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喾首领啊,你帮助颛顼帝治理过天下,对天下的管理比较熟悉,而且你在高辛这个地方也管理得很好,大家都比较佩服你。”玄冥见大家的疑惑解决了,又对喾说:“至于你说的人为年轻,不成问题,颛顼帝继位的时候还不足二十岁哩。而身份不正的事,更不是问题,你是黄帝嫡系长孙,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现在有了颛顼大帝的旨意,而且天下归心,你还犹豫吗?希望您不要辜负了颛顼帝的一番心意。”
喾想起了离开朝歌的时候,颛顼帝说的话,再也没有说什么。从此,天下进入了帝喾的时代。帝喾是年三十岁,成为了天下的共主。
他以前的名字叫俊,所以后人也有称他为“帝俊”的。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大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中华根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被殷商族人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帝喾(含其祖玄嚣)系和颛顼(含其父昌意)系成为黄帝家族著名的两大系属,中国当代汉族姓氏多数来自这两大系属。
喾继任大帝之位后,定都高辛,韩雨与一部分大臣留在帝丘辅佐颛顼的后人,朝中另外一些愿意创业的部分大臣在咸丘黑的带领下南移任职。
咸丘黑是巫姓和咸姓的祖先,世袭巫师之职,商代贤臣巫咸,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巫师,就是他的后人。
咸丘黑因为推举有功,而且很有行政才能,加上那时巫师的地位本来就很高,因此成为了帝喾最重要的大臣。
“大帝想过迁都没有?”有一天,咸丘黑问帝喾。
“我们已经得到了各部落的认可,目前天下归心,为什么还要迁都?”帝喾问道。
“高辛之地原本经常遭受水灾,后来地势变高,又不利于作物生长。”咸丘黑道,“所以我认为这个地方比较贫穷,是不适合做都城的。”
“你说的有道理。”帝喾道,“你通知几个辅佐大臣们过来商量一下吧。”
咸丘黑领旨后,把朝中重要的大臣都请了过来。他们都认可迁都的建议,只是苦于难得找到比较理想的地方。
“天道育人。我们可以问计于天。”咸丘黑试探着道,“您不如登祭坛试一试,看天道的意见。”
“好的。”帝喾对咸丘黑的建议一直都比较欣赏,“你为我准备一下。”
第三天,帝喾沐浴更衣、洗手焚香后,登上祭台,参拜上天。
不一会儿,跪在祭台上的帝喾神魂出窍,进入梦境。
“就这个地方了。”帝喾从梦中醒来,呐呐地说了声。
“天道有何指示?”咸丘黑把帝喾扶下来后问道。
“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地方,有山有水,丘陵地区多,平原地区少,不但不怕水淹,而且还易守难攻。”帝喾道,“只是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
“这个不难,只要您把梦中的情景跟我们说清楚,我们再命令几批人员到全国各地去寻找,一定能把这个地方找出来。”咸丘黑道。
不久后,这些大臣把几个相似地方的基本情况向帝喾作了汇报。
帝喾把这几个地方同大臣们作了认真的比较和研究后,认为亳这个地方最合适,于是在朝会上宣布了迁都亳地的决定。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大臣不能理解。
帝喾一锤定音:“我们如果迁都于亳这个地方,有几个好处。第一,从民生上讲,这里的土地,山区占去一部分,丘陵占去一部分,剩下的平原地区不多,便于人民免于洪水之患。一旦洪水暴发,人民可以转移到山上去。”在当时的条件下,洪水是治国的最大敌人,所以,所有的当政者都把防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能够防水,是最好不过的了。不知还有没有其他的优势?”持疑惑态度的人问道。
“第二,从军事上讲,这个地方由于地理环境较好,易守难攻,有利于都城的平安。”帝喾接下来道。
“是啊,亳地处于中原中心,在战略地位上是比较适合作为都城的。”几个参与了亳地考察的大臣附和道。
“第三,从政治上讲,这个地方离九夷、九黎两大部落都比较近,便于对他们的管理。”帝喾还说了一个解决大臣们都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还有利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这么多年来,共工氏余部对中央的的反抗从未停息过,他们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一直从黄河中上游发展到了长江中上游。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战场。可以有效地防止共工氏对中央的反抗,还可以制约他们对其它小部落的欺负。”
“大帝圣明。”大臣们都非常佩服帝喾的分析,于是“都于亳”。
事实证明,帝喾的这一决断是明智之举。自从迁都于亳之后,天下归心,在他当政的几十年里,很少发生战争,人们过了很长的太平日子。这段日子可以说是我国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舜治时代。
当然,这离不开帝喾的文治武攻和仁德实治,在这之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华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历史上对帝喾的评价很高。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说“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