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1章 郤氏的覆灭(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鄢陵之战胜利了,晋国的忧患也随之来临。只是很多人依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没有预料到,暴风雨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当然,晋厉公也感觉到了一丝隐忧家族势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难控制,君权危机。

父亲晋景公,已经为他铲除了强大的赵氏,只留下一根独苗赵武,苟延残喘。如今,郤氏又冒出头,而且越来越蛮横,比赵氏还过分。

自从郤克提拔栾书后,郤氏与栾氏,无形之间结成同盟,他们甚至联合起来,灭掉了赵氏。

郤氏,从郤克开始,就非常霸道。当初为了洗刷耻辱,甚至准备率领家兵伐齐之后,竟敢私自拘捕齐国使者,迫使士会不得不提前让位鄢陵之战胜利后,齐顷公来访,郤克竟然以俘虏的礼节招待。当时,苗贲皇就看不惯,预言郤克将没有后代。

郤克,为郤氏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但郤克有能力,忠君爱国,这点让人信服,而且,对于国内大臣或百姓,他并没有过分之举。比如韩厥要军法处置某人,郤克就要去解救,虽然没救下来,却知道分担罪责,使内部团结。

在他之后,郤氏更加强大。鄢陵之战前,郤锜、郤犨和郤至已经位居八卿,合称三郤。他们的一些做法,早已引起众怒,但郤氏的力量太强大了,加上栾书的支持,没有人敢站出来提出反对。

唯一一个正直的伯宗,勇敢地提醒晋厉公,应稍稍遏制郤氏的发展,以避免赵氏的悲剧重演,却被三郤害得家破人亡。

公元前583年,在栾氏、郤氏的联合狙击下,赵氏覆灭。之后,赵同、赵括等人腾出的空缺,都被郤氏占据,从此开始壮大。

公元前580年,郤至竟然大胆与周王室争夺鄇地的田产,太霸道了。

公元前578年,郤锜作为上军佐,去鲁国请兵伐秦,显得傲慢无礼,很不严肃。当时孟献子就预言,失礼不敬,抛弃君命,郤氏恐怕危险了。

公元前577年,郤犨送孙林父回到卫国,卫定公宴请他,没想到郤犨在酒桌上十分傲慢,甚至不把卫定公放在眼里。卫国大臣宁殖看到他的态度,认为早晚要招来祸害。

公元前576年,三郤谗害伯宗,致使伯宗家破人亡。韩厥认为,郤氏多次加害善人,必将难逃厄运。

公元前575年冬,郤至去王室献俘,多次夸耀自己的功绩。当时单襄公就认为,此人狂妄自大,贪天之功,想压过自己的七个上级,登上中军帅宝座,刀架在脖子上都不知道。

从周天子,到鲁、卫等诸侯,三郤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害死了贤臣伯宗至于胥童、长鱼矫、夷羊五之类,受到迫害的更是不计其数。

许多有识之士,都看出郤氏面临灭亡,只有郤氏本族人,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无所知。

公元前575年冬,鄢陵之战胜利几个月后,栾书开始想方设法铲除郤至。这种人,有能力,但野心太大,留在身边是个祸害而且,他敢于驳斥栾书的谋划,有第一次,必然有第二次、第三次。

栾书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圈套,让郤至去王室献捷后,顺便拜见晋国的公子周。

自从骊姬之乱后,晋国禁止各位公子居住国内,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争权夺利。

郤至不明就里,真的私自拜访了孙周。双方谈些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晓,即使无关紧要的几句问候,传出去,也会完全变味儿。郤至不知道,自己已经钻入栾书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犯了国君大忌,却还在做着中军帅的美梦。

这一切,都被晋厉公的密探打听的一清二楚。内臣私见国外公子,居心叵测,他的心底,第一次对郤氏涌现真正的杀机。

不过,一者没有真凭实据再者,此时公室实力有限,军权都握在大臣之手,三郤实力不一般,晋厉公也没敢冒然出手。

公元前574年,天下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郑国主动伐晋,诸侯讨伐接着士燮不愿看着晋国内乱,主动求死6月,为了伐郑,诸侯会于柯陵齐国的声孟子与庆克通奸,害得贤臣国佐惨死冬天,子叔声伯奇异死去南方的楚国,灭掉了舒庸。

