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故旧新见帮筹谋(1 / 1)七杨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熙听到此处,心中已然明了:枯木师门被屠,跟狐眼族脱不了干系。只是,没想到,铭安楼来了两个狐眼族的人,却并不是一伙儿的。这巧云居然还是狐眼族的公主。只是,她既然身份如此高贵,来这铭安楼当厨师,究竟有何图谋?看刚才的情形,似乎这阿古达是二王子的人,给枯木下毒的人便是他。还有,当初闲影也是因为这二王子的人给了假药,才中毒不治的。这个二王子,究竟想干什么?

这一夜,林熙摸着闲影留下的金刚匕首,久久不能入睡。

“熙儿,好久没见你来看义父了。”

“熙儿给义父请安,义父安好。”

文逸风一摆手,佯装生气:“你也不用做出这乖巧模样,谁不知道你现在有了你夏师父,又有了陈师伯,眼里哪里还有我这半点武功都不会的义父?”

林熙见状,扯着文逸风的袖子,撒娇道:“义父,熙儿知道你最疼熙儿了,这段时间熙儿确实是练功去了嘛。”

文逸风摇头:“多大的人了,当着客人的面,也不害臊。”

“客人?在哪里?”

一直被当做“隐形人”的客人就站在门边,抬眼看天看地看窗户看字画,就是不看林熙。林熙也只好干笑着退至一旁。

这客人这才上前,向文逸风施礼:“师父身体可好?许久不见,陵儿着实挂念。”

文逸风略略受了一礼,平静道:“老夫身体还好,陵儿不必挂怀。”

被晾在一边的林熙极度不爽,明明是我的义父,怎么成了你的师父?义父在铭城这么多年,从来没收过半个正式的弟子,你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知女莫若父。文逸风转头,严肃地对林熙吩咐道:“熙儿,你看,义父这里有客人。你还是先出去忙你的吧。”

林熙一撇嘴:“是。”

出了房门,林熙自然不会这么老实就退下,文逸风似是知道他的心思,等林熙一出门,立马就把客人请进了密室。林熙什么也听不到,只得讪讪走人,但心中对这个“客人”身份着实存疑:是什么人,能让一向与她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义父把她赶出了房间?

“吾皇在上,请受草民一拜。”

“师傅快起来。这儿是民间,不是朝堂,不必行此大礼。”

文逸风不听,还是对着眼前的客人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才起来,站在了下首。

“师傅,这些年,别来无恙?”

“草民一切都好,看圣上圣体康健,草民心里也着实安慰。”

“一别经年,师傅成了这江南画届领袖,朕当年的想法却并未完全实现,想来也真是惭愧。”

“上有太后,下有权臣,外有蛮族,圣上当年的清平大治的理想很不容易实现。”

苏陵微微一笑,坐了下来:“师傅还跟当年一样,直言不讳。”

“经年陋习,实难更改。不过,”

“什么?”

“先帝晚年,为了对付周边蛮族,开战甚多。虽蛮夷一时臣服,但四野百姓十室九空,民力损害太大,国库空虚。圣上又是年幼尚未,权臣当道,太后横行,能内交权臣,外抚蛮夷,安心与民休息,减税让利,修复农耕,圣上这些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苏陵一声叹息:“师傅这些话,定是肺腑之言,也句句出自朕的心坎。只是,朕虽勉力维持,想让百姓休养生息,可也错过了绊倒权臣的最佳时机。如今这局面,只怕是山雨欲来,阻挡不住,已经不是朕愿意委屈就可以善了的了。”

文逸风一惊:“局势竟如此严重?草民蛰居山野,倒是未能一窥究竟。”

苏陵点点头:“姚长风本是肱骨良臣,朕幼年继位,尚有太后与之抗衡,是以他多半时候他还是愿意支持朕的。只是如今朕既成年,虽朕仍事事以他为尊,他仍不免有危机感,倒不像从前那般愿意支持朕了。”

文逸风沉思半晌:“那此次圣驾来此,可是为了召集旧臣、图谋良策?”

