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悟空两棒打死了清风明月,回头追上了师父和师弟,师徒四人趁夜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
这一夜马不停蹄,顺着大路一直奔,直走到天亮了才停下歇歇。
唐悔下马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心想着,我干嘛跟着他们这么赶?等会还要被镇元大仙抓回去,现在费什么力气?于是他瞪了孙悟空一眼:“这猴子!这猪头!你们害惨我了,就因为你们贪吃,弄得大家一夜无眠。”
行者白了他一眼:“抱怨什么?天亮了,咱们在旁边树林子里找个地方将就歇歇,养养精神再走,咱们至少走掉了不是。”
走掉了?想得可真美啊。唐悔在心中吐槽了一句,却没有说出口来,只是自己找了个地方睡了。
沙僧歇了担子打盹,八戒枕着石头睡觉,只有孙悟空精力旺盛,上蹿下跳不得安宁,唐悔看了他一眼,无奈摇摇头,闭上眼已进入了梦乡。
……
“吾乃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今日,我欲寻一女子做我的压寨夫人,免得那些个家伙都来看我笑话!你们这儿有公主没有?献来献来!”
火轮国原是一个安宁平静的国度,这天忽然间风云骤起,风雷两开,黑压压的云从城上压了下来,云层之后,一只猴子身披金盔金甲,头戴一顶凤翅紫金冠,脚踏一双藕丝步云履,好一个福寿齐天圣,风云美猴王。
“你不能抢走她啊,你不能抢走我的女儿啊!”
“爹爹!爹爹!”国王和公主哭成一团。
然而妖风一过,公主哪里还在,只剩下火轮国老国王一个人在那里捶胸顿足,宫中的人们哭喊不停,细细地听,却发现那老国王哭的是:“要迎娶就迎娶嘛,干嘛非要抢?这什么女婿嘛!”
“嘿嘿,美人儿,别哭了,做这一国的公主有什么好的?跟着我去了,花果山中你就是王后,我妖国中你就是母仪天下,说一不二的王母,嘿嘿,走!”孙悟空掳走了火轮国的公主,金鼎公主。
说来,那金鼎公主与“美人”二字实在是沾不上边,她虎背熊腰面容枯,声音不柔手脚大,真不知孙悟空为何独独掳走了她?他又不是没见过美女。
说起来,这金鼎公主还真是没有亏了名字之中这个“鼎”字,她的确是大名鼎鼎。这金鼎公主已是快到三十岁的“老闺女”了,可是她的“艳名”可是太振聋发聩了,导致她早过了当嫁的年纪,却还是居于家中云英未嫁,为了她嫁人的事情,老国王也是费尽了心思的,坑人骗人的法子全都用过了,还是不见结果。
一切都要从她十六岁那场比武招亲说起。
金鼎公主十六岁时,国王搞了个比武招亲,那一年参加者是最多的,因为大家只知道国王嫁公主,公主什么样,却没人见过。于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所有适龄青年全都加入了那场盛事之中,大家为了成为驸马,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开交。
本来那一次事情肯定能成,只要有人优胜,招为驸马就是了,谁知这金鼎公主看得来劲了,居然虎吼一声,自己跳上台去,来了个大杀四方!将所有男子全部打败了!
有人问:“你这婆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上来坏我们好事?”
结果那金鼎公主还大大咧咧说了这么一番话:“我就是火轮国金鼎公主,今日就是我在挑选夫婿,你们实在太弱了,我的夫婿一定是一个盖世英雄,他应该身披金甲,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你们连我都打不过,还想娶我?”
“……”当时,现场一片死寂,参赛者们听了这话,一个个什么都不想再说,连滚带爬地抢着就走。
有一个老实忠厚的还留下了一句场面话:“公主武功盖世,在下无比佩服,是我们太弱了,告辞。”直到后来,金鼎公主还认为他说的是实话。
那之后,老国王年年都为金鼎公主举办各种招亲活动,对联招亲,诗会招亲,灯谜招亲……可是每到这个时候,热闹的大街就将变得冷冷清清,就是没人敢参加了。
既然如此,孙悟空为什么掳走了如此丑女?还要她去做压寨夫人?
……
唐悔睁开双眼,从梦中醒来,抬头一看,太阳正在升起,天色已经透亮了,正是金乌升腾余晖起,日正天圆未当空的时刻,显然自己并没有睡多久。
抬头四处一看,八戒和沙僧正在睡呢,那猪八戒的呼噜声已经抽起来了,呼哗呼哗的,很有韵律感,沙僧也睡熟了,倒是没打呼噜,只是无意识地在磨牙。那孙悟空站在树梢上眺望,一副精神十足的样子,显然是没什么睡意。
唐悔招手说道:“悟空,你下来。”
“哦?师父你醒了?”孙悟空进入了行者模式,屁颠屁颠地就跳下来了:“师父,不多睡一会儿?已经走了一百多里了,估计他们是追不上了,嘿嘿。”
唐悔心想,追不上?你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人家也是神仙,真要追,哪有追不上的道理?只是人家怕是还没动身追过来罢了。于是他叹了口气,说道:“为师不是说的这个,为师打算问你一些别的事。”
“哦?什么事?师父请说。”孙悟空当即坐下,却仍然没个正形。
唐悔问道:“你在花果山的时候便称为大王,为师想问你,你有没有亲近过女色。”
“哟?师父竟然打算问这个?”孙悟空哈哈一笑:“老孙从小就当好汉,从来不近女色!嗯,不过我做妖怪的时候,洞里是有一些女人,都是洗衣服做饭,打扫山洞的。”
“嗯……”唐悔还想继续再问,却见一位身穿百纳袍,手持麈尾拂尘的行脚道士走了出来,见到唐悔唱了个喏:“长老,贫道有礼了。”
唐悔忙起身回礼:“阿弥陀佛,失礼了失礼了。”
那位行脚道人问道:“长老是从哪里来的?要往何处去?为何途中打坐?”
唐悔答道:“贫僧乃是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和尚,路过此间,权且一歇。”
那道人讶道:“长老东来,可曾在贫道的荒山经过?”
唐悔问道:“请问,不知道长宝山何处?”
道人冷冷一笑,道:“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的居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