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绝情的祖大寿(1 / 1)大明第一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州境内,一个个身穿盔甲手持令旗的哨骑来往不断,前方情报频频传来。

在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明军夜不收遭到大量清军探马的围攻,前锋大军也频繁遇到清军骑兵的拦截骚扰,吴三桂请命率关宁铁骑前去迎战。

洪承畴有意拉拢吴三桂,力荐他为前锋大将,朱慈烺也想看看吴三桂到底有多少斤两,就同意了他的请战。

其他人皆无意见,觉得理所当然,吴三桂今年刚当上宁远总兵,又是几大总兵中最年轻的,这种累活当然让他这个新人去做,这是各行各业的潜在规矩.......

关宁铁骑是孙承宗所建,由袁崇焕整编成型,袁崇焕被杀后,关宁铁骑一直由祖大寿掌管,不过那时候还不叫关宁铁骑。

崇祯八年中原流寇严重时,祖大寿的家仆祖宽率部入关剿寇,祖家军的善战之名即在关内传开,到了崇祯九年时,有人开始以“关宁铁骑”称呼祖大寿所领的以家丁为主力的祖家军。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常年跟随他舅舅祖大寿,深得祖大寿的喜爱,也掌握了不少关宁铁骑。

吴三桂出兵后,很快传来战报,在乳峰山击溃大量清骑,斩首二百余级。

首战告捷,众人振奋,洪承畴建议将吴三桂列为首功,以此激励各将。

朱慈烺险些翻白眼,斩首二百人都能列为首功,这洪承畴的格局也太小了吧,他没有回复。

正在这时,天武军的夜不收传来消息,皇太极亲领八旗大军十余万人,正在猛攻锦州城,清军阵中还有大量红夷大炮,目测不下百门。

不多时,又有前线情报传来,锦州城内的蒙古将领吴巴什、诺木齐等人密谋充当内应,被祖大寿发现,及时派兵剿灭了。

众人听后虚惊一场,感觉锦州的情况很不妙,万一锦州城破了,辽东局势将对明军将会大大的不利。

朱慈烺立刻下令大军继续前进,先消灭乳峰一带的清军,继而渡过小凌河,解锦州之围。

锦州城在小凌河北面,是大明在辽东的桥头堡,十几年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次亲领大军围城,皆是没打下来。

大军想要到锦州城与祖大寿会合,必须渡过小凌河,而在小凌河之南,还有乳峰山要塞,那里居高临下,中峰如盖,东西十二麓,悬崖有窦,方深丈许,寒溜如乳,是扼守锦州的要地,不久前被清军攻下。

前锋大将吴三桂收到进攻乳峰山的命令后,一时间头大不已,不过他不敢阵前抗命,只得硬着头皮下令两万宁远兵发起进攻。

在乳峰山一带的是济尔哈朗亲领的镶蓝旗,吴三桂打得很吃力,他的嫡系战兵都是勉力抵抗,清军的勇猛如当头棒喝一般将吴三桂打醒了,一度心生撤退之意。

正当他琢磨着跑路后如何向皇太子和洪承畴交代时,宁远兵的压力忽然一下子消失了,济尔哈朗竟然先跑了?

清军的突然大举撤退,让吴三桂很是郁闷,不过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一仗算是有惊无险,报上去的话算是胜仗。

眼见鞑子的情形不明,吴三桂显得很谨慎,不敢提兵追击,仅仅派出了一千人马装模作样的追击,一旦发现不妙犹可从容撤离。

这一仗虽然赢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吴三桂还是遣人飞马回报皇太子,乳峰山一战大胜,济尔哈朗惨败溃逃。

想来这次胜利一定会极大的鼓舞明军的士气,洪督臣也定然会极为满意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也总算没有辜负了他对自己的提携。

洪承畴得知此事后激动莫名,同时也怀着深深的疑虑,清军奸狡诡诈,千万别是奴酋的阴谋。

其他几个总兵听闻后,大腿都拍肿了,暗叹吴三桂这小子踩了狗屎运,第一仗就立此大功。

朱慈烺眉头紧锁,他不是那种承认别人优秀很难的人,他是不解,皇太极明知大军到来,乳峰山的战略位置极重,为何只有派这点清军守呢?

