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厄真人飞到一半,眼前忽然转出来一位道姑来,口中作歌:
“炎帝修成大道通,
胸藏万象妙无穷。
碧游宫内传真诀,
太阴太阳各凌空。”
度厄真人闻声看过去,只见这一位道姑,身穿大红八卦衣,满面寒霜,向他而来。
度厄真人认得这道姑乃是龟灵圣母。龟灵圣母是截教四大弟子之一,身份尊贵,更有大罗金仙修为。度厄真人不敢怠慢,急忙行礼,“贫道见过龟灵道友。不知龟灵道友拦住我,所为何事?”
“贫道拦你,不为他事,只因你在冀州,伤了我的师弟,因此我特来此,拦你问罪。”龟灵圣母说道。
度厄真人一脸的不可思议。谁伤他了?明明是他伤我好不好?那乌云仙这么硬,谁能打得动他?而且,他还抢走了我的定风珠好不好?
“龟灵道友,听我解释一下……”度厄真人试图解释。话语刚刚说出口来,就被龟灵圣母打断。
“闲话少说,你既然做下如此事来,且接我一剑!”龟灵圣母说道。
见龟灵圣母蛮不讲理,度厄真人也动了真火,“龟灵圣母道友,没想到你竟然如此不讲道理,这是把我度厄当成可以随意揉捏的散修了吗?”
度厄真人取出飞龙杖,和龟灵圣母打在一起。两个人急架相还,度厄真人渐渐劣势起来。
度厄真人的修为本来就比龟灵圣母低了一个大境界,前些时候又被乌云仙打伤,又在逃命途中法力消耗甚大,如何挡得住龟灵圣母?
又战了数合,度厄真人知道不好。奋力挡开龟灵圣母宝剑,随即转身逃窜。
龟灵圣母见度厄真人逃了,急忙祭起来日月珠来。这一珠,正打在度厄真人背上。度厄真人口吐鲜血,飞得越发快了。
龟灵圣母哪里肯放度厄真人走,紧紧追赶。不过度厄真人逃得很快,哪怕他身受重伤,速度都不比龟灵圣母慢多少。
龟灵圣母追了一段,眼看快到了崆峒山,心中暗想,“这可是阐教的道场,若是有人出来救度厄,我就不方便出手了。我毕竟是截教四大弟子之一,我自己的脸面无所谓,但是要考虑教派的脸面。”
度厄真人逃到元阳洞前,急忙敲门,“灵宝道友在吗?速速开门,我是度厄,有要紧事。”
灵宝大法师听了门前声音,也不及叫童子去开门,自己把门打开,放度厄真人进去。
灵宝大法师只见度厄真人脸色惨白,披头散发,鲜血沾满胸前道袍,大惊失色,问道,“度厄道友,为何如此狼狈?”
度厄真人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我去冀州一趟,被一位乌云仙击败,路上又逢了龟灵圣母,被她追杀,这才逃到灵宝道友这里。”
灵宝大法师听到龟灵圣母名字,吃了一惊。他出门看了一圈,不见龟灵圣母踪迹。
“度厄道友,想必是龟灵圣母知道这里是我教道场,所以回去了。”灵宝大法师说道。
“感谢灵宝道友救命之恩。”度厄真人说道,“道友可知那乌云仙来历?”
“那乌云仙的名字我听过,是一名截教的二代弟子,关于他的其他事情,我也不知道。你伤了截教弟子,怪不得龟灵圣母会找你。她是截教四大弟子之一,不好对付。你最好不要想着主动招惹她。”
度厄真人心中憋屈,“谁伤了乌云仙了?我什么都没做成,是挨打的人好不好?”
度厄真人知道龟灵圣母不好惹,没奈何,只得暗暗咽下这口气,心中把乌云仙和龟灵圣母恨上了。
冀州城。苏护见大阵被破,度厄真人逃走,大惊失色,“我冀州危矣!”
苏护急忙将三军收回城内,加紧防守。
邓九公挥师攻打,苏护全力防守。苏全忠在守城之战中大显神威,和陈季贞在城头上来回奔走支援,苏护也亲自上城头督战,竟是将邓九公死死挡在了城墙之外。
邓九公攻了四五日城池,始终攻不下来。邓九公见兵马损失不小,一时间也奈何不了冀州城,即暂时退兵,依旧把冀州城团团围住。
邓九公正在中军帐中和将官商议破城之事,忽然有人报进来,“外面有一员官散宜生求见。”
“让他进来。”邓九公说道。
邓九公知道,散宜生乃是西伯侯姬昌手下重臣,心中惊讶,“他来这里做什么?”
散宜生进了大帐,向邓九公行礼,这才说道,“我家侯爷有一封信,要交给总兵。”
邓九公打开信,见上面写道:
“西伯侯姬昌百拜三千关总兵邓麾下:昌闻:冀州侯苏于朝歌城上题十六字反诗,其罪在不赦。然冀州军民,皆无辜之人,与冀州侯一门俱焚,生灵涂炭,于心何忍?况冀州侯悍勇,恐城池难下,大军伤亡,不可计数。昌不才,愿遣上大夫散宜生,入冀州城内说降,庶几能使冀州城出城献降,使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伤。望总兵详察赐行。”
邓九公看了,即对散宜生说道,“兹事体大,我不能独断,须和众位将官商议之后,再议可否。散大夫且在这里住下,等我等的决定。”
散宜生点头,“理应如此。只希望总兵动作能快些,少一些生灵涂炭。”
邓九公即找了乌云仙商议,拿出来西伯侯姬昌给自己的信,对乌云仙说道,“国师,你看这封信。我等该如何做?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冀州城,似乎也很不错。”
乌云仙说道,“我回朝歌和闻太师商议一下即是。我道法高深,几天即回。”
乌云仙即将这封信拿了,驾起云来,不消一个时辰,就到了朝歌太师府。
闻太师听得风声,只见乌云仙来了,急忙起身行礼。
“师叔怎么来了?难道冀州之事,出了什么变故?”闻太师问道。
乌云仙把这封信拿了出来,“冀州之事倒是没什么变故,不过,有人来干涉了。这是西伯侯递到邓九公手里面的信,你看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