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元朝君主赵忔邦歪斜着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吵成一团的大臣不由头痛不已。
赵忔邦算不上一位明主,性格有些怯懦,平时喜爱奇技淫巧,疏于政务,更不喜过问战事,这也造成了近年来元朝和北邙的对弈中一直处于战略防守的状态。
赵忔邦更喜欢在后宫玩鸟钓鱼,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一个个老头争的面红耳赤。
赵忔邦心烦意乱的吼了一句:“够了!”
赵忔邦很少发怒,大多数时候唯唯诺诺,这一下子还是有点效果,各位大臣停止了争吵,吹胡子瞪眼的退回了各自的位置,面上都毫不示弱!
赵忔邦没好气的让执礼太监递上一杯暖茶,润了润喉咙,“吵什么吵,吵的寡人难受极了!”
底下跪倒一大片,惺惺作态道,“臣等罪该万死。”
为数不多的站着的大臣中,走出一人,乃是兵部尚书,中枢九重臣之一,素有元朝兵神之称的杨鼎舒:“陛下,臣有一言!”
杨家是元朝中兴的功臣之家,和王家一起,是赵家先祖开疆拓土的左膀右臂,但杨家和王家确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和命运。
王家老祖当年没有激流勇进,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富家翁,换取王家后代的百年昌盛,而杨家曾经的家主却一直留在了赵家先祖身边,杨家也将家门定在了京都,虽然杨家屡有位高权重之辈,几乎一家扛起元朝军事半边天,但其实杨家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整个杨家不到百人。
杨鼎舒年少就加入军队,中年就志得意满,在北线数次痛击北邙骑军,杀敌无数,更在北线坐镇十年,压的北邙苦不堪言,得封军神,上一代君主病逝,召回杨鼎舒作为托孤之臣,现在杨鼎舒虽近六旬,仍然年富力强。
赵忔邦对杨鼎舒还是有所畏惧的,刚起来点的气势一下子弱了,“杨老你说。”
杨鼎舒环顾了一下周围,没有几人敢迎向他的目光,“臣想说的话很简单,发兵望中,平定西北。”说完,杨鼎舒站了回去,堂内一时鸦雀无声。
户部尚书,同样九枢之一,于鸣顶着巨大压力站了出来,他故意不去看杨鼎舒,“陛下,臣不反对出兵,但出兵多少,从何处抽调是一个问题,况且粮草和军备也是一个问题,臣建议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杨鼎舒闭目养神,仿佛说完那一句话,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于鸣的头顶还是冒出细密的汗珠,在这初冬时节能冒出汗来,可见于鸣是真的压力空前。这也怪不得他,这些年元朝战略防守,军队支出大为缩减,已经引得杨鼎舒这尊大神十分不满,现在自己公然站出来反对,板上钉钉的要进一步得罪他了,这可不是好事啊,于鸣替自己感到悲哀,这个户部尚书真是难当啊,谁都要到自己兜里掏钱,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赵忔邦求助似的看向内辅大臣胡适,这位老大人是九枢里的老好人,和赵忔邦也最为亲密,从小看着他长大,每次有难题都是这位老大人帮助赵忔邦拿主意。
胡适了然,又该自己出来收拾残局了,“陛下,这件事确实不能太急,但也不能不急,西北的百姓还在等着朝廷去解救,我建议先以小股精锐驰援望中城,寒冬将临,挡住北邙这一波攻势,明年春季再组织反攻,到时候物资和战略部署的调整也差不多能完成了,两位大人觉得如何?”
于鸣明白不出兵是不可能的,胡适的方案已经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他的压力,估计也是杨鼎舒的底线了,赶紧借驴下坡,答应了下来。
杨鼎舒只是杵着,连眼睛都没睁开,胡适知道这位的脾气,就当他默认了。
赵忔邦最是开心,不吵架就好,“那就请内辅阁与兵部和户部尽快商量出一个章程,早日平复西北。”
“陛下英明!”朝堂响起一片恭维,赵忔邦心满意足的宣布退朝,去后宫玩耍了。
胡适故意等了等,大部分大臣都退走后,才走到杨鼎舒身边,“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杨鼎舒这才睁开眼睛,瞄了一眼胡适,胡适其实比杨鼎舒资格还要老,是朝堂中唯一一位三朝元老,已经七十多岁,只是这位老大人可不是单纯的读书人,他也是有宗师境的修为的,再加上平日里保养的也不错,所以不显得多么老态龙钟。
胡适跟杨鼎舒的父亲也共过事,小时候自己是叫过他叔父的,杨鼎舒也不能不给他面子,“不能从北线抽调,京都的常备军也太远,可选择的不多。”杨鼎舒不是真的没有聆听,闭目只是他的习惯,一种保持专注和修习的手段。
胡适嘴角微微扬起,“你可别怪于鸣,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九枢里,他的位置最难做。”
朝廷九位中枢大臣,由六部尚书和内辅阁三位内辅大臣组成。其中被前朝帝皇任命为托孤之臣的有三位,兵部尚书杨鼎舒,内辅第一大臣胡适和吏部尚书欧阳明宇,这三位也是当朝庭柱一般的人物。杨鼎舒孤傲,胡适宽仁,欧阳明宇阴柔,这三位的铁三角,也是元朝在一位不甚英明的帝皇带领下,还能保持住国力的重要支撑。
杨鼎舒当先跨步往朝堂外走去,“出兵的事找左侍郎商议吧,我懒得和户部的人啰嗦。”杨鼎舒并不擅长朝堂之事,他更像一个纯粹的统帅,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具体的事都是由兵部两位侍郎操手。
胡适无奈,果然还是老样子。不过该做的还是要做,北邙人近年来屡有动作,虎视眈眈,帝国内部也有隐忧,总让人觉得不太平。何时才能重现朗朗乾坤,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日子啊。胡适仰望着天空,想起上任君王病逝前的托付,不由加快了脚步,带着满腹心思前往内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