但真正轰动诸侯的,还是郤氏被灭族。

从鄢陵的战场回来后,晋厉公更加奢侈骄纵,身边聚集了一堆受到宠信之人,最具代表的,是胥童、长鱼矫、夷羊五。在这些人的鼓惑下,晋厉公越来越感觉到,大臣的权力太大,他们,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

所以,晋厉公想铲除群臣,提拔身边的宠臣担任卿大夫。

当初士燮多次阻止鄢陵之战,就是希望留下一个强大的外敌,警醒晋厉公那样,众臣也能够团结在他的身边,枪尖一致对外。

现在,鄢陵之战胜利了,外部几个强大的对手都被打败,没有了外部的威胁,国君与群臣的矛盾,以及臣子之间的矛盾,成为内部的主要矛盾。

士燮的担心,慢慢变为现实。

公元前574年6月的柯陵之会,单襄公仔细观察了众人的言谈举止,认为晋厉公趾高气扬,将有内忧齐国的国佐,言谈无忌,将招来怨恨至于三郤,郤锜傲慢,言语多有冒犯郤犨的谈吐好绕弯子,难免诬陷他人郤至则自吹自擂,掠人之美。郤氏位高权重,不够警惕,结怨别人,必将垮台。国语

冬,大雪覆盖,晋厉公外出打猎娱乐。他先是与妇人一起射猎饮酒,然后才允许大臣们去射猎。作为国君,如此做法,有些霸道,或者说简直是无道,重色轻臣,置国家社稷于不顾。

恰好,郤至射杀一头野猪,想献给晋厉公。没想到,却被晋厉公的寺人太监孟张蛮横地劈手夺走。

一般朝廷大臣,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残缺的太监,整天借着国君的权势,狐假虎威,欺软怕硬。这种人,身体残缺,人格更残缺,没几个好人。

郤至本身就十分霸道,岂容一个太监在自己面前撒野?立刻弯弓搭箭,射杀孟张。

这下可捅了大篓子,打狗还要看主人,竟敢射杀我的近侍?晋厉公怒道:“欺人太甚。”一怒之下,立刻就要发动全体大臣,讨伐郤至。

但是,却被胥童劝阻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郤至一个人的问题,他的背后,有着庞大的家族势力。而且各大臣与郤氏之间,盘根错节,如果不能一次铲除,后果如何,不堪设想。昔日的晋灵公,就是前车之鉴。

胥童说:“要灭,就灭掉整个郤氏家族。他们族大,积怨多,灭掉他们,公室就不受逼迫而且讨伐怨恨多的,容易成功。”

当初郤缺废掉胥克的下军佐,把胥氏踢出六卿,胥童对郤氏,可谓恨之入骨要灭掉整个郤氏,把他们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晋灵公只说了一个字:“对!”

灭掉郤氏,谈何容易?郤氏家大业大,到处都有内线,对国君,他们也有防备。晋厉公想除掉郤氏的想法,很快就传到三郤的耳朵里,简直如晴天霹雳。

国君要铲除郤氏?必然是那群小人暗中作祟。与国君作对,没什么好下场,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作为三郤的领头人,郤锜主张先发制人,攻打晋厉公,拼着灭族,也要让晋厉公痛。

这种事,他们的先祖郤芮也不是没干过,差点烧死晋文公。但今非昔比,换国君,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各大家族,派系林立,即使成功,也难以善后。郤锜走极端的观点,被郤至否定。

虽然与国君有矛盾,但还不至于兵戎相见。郤至固然野心勃勃,也只是觊觎中军帅的宝座,只是一个人的正常进取心,至于叛国弑君,真的从来没想过。

他说:“人生在世,是由于讲究信用、明智、勇敢。信用不能背叛国君,明智不能残害百姓,勇敢不能在国内发动祸难。没有这三样,还有谁亲近我们?死了只增多怨恨。国君要杀死臣子,能把国君怎么办?我若有罪,死得已经晚了。如果国君杀害的是无罪之人,百姓必将背叛,想要安定,行吗?还是听候命令吧。受了国君的禄位,却要与国君对抗,还有比这更大的罪过吗?”