苏陵摇头:“朕若有此念,也当是十年前,他羽翼未满之时。如今他已做大,朕若召集先帝旧臣,让他们打出个‘清君侧’的名号来,助朕除了他,那必然是又一次‘七王之乱’。一旦开战,必然是血流成河,尸骨遍野,遭罪的还是老百姓。那就辜负了朕这十几年静心养民的初衷了。”

文逸风大为动容:“圣上如此仁德,乃是百姓之福。草民替百姓们叩谢皇上。”

文逸风跪了下去,苏陵赶紧扶起:“师傅莫要多礼。朕此次来这江南之地,虽不是刻意召集旧臣,却也的确是来找帮手的。”

“找帮手?圣上想找什么人、做什么?”

苏陵沉重叹气:“不瞒师父,江南富庶,朕是来找钱的。”

文逸风一惊:“草民听闻北地大旱,需要不少钱粮。但又听闻朝廷已经妥善应对,银两粮食不日即可只发北地。听圣上这么一说,这传闻竟是假的?难道国库空虚,已然至此?”

苏陵点头:“北地大旱属实,朝廷发了明文,说粮食银两不日即可直发北地也是真的。只是,朕遍寻国库,却只筹集到了第一批银两粮食,第二批是无论如何凑不出来了。如今正是春耕时期,农地用钱之时,朕也不能再征一道赋税,做这伤本之事。”

文逸风点头:“圣上所虑极是。此时加税,无异于官逼民反。”他略一思忖,转头跪下:“若圣上信得过,草民愿担负着北地第二批粮食银两筹集之事。”

苏陵沉吟半晌,问道:“师傅的意思是,要卖了这翠峰学堂?”

文逸风答道:“不瞒圣上,翠峰学堂虽然名声在外,也略有进账,但七八年前,为了不惹起同行嫉妒之心,是以我儿林熙决定每年只收一百名弟子。便是普通茶客、观者,亦多加限制,所以进账不多。”

苏陵含笑点头,又问:“那师傅是预备怎么办?”

文逸风答道:“具体如何筹钱,还得跟林熙商量。圣上知道,草民愚钝,并不擅长经营,便是这翠峰学堂,也是熙儿暗中打理,草民从不过问。这些年,熙儿为了照顾草民晚年,除了这翠峰学堂之外,还另有生意。虽然不知其具体情形如何,但熙儿一向精明,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定然是有得赚的。”

苏陵大笑:“师傅,你这义女,可是方才那位?我瞧她倒是一副娇弱模样,不想竟如此能干,能得师傅如此青眼。还有,师傅,你这义女,就是林熙,是从哪里捡来的?”

文逸风微微一笑:“圣上莫要见怪。熙儿一向散漫惯了,没什么礼数,都是草民惯坏的。说起她的来历,草民其实也不甚清楚。当年她才不过十二三岁,一个人流落在北地荒原。草民恰好路过,与她言谈投机,就顺道把她捎了回来,收做义女。”

“哦,这么说,这林熙不是江南人士?”

“她原本该是江南人士。因为家道变故,亲人死的死,散的散,自己流落于荒原。”

“原来如此。竟是个苦命的姑娘,好在有师傅这些年的照顾,也算是老天爷对她的补偿了。”

文逸风苦笑:“草民待林熙,确实视若己出,掌上明珠四个字是担得起的。不过,若说照顾,这些年,倒是她照顾草民多些。”

苏陵收起笑容:“师傅,这林熙与你自然是父女情深,朕相信你若开口,她定会设法筹集。只是,这钱财究竟来源何处,朕还是得心里有数。不然,哪天朝臣问起,朕不好答话。”

文逸风略一沉吟:“不如这样。就委屈皇上,说是草民早年收的弟子,家中经商,生意都在北地,受大旱影响,急需一笔钱财周转,如此这般,说与林熙听,着林熙尽力筹措便是,如何?”

苏陵点头称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