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九成山村(1 / 1)BIG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六上了一整天MBA的课程,陈涛的脑子嗡嗡作乱,于是约了吴新颖周末去九成山村游玩放松一下。阳春三月,嫩绿芬芳交相辉映,趁此周末的好时光,三五者出游甚多,劳碌一周的人们自驾外出欣赏周边的郊县风光。颠簸了两小时路程,二人来到郊县山区小村---九成山村,一个普通的闲散村落,村里的主干大路四米宽,打几个弯穿过小村,两旁红砖瓦房零散矗立;蜿蜒的胡同依山而上,像是主干路的支脉,零星的石头房子点缀其间。

顺着老乡指引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村委会的办公场所。老式的八字门墙,脱落的白色墙皮上留着不完整的红色标语;敞开的大铁门黑色发亮,两边竖着村委会的木制牌子;破旧的青砖、红砖,铺成的小路通到房屋、厕所,院里有些杂乱,黑黑的塑料布盖着杂七杂八的东西,北屋门口有一辆大金鹿自行车,看上去年龄不小。

“喂,干嘛的?”一位带着八角帽的瘦高男子,披着藏青色大衣,抽着烟,现在正屋门口。

“大叔,您好,我们是财经大学的学生,来咱们村做个社会调研。想找咱们村的支部书记,您方便给叫一下吗?”陈涛拿着文件夹签字笔,像模像样的回答道。

那男子打量了眼前的两个人,看见有个小姑娘,便在墙上蹭灭了烟火,说道:“大学生啊,进来吧!”

二人跟着那瘦高男子进了另一间屋子,这个屋里没有烟味,屋里窗户下摆着两个长条桌,像是学生上学用的课桌,桌子上放着几个本子,桌子北边是个铁皮炉子,竖起来的烟囱绕过桌子从窗户最上边的玻璃框穿出去;靠着炉子摆放着一个方桌,上面一把竹子外套的暖壶,西面挨着墙是一人高的旧式木头橱子,里面放着茶碗;北边有两排不知哪里淘换来的联邦椅,东边靠墙有三把椅子。

陈涛心里叹道:“这人还很细心,看见有女士找个没有烟味的屋子。只是不理解,这北京怎么也有这么落后的地方啊!”

那男子从橱子里拿了三个茶杯,陈涛赶紧接过来,倒了三杯白开水,端一杯给那男子。

“大叔,您就是朱书记吧!”陈涛在来的路上已经打听了些情况。

“唉,干了十几年,还是这么穷,对不起老乡啊。”朱书记叹口气说道,“我们村,土地少,就一个破山,种点果树吧,可是水源难解决,就是有了水,货车也进不了山啊。这不村里就剩这老头老太,想干也干不动了,年轻人带着孩子都进城了。”

陈涛在本子上记着朱书记说的话,问道:“朱书记,咱们村总共有多少人啊?那些出去年轻人有没有愿意回来投资建设的?”

朱书记说道:“全村七百多人,现在常驻的也就是二百人吧。年轻人在外面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挣点钱,回来干嘛,前几年发动大家修一条路,结果一算就得二百多万,最后也没有修成。有的人说,这破山沟早就呆够了,修路干嘛。”

“那有没有外来人,愿意来咱们村投资啊?”

“没有资源,谁来啊?要是你,你来吗?”

陈涛呵呵一乐,说道:“哈哈,我要是有钱就来投资。后山都是咱们村的吗?”

朱书记让了让二人喝水,陈涛喝了一口,吴新颖没有喝继续装作记笔记的样子。

“后山就是九成山,我们村因山得名,都是我们村的。怎么样,小伙子,跟着大叔去看看山?”朱书记主动邀请道。

陈涛看了一眼吴新颖,那意思是:“来都来了,就看看呗,权当旅游了,咱还有正事呢,就是我跟你念叨的那个事。”

吴新颖一撇嘴心道:“这地方,行吗?”

陈涛用力点头,“相信我!”

“那麻烦你了,朱书记,我们就跟这您,看看咱们村的自然风光,回学校也好交差。”陈涛笑着说道。

“我们村整体东西走向,被九成山环抱着,一共有三条小路可以上去,村两头,还有就是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这里的酸枣仁可是上好的药材,可惜产量低,还有板栗,别看个头小,又甜又香。”

二人听着朱书记的介绍,慢慢走着山路,行至半山腰,回首查看地形,脚下的村子恰好在山窝里,九成山环抱着它,可以避免严冬的袭扰,只是自然资源匮乏,发展潜力小。

“朱书记,下面那条大路,可以直接修到山上吗?”

“可以,需要两百万,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事。”

“两百万,只是修个出山的小路吧,大货车还是进不来啊!”

“是啊,三米五的生产路,打算把村里的东西方便拉出去,可是人越来越少,意义不大了啊。交通不方便,风景不美丽,也就没有人愿意出这钱了。”

陈涛心里规划,水泥路直接修到大路,避免进村惹麻烦,可以并排两车道即可,四米的路面六米的路基,大概需要三百万,动用关系把这条路修好是最好的选择;租赁山头三十年还得三百万;按照九成山的规模,可以做到一万个宠物后花园,三十年产权,租金每个五万,算下来是五亿;还是小买卖啊,太累心;九成山藏风藏水,是个好地方啊,做成公墓的话…

“朱书记,我看咱们这里风水不错啊,有没有大师看过?”

“小伙子,眼力不错,好几个大师都看过,看地形,藏龙卧虎,可是缺水,龙不能吟虎不能啸,不是上等风水,可惜了。”

陈涛看着山枣板栗树,枝叶虽然不像平原那般茂密,但也算绿意盎然,只是这水脉在哪里呢?

“朱书记,有没有请人找过水脉,说不定,打出一眼山泉呢!”

“打井队勘探队都看过,成本太高了,只打了一眼够我们生活用的,庄家地就靠天吃饭了。”

陈涛心道:“这个书记很负责任啊,能走的路都趟了一遍,才灰心丧气的。”

“咱们村的山头一年能产值多少钱啊?”

“没几个钱了,以前人多,糊弄着有个七八万,现在没有人了,就我们这些老家伙凑活着收个一两万吧!”

回到村委会,陈涛给朱书记留了电话号码,说回去多帮村里宣传,争取早日有投资的人,帮助村里致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