这一段高论,真是出人意料,与他先前出访王室的言论,天壤之别。三郤之中,以郤至最知书达礼,却为了人生目标,忘记了谦虚谨慎善以待人的的本分。

郤锜听了,放弃攻打晋厉公的想法,不过也时刻提防,总不能伸长脖子,任国君宰割吧?

公元前574年12月26日,经过多次谋划,晋厉公决定,剿灭郤氏,就在今日。

他派胥童、夷羊五率领公室八百甲士,前去攻打,同时,派勇士清沸魋去帮助他们。

关键时刻,长鱼矫站了出来,请求不要蛮干。

想起昔日父母妻子被绑在车上的情景,他内心的恨,如一块万古坚冰,无法融化。但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冷静,复仇的计划,在他心中已经酝酿很久。

郤氏的实力,他了如指掌。如果明目张胆前去进攻,他们提前有所准备,公室的八百甲士根本不堪一击,恐怕连郤氏的大门都进不去。何况他们手握军权,随时都能有增援。

擒贼先擒王,必须智取。

自从被郤犨残忍羞辱后,长鱼矫,变得更加沉稳、睿智,这个世界的一切,丝丝缕缕,在他心中,与从前大不相同。他时刻想着报仇,现在机会来了,就必须一击成功,绝没有第二次机会。

商议好策略后,长鱼矫和清沸魋挽着衣袖,拿着戈,脸上身上再抹点鸡血狗血什么的,装作打的头破血流的样子。俩人边打边吵,一直闹到郤家,请三郤评理。

当时,三郤担心晋厉公杀害自己,正准备去讲武堂议事,谋划如何自救。

周围守卫严密,三郤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眼前的一切,是一个精心酝酿的阴谋。

长鱼矫和清沸魋互使眼色,趁着三人纳闷之时,他们调转戈尖,把郤锜和郤犨刺死在座位上。

事发突然,三郤一下子损失其二。郤至一看,情况不妙,知道国君已经先动手,自己一个人,难以辩解。他说道:“无罪被杀,不如逃走。”说完,迅速跳上战车离去。

长鱼矫已经杀红了眼,昔日的耻辱,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为了这一刻,忍辱许多年,岂能留下后患。他奋力追赶,跳上郤至的车子,一戈刺死。

这一刻,他终于解开心头之恨。为自己、为父母、为媳妇、为孩子、为许多被郤氏迫害的人,报仇雪恨。

按照左传记载的过程,他一个人,至少杀死了三郤中的两个。心中仇恨,何其甚也?

鄢陵之战后,晋国的内部矛盾压抑许久,终于全面爆发。这一切,士燮已经预见,却无法看见了他不是圣人,但绝对属于智者。

除掉三郤,大快人心,也解决了晋厉公心头之患,晋国上上下下,没有谁同情他们。

还是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朝堂,就是一个小江湖,混明白了,就是天堂混不明白,就是地狱。

晋厉公下令,把三郤的尸体,陈列朝堂示众。

从胥臣把郤缺推荐给晋文公那一刻开始,郤氏不断壮大历经半个世纪,一门三卿五大夫,显赫朝堂,风光一时。与当年的赵氏一样,在他们最风光的时候,突然之间,遭到灭顶之灾。

这类故事,历朝历代,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至此,三郤一朝尽灭,郤氏家族,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郤氏的灭亡,并非终结,士燮最担心的,是国君晋厉公的安危,否则,何必主动求死。晋国的内部,暗流涌动,更大的混乱还在后面。

因为,胥童顺便抓住了中军帅栾书和中军佐荀偃。

朝堂风云变幻,郤氏灭亡了,其他人的命运,该如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