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1年夏,秦穆公去世,在位39年,重视人才,励精图治,把偏僻落后的秦国,带入一个新的高点,死后安葬在雍(今陕西省凤翔城南)。
此时的中原各国,虽然还没有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没有提倡‘人权’,但是,已经开始注重生命,不再大量斩杀俘虏,不再以人来殉葬。
秦国,相对还是落后,依然延续着血腥的人殉风俗。
据《史记》记载,给秦穆公陪葬的多达177人,其中甚至包括贤臣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实在冤屈。秦国百姓同情他们,作了《黄鸟》的诗以纪念。
当时,有人认为,秦穆公死后抛弃百姓,夺走贤臣的性命,没有成为霸主是应该的。
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则另辟蹊径,写了一篇文章,认为秦穆公活着的时候,不忍杀孟明视等人,死后岂能杀害贤良?三人之死是出于忠义,自愿殉葬,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后人不明白罢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猜测而已。
秦穆公,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并没有拘泥于秦国内部,而是不拘一格,招揽各国的智能之士,为秦国未来的君主做了榜样。
战国后期,嬴政即位,由于‘郑国渠’的间谍事件,竟然驱逐非秦国的所有人才。宰相李斯上《谏逐客书》,还以秦穆公为榜样,认为他举贤任能,吸纳人才,故而称霸西戎。
他任用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由余、孟明视等人,不仅仅为秦国开拓了疆土,关键是学习中原礼仪,提倡教化、移风易俗,使秦国上下和睦,一跃成为强国。
后来秦国逐渐东扩,依靠崤山的险峻,函谷关的坚固,独自对抗六国。特别是函谷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轻松把诸侯挡在秦国大门之外。
秦穆公之后,秦国的君主大多碌碌无为。直到战国时期的秦孝公,思念人才,招贤纳士,重用卫国的商鞅,经过变法改革,使秦国真正成为军事大国。
过了将近四百年,秦穆公的后世子孙嬴政,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当时最强大的秦帝国,自号为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