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承羡到达驿站的时候,陆续有消息传来,除沿海个别处有股的海寇来袭,其他地方似乎并无什么大碍,蓝承羡则越发觉得奇怪,是谁竟然要通知海寇,在那里伏击自己呢?
股的海寇来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沿海一带的常态,所以一般当地百姓也是自认倒霉,这些海寇也不是经常来,只不过是时不时来一场,抢完了就跑,出了海,官兵又追不上,也就无可奈何了,又不可能沿海何处都有驻兵,而且海寇们似乎知道哪里有大股的官兵,哪里又是上岸的绝妙之处,他们都很清楚,一年最少也得三五次,多的每月都有,让江南东海岭南三地的都指挥使忙的焦头烂额,可是又抓不到他们,大安王朝又没有正规的水师军队,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海寇抢了就跑。
蓝承羡听了吕森的汇总,总算是明白了,沿海的大安百姓们生活的如此艰苦了,简直就是水深火热之中,如此下去,蓝承羡觉得海寇一定会成为大安王朝沿海的重患,现在还只是一股一股的来,等到他们成了气候,到时候开着大船,上来几千上万饶时候,再想剿灭就得费很大功夫了,而且如果真的养虎为患,东南沿海的地区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附近有几个卫所?”蓝承羡开始问询起附近的卫所起来。
“回王爷,就越州府附近一个卫所,将近千人,我朝定制,每府一个卫所,每省则一个都司,也就是都指挥司!越州府临近的吴州府和海临府都设有一个卫所,兵力都差不多!不过临海府则是归东海行省所管辖!”吕森详细的回禀道,看来他还是收到了许多的消息。
蓝承羡听了有些心慌,如果按照这个兵力的分布,一个府州才一千人,如果真的有大股的海寇来袭,沿海的府治可能抵挡不住一,甚至是几个时辰都抵挡不住啊。
蓝承羡想了想,要不要将事情传出去,最终还觉得暂时不传,不过元兴皇帝哪里却是要实话实的,而且就他遇袭的事情,隐晦的提出东南沿海一带的防御薄弱,恐将出大问题,而且蓝承羡再三出,海岸线则是陆地上看不到的一座长城,想要保护好沿海一带百姓的安全,必须得加重沿海卫所兵力的布置,同时蓝承羡又一次提出兴建水师的提议,蓝承羡道在前定朝时期,水师就分了三个区域的水师营,大安王朝想要维护海域以及保护沿海百姓的安全,就必须得有自己强大的水师,甚至是海师!
蓝承羡当然知道,朝堂上肯定是不愿意建立水师的,要是想建立,也不至于他来提出,不过蓝承羡觉得奇怪的是,为何大安王朝准许商人出海经商,却连水师都没有,打下东琉靠的自然是陆上的士兵。
蓝承羡又问起了吕森关于水师的问题,吕森的回答却让蓝承羡更加疑惑了,其实太祖皇帝的时候,定王朝的水师是被太祖皇帝给继承了下来的,可到了太宗皇帝时,朝中有人提出,水师无用论,而且有理有据,是水师每年兵晌和费用太多,而且最主要养着没有任何用处,唯一的用处就是东安王进攻东琉的时候,起到了运送士兵的作用,所以很多人提出裁撤水师。
太宗皇帝也是觉得有理,而且当时将疆土拓展至了大北方,所以水师在太宗皇帝的眼里,也是觉得没有多大份量,只留下了一些商人可用的船,其他的战船则销毁了,因为不销毁,每日的维护费用都需要很多,至此大安王朝就到了没有水师军队的地步。
蓝承羡扶着额头听了这段水师的过往,觉得自己提出建立水师的提议任重道远啊,蓝承羡知道,前定王朝,虽是马上得下,可在水上作战和水师军队方面也是不差的,当年一举攻下南宁王朝,水师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可是到了大安王朝,蓝承羡就想不明白了,为何这些人就不需要了呢?难道是因为海上的生意?蓝承羡又让吕森调集有关海商的事情。
在进入越州府治的时候,蓝承羡总算是明白了,前定王朝的海上生意是朝廷自承的,拥有水师就是保证朝廷的利益,而大安王朝的海商是沿海各地的商人望族所把控,水师对于朝廷来没有任何收益。反而要承担费用,许多人反对也就情理之中了,最重要的是,没有水师,海商的利益才会最大化!
蓝承羡钦差仪仗达到越州府治时,越州府的知府、越州市舶司的提举等官吏也早早的在城门口迎接了,蓝承羡在他们带领下,来到了越州府城内,进驻了给他准备好的地方,却不是府衙,而是一个专门的院落,而且早就准备好了宴席,看着场上的官吏们,似乎并不知道,有海寇来袭,还是一派祥和无知的样子,蓝承羡也是觉得很是讽刺。
不过他也知道,没有发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自然没有害怕的理由,蓝承羡也只得假意陪笑,让他们不至于觉得自己是为何而来。
宴席过后,知府同知通判以及市舶司的提举一起留了下来,几人也算是整个越州府最有权的官员了。
府衙方面自然是跟蓝承羡交代了关于新法盐政赋税方面的事情,蓝承羡见他们推行的还不错,勉励了几句,三人觉得这位年轻楚亲王没有传闻中那么的厉害嘛,很好话啊。
而市舶司的提举则了关于市舶税的有关数目,蓝承羡则淡淡的点零头,示意他们无事,自己不过是例行巡查,奉子之命,安抚民心,不用太过于在意他了,一切按照往常的规矩来就行,蓝承羡为了安他们的心,自己看过市舶司后,就准备继续南下东海,不会久留,几个官员这才放下心来。
实在是蓝承羡一路走来,江南一地已经有一位郡王爷,一位三司主官、都转盐运使、知府知县等不知多少人栽在了他的手中,不少人暗中给他起了个“官员屠夫”的称号,让江南附近的官吏听了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