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论诸武将!(1 / 1)玉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1645年,当时李自成被清军打败之后,率军经过武昌等地,左良玉不敢迎战,在三月二十三日借口接到崇祯帝太子密谕,扯起“清君侧”的旗帜全军乘船东下,并放火焚毁武昌,大肆掠劫武昌城内,一时人口全没(mo)。

当时南京的福王已经登基称帝,是为弘光朝廷。

于是左良玉往南京跑,李自成打不过也跑,清军就在后面追。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场景,左良玉在前面烧杀抢掠,谓之“坚壁清野”,清军就在后面收复土地,谓之“保境安民”,到最后,左良玉快跑到南京的时候,病死了,然后他的儿子左梦庚就带领麾下十五员总兵全军降清。

螨清表示好轻松有没有?

史学大家顾城对他的评价道: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

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

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

这个评价真的很中肯。

所以依靠左良玉,真的很不靠谱,而且他马上还要病死。

于是朱慈炤便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

他分析道:“左良玉曾在崇祯十五年,两次和李自成对战,然朱仙镇战,败,襄阳战,败,且此人向来不听朝廷号令,只可以厚禄诱之,而不可托付之。”

对啊,崇祯皇帝这才想起来,左良玉跟李自成打了两次,第一次,大败;第二次,一触即溃呀。

崇祯皇帝顿时没了主意。

此时,拥立福王登基的四个将领,也就是所谓的江北四镇,已然南下,崇祯皇帝尚不知情,但即使知道了,这四个将领怕是也用不上。

先说说那江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此人贪婪成性,凶残暴戾,凡他领兵所过之处,皆是生灵涂炭,掠夺一空。

1645年,清军攻南京,他率众10万投降,其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

1645年六月下旬,他带兵攻打江阴县城,八月二十一日攻进县城,同螨清一起进行了惨无人寰的“江阴大屠杀”!

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原山东总兵,李自成攻打京师时,崇祯皇帝命他火速入京勤王,他推托有病,拒不奉诏,京师沦陷后,他听闻李自成派权将军郭升带兵一万收取山东,于是带领麾下5万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南逃。

1645年四月,降清,后又叛清,被螨清处死。

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但勾搭上李自成第二个老婆,害怕李自成办他,降了明朝,此人见敌弱则攻,见敌强则逃。为了军饷,还曾攻打扬州,后被史可法调停。

且和江北四镇的黄得功有矛盾。

1645年,被许定国用计杀死。

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道是忠诚之人,但是缺少大局观念,且有勇无谋,喜欢将私人恩怨放在心上,因和高杰有矛盾,双方多次交恶,后高杰死后,他去报复高杰军,被南明调停。

1645年四月份,与清军交战,战败而亡。

现如今崇祯皇帝手下的这五名兵多将广的将领,可以说都不堪大用,如果有孙传庭这种有名望的督师带领还好,一旦独自成军,必定是难成大事!

崇祯皇帝不了解天下大事,但是他朱慈炤了解,因而此时要未雨绸缪。

南下的路上朱慈炤也一直在想,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扭转现如今的局势,依靠原本就腐朽,且内斗党争的南京官员,肯定是行不通的。

而依靠这些军阀式的将领,必然是死路一条。众人本就不和,让他们相互协作,攻城略地,更是痴人说梦。

所以朱慈炤见到今天这个场景他想明白了,李自成依靠新兴的农民战争阶级,都能打下明朝京师,他朱慈炤身份尊贵,名望不知比那李自成高了多少,又为何不能力挽狂澜?

招募新军,树立新的军人理念,便在今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成大事;不谋大事者,不足以成基业!

今日,便是一个机会。

朱慈炤见崇祯皇帝还在沉吟着不说话,便进一步道:“现如今李贼只是占领了我大明的京畿、山西、陕西一带,山东、河南等地尚未站稳脚,大部分州县还无人接管,就像如今的盐山县一般。

如果我等不趁势而为,一旦李自成稳下,与民施善,民念其好,人心便不可用了,大事必不可为啊!”

崇祯皇帝听了朱慈炤的分析不禁眉头紧锁,朱慈炤所说这些他都明白,但是若让他在逆贼所占的地区举事,他实在是难以下定决心。

猛地抬起头,崇祯皇帝道:“若李贼麾下郭升来攻,该当何为?”

崇祯皇帝一直记着李自成账下的权将军郭升领一万人,来山东收取各地之事,故而心有疑虑。

朱慈炤却笑了,而且笑得还很开心。

他问道:“爹觉得我大明的官员如何、宗室又如何?”

崇祯皇帝答道:“多有不堪。”

朱慈炤笑道:“那便对了,我们即起事,也自当以李自成的名义起事,沿途杀些贪官污吏、不法宗室,这样既可以收取民心,获得兵力和粮饷,又不会被那些文臣们所诟病,何乐而不为呢?”

“就算是那郭升来了,我们便说是李自成的麾下,奉李自成为主,他也不会攻打我等,反而有所封赏。此时爹爹南下,我留在山东,待有时机,必定率领山东之地归附。”

“如此,既可以收取山东之地,又可以将这些贪官污吏,乡绅恶霸铲除,且于我大明的名声毫无阻碍。”

崇祯皇帝惊了。

他心中暗暗盘算。

朱慈炤的这个计策说好有好的地方,说不好有不好的地方。

好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将明王朝都不敢铲除的缙绅阶级在山东一举除尽,还可以就地招兵筹饷,培养新军。

而且一旦文臣们追究起来,可以将这一切都推给李自成。

让李自成背这个锅。

不好在......那就是朱慈炤要留在山东,因为别人跟没有这个魄力,也无法让崇祯皇帝相信。

且,日后若朱慈炤势大,朕百年之后,该当如何?

崇祯皇帝在权衡利弊。

但总的来说,如今这个局势,利还是大于弊的。

......

早更了一会,大家猜,还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