佯装败退,让明军追击再反击?那他失算了,吴三桂这个人狗的很,不会轻易冒进的。

让明军携胜利之威渡河,来个半道而截?亦或者玩一个空城计,让明军疑心重的主将不敢冒进,给他们赢取攻打锦州的时间?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去迷惑敌人,调动得敌人晕头转向,让敌人摸不着北,然后用真正的主力偷偷摸摸把事情给办了。

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时间和地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慈烺没有先知上的优势,在无法得知对方的战略意图时,只能选择稳打稳扎。

不过历史告诉他,祖大寿能力很强,锦州城被围困两年硬是没丢,还是松锦大战明军彻底战败后,他才无奈投降的。

锦州城外,密密麻麻的清军开始后退,在城外深挖战壕,将锦州城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数圈。

悬挂明黄龙旗的清军大营中,不时有人前往锦州城下,对祖大寿开战劝降工作,然而锦州城上毫无动静,守城的士兵该忙什么忙什么。

御营中的皇太极脸色阴沉,这祖大寿也太不地道了,这都劝降几年了,怎么硬是不露面呢?

崇祯四年时,祖大寿奉命在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修了十多天时,连墙垛都还没修完,皇太极就领着大军把他包围了。

祖大寿紧闭城门,试探性的突围了几次都没成功,城中又断粮了,一时间人心惶惶的,祖大寿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扛了十天,援兵没来,皇太极派人来劝降了,祖大寿弹尽粮绝决定投降,不过他要求皇太极对天发誓,不杀城中将吏兵民,为了表示诚信,他还杀了宁死不降的部将何可纲。

皇太极大喜,痛快的答应了他,还率领众多贝勒王爷、王公大臣一齐隆重的迎接祖大寿,双方登坛盟誓祭天,差点拜了把子。

完事后皇太极甚至亲切的拉着祖大寿进了御营,为祖大寿设宴庆贺,还赏赐自己用的白马、雕鞍、金玲珑皮腰带、貂皮袍子等一套装备给祖大寿。

在欢乐的氛围中,祖大寿拍着胸脯说,等我回到锦州城,就当内应放你们进来,一起杀向山海关!

皇太极很开心,显得很信任他,就放他回去了,建奴上下全都在等祖大寿的好消息。

谁也没想到,祖大寿回去后不但没有打开锦州城门,还加固了城防,始终坚守在锦州城中。

整个满清上下全都一脸懵逼了,尤其是皇太极,他根本不相信祖大寿会是这样的人,于是三番五次派密使前去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咱两的约定,速速动手夺下锦州城。

祖大寿只说好好好,抽时间一定会的,说这话的同时,他还多次出城与清军激战,偷袭、打埋伏、敲闷棍无所不用其极。

得知自己被涮了,皇太极气急,几次下令猛攻锦州,不过在丢了几千具八旗军尸体后,也没能撬走锦州城一块砖头,他气的派人把祖大寿的族人全部抓来软禁了起来。

不得不说,皇太极的脾气很好,他不仅不杀了祖大寿的族人,还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待遇,其中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还被提拔为八旗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相当于旗主,祖大寿的其他子侄也皆被封赏任职。

皇太极一直为收复祖大寿而努力,对他的子侄们一直以礼相待,并且频繁给祖大寿写信,让他别闹,快快履行承诺。

从崇祯四年一直劝降到现在的崇祯十二年,皇太极可谓是口苦婆心、死皮赖脸,奈何祖大寿很高冷,始终没有露面,鸟都不鸟他,丝毫不念旧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