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5章 五大夫之乱(1 / 1)明月之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国位于今河南商丘,作为商朝后裔,一直挺难受。

虽然周朝给了宋国最高的待遇公爵,但是,四周被各个姬姓国包围着,时刻受到监视。有时候想一想,还不如周围的戎狄蛮夷自在,想抢就抢,想造反就造反,根本没有什么顾虑。

最可恨的是,春秋时期的宋国,逐渐受到南蛮楚国的侵扰。多年以来,不得不屈膝低头,这让心高气傲的宋国人很不甘心。

宋国人不善于打仗,几乎十战九败,但是,内部却从没消停过。远的如华督之乱,南宫长万之乱,近的如公子鲍之乱,历代国君没有安宁的时候。

到了公元前576年6月,宋恭公死了,宋国内部,再次出现混乱,史称五大夫之乱。

动乱,并非无缘无故就突然产生,而是日积月累造成的。

当初,宋恭公的父亲宋文公鲍依靠造反起家,在位二十二年,整体还凑合宋恭公继承父亲的衣钵,没有什么大错,宋国人民过的马马虎虎。

而且,有一件事还值得夸奖,就是华元组织了第一次弭兵大会。虽然主要功劳在于华元,但是作为宋国国君,宋恭公全力支持,也功不可没。

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国君的后代,就像大树的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其中一部分嫡长子要世袭爵位,一些贤能的屹立朝堂,一些会钻营的,也可谋个差事,一些庶子也必须安置,把朝堂挤得满满的。

到了后期,和许多国家一样,宋国公室的权力越来越弱,各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

宋国作为商朝后裔,就像周朝客人一样,春秋早期就设置六卿。与晋国不同的是,宋国的六卿,全部由公室贵族担任,外人休想插足。

宋恭公死后,宋平公继位,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荡泽做司马,华喜做司徒,公孙师做司城,向为人做大司寇,鳞朱做少师寇,向带做太宰,鱼府做少宰。

华元与华喜,是宋戴公的后代公孙师是宋庄公的后代其余鱼石、荡泽、向为人等,都是宋桓公的后代。宋国的朝政,以桓族和戴族最为强大,多年来,都被这两大家族把持。

双方看似和睦,实则明争暗斗,没有停息。

公元前576年秋季8月,司马荡泽欺负公室无人,竟然杀死了宋恭公的弟弟公子肥。司马迁的史记则认为,被杀的是宋恭公的太子肥。无论如何,子肥是被杀死了,国君受到打击。

连身边的人都保护不了,这国君当的窝囊,欺人太甚。

当时,执掌宋国朝政的是右师华元。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职责,不能拨乱反正,没能力讨伐有罪的荡泽,罪责难逃,于是就出奔晋国。

当然,逃往晋国也有目的。经过春秋第一次弭兵大会,华元声名远播。他跟晋国的执政者栾书私交不错,希望能借助晋国的力量,平乱宋国。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大家都没想到。毕竟华元名声在外,是国家的功臣,对抗楚国,劫持子反,组织弭兵之会,他的功劳,全天下的人都看着呢。

他被逼走,宋国百姓还不得造反?而且如果晋国来问罪,如何应对?

宋国左师鱼石,他是公子目夷字子鱼的后代。各位恐怕已经忘记了目夷,宋襄公的庶兄,人品一流,宋襄公甚至想把君位让给大哥,目夷拒不接受,他的后代一直担任左师,以鱼为氏。

鱼石想要追回华元,鱼府反对。他认为,华元回来,必定讨伐荡泽,那样整个桓族都要遭殃。

但鱼石还是决定,把华元追回来。他认为桓族势力强大,华元不敢讨伐荡泽而华元的功劳太大,国内人都亲附他,如果真的把他逼走,桓氏将在宋国无法立足即使他讨伐荡泽,桓氏还有向戌在,向戌贤能,一定不受影响,桓族也不会灭绝。

鱼石考虑的挺细致,亲自追赶华元,终于在黄河边追上,强烈邀请他回国,一切好商量。

回国,可以,谁愿意孤身逃亡国外,做个异国的流浪者?华元提出唯一的条件:必须讨伐荡泽。

荡泽原本有罪,宁可失去他,绝不能得罪华元。鱼石点头同意,华元这才回到宋国。

回国之后,华元真的不客气,主持讨伐荡泽。但是,朝堂之上,桓族势力强大,没人肯出头,华元只能派华喜、公孙师率国人进攻荡氏,杀死荡泽。

当初,鱼石同意讨伐荡泽,没想到华元雷厉风行,真的不留情面。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五人怕被连累,带着族人离开都城,住在睢水边上,准备逃亡。

华元只想惩罚荡泽,原本没想拿桓氏开刀,毕竟大家都是同气连枝。

他派人请五大夫回来,这五人没有同意。当初他们请华元回国,华元真的回国了,条件很简单如今华元请他们回去,他们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10月,华元亲自去睢水边劝他们回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他们还是犹豫不决,不敢回去。

说实在的,华元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恶劣。能张罗春秋第一次弭兵大会,必然有一颗仁者之心,岂能在国内轻易杀戮?五大夫内心有鬼。

眼看这五人固执已见,华元只好自己回去。

鱼府颇有心计,说:“如果现在不回去,以后就回不去了。右师这个人,眼睛转的很快,说话很着急,恐怕有别的想法如果他不想接纳我们,一定会快速往回赶。”

几个人登高而望,果然,华元驾车快马加鞭,急速回返。不愿回就别回来,留在国内,华元还担心他们搞阴谋呢。

五大夫感到后悔,急忙去追华元,但是,华元已经掘开睢水堤防,关闭城门,登上城墙开始防护。请你们回来,你们不回来现在想回来,不行。

五人没有办法,唯一的归宿,只有楚国。

赶跑了五大夫,华元也没有为难别人,派桓族的向戌担任左师,老佐担任司马。向戌也很贤能,二十年后,他将继承华元的衣钵,组织春秋第二次弭兵大会,而且非常成功。整个春秋末期,晋楚很少有大的战争。

一切并没有结束,因为搞政治的人,往往不甘心失败,五大夫时刻谋划着,杀回宋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