狼瞫,任命续简伯为国君车右。
这位续简伯,原名狐鞫(jū)居,狐毛的儿子,因封地在续,故而以续为氏,死后谥号为简,也称续简伯。他则成为今天续姓、简姓的一位先祖,简姓主要聚居于河北省涿州,后来‘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刘备手下的谋士简雍,就是涿州人。
临阵更换车右,选择续简伯,这让狼瞫内心非常愤怒。自己的职位,是国君所赐,凭什么撤掉?这分明是瞧不起,是无声的侮辱,比杀了他还可恨。
他的一位朋友(《东周列国志》称他鲜伯)看不过去,问道:“为什么不去死呢?”
这话听去挺无情,不像朋友所说,倒像有深仇大恨似的。在古人心目中,宁可站着死,绝不屈辱活。实则是暗示他,以命相搏,击杀先轸,洗刷耻辱。
狼瞫说:“我没有找到死的方法。”
想死不难,但也不能轻易就去死。跳河、上吊、剖腹,随随便便就死了,那不是勇敢,是懦夫。
他的朋友说:“我和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
杀人不难,但也要讲究道义。先轸并无滔天之罪,没有什么大的过错,而且是国家栋梁,暗杀他有什么意义吗?于国不忠,于私不义。
狼瞫说:“这样去死,不合道义,算不上勇敢,只有为国而死,才是真正的勇敢。当初因为勇敢,被国君提升为车右;如果杀死先轸,又因为无勇而被废黜,不也是应该的吗?上面的人不了解我(先轸),先等一等再说吧!”
这世上,能打能杀的人很多,不怕死的人,也很多。有时候看古惑仔,一群人在大街上,挥舞着刀枪棍棒打打杀杀,缺胳膊断腿,很威武,很风光,很让人羡慕。但是,他们却根本不明白‘道义’,为了面子而杀,为了钱财而杀,为了杀而杀,典型的匹夫之勇,没有意义。
仇恨的种子种下了,但是,狼瞫并没有报私仇泄私愤,而是把自己的勇气,深埋在心底,等待着喷发的那一刻。
就凭这一点,春秋的历史中,必须有狼瞫一席之地。
现在,孟明视率领秦国大军,气势汹汹在彭衙(秦地,今陕西省白水县北彭衙村附近)摆开阵势。秦军苦练三年,军容齐整,携带怒火,誓要一雪前耻。
再说晋国,自从放跑‘三帅’之后,晋襄公后悔不已。原本还寄希望秦国能杀掉‘三帅’,没想到却继续重用他们,谋划复仇。晋襄公很担心,时刻警惕。
现在,秦军真的来了,晋国也早有准备。
公元前625年2月,晋襄公亲自率军抵御,由王官无地驾驭战车,续简伯(狐鞫居)作为车右。先且居率领中军,老臣赵衰作为中军佐。
双方主力相互对峙,谁也不敢冒然出击。没想到,晋军之中,一支队伍突然迅速冲出,掀起滚滚烟尘,直奔秦军。这支队伍人员不多,却如一支利箭,迅速破开秦军大阵。
原来,狼瞫被罢黜车右的职务后,保持了沉默。没办法,先轸是元帅,战功赫赫,狼瞫根本没法比;他只能刻苦训练部下,激励斗志,等待着为国而战的那一刻。
这次秦军来犯,给了他展示勇气,证明自己的机会。
狼瞫和朋友,率领自己的亲随,冲入秦军,大砍大杀,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
这一突然变故,改变了整个战局。关键是,这股晋军数量有限,战力却惊人;孟明视一时大意,哪料到这么一小撮人,竟然如此勇猛,顿时导致秦军阵脚混乱。
眼看出现胜机,先且居指挥大军冲杀过去,秦军无力抵抗,再次大败而回。
就这样,孟明视两年多艰苦努力训练的成果,被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卒,瞬间毁于一旦。如果他听到狼瞫这个名字,只能苦笑了。
狼瞫和他的朋友,全部战死。
如果你很强壮,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那不算勇士;如果你不惧生死,手刃仇敌,也算不上勇士;至于一群人挥舞着片刀,追砍几个手无寸铁的人,那更是下三烂,让人瞧不起。
勇士,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不是不惧死亡。
像狼瞫这样,不计私仇,讲究道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虽死而无憾,这才是真正的勇士。就像鲁迅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时的君子认为:狼瞫发怒却并不作乱,而是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被称为‘君子’。
能被历史铭记为‘君子’,也不枉这一生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狼瞫战死沙场,却把孟明视坑惨了。第二次被打败,比‘崤之战’还耻辱,简直让秦国人痛不欲生。原本是来报仇的,没想到,伤口上又被人撒了一把盐。
三年前,孟明视逃归的时候,曾经对阳处父说‘三年将拜君赐’,如今再次失败,昔日的诺言,成为一场笑谈。看着溃逃的秦军,晋国人齐声嘲笑道:“感谢秦国的‘拜赐’之师!感谢秦国的‘拜赐’之师!”
旧仇没报,又添新恨,孟明视的心,在滴血。初次复仇,就这样被一个无名小卒所破坏,倒霉至极,可恨至极,耻辱至极。幸运的是,秦穆公依然给他足够的信任,给了他翻盘的机会。
狼瞫,一个真正的勇士,被光荣地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