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别慌,问题不大(1 / 1)炒馒头的回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纲闻言,疑惑的看着杨飞燕,虽然杨飞燕认识他,但是他可并不认识杨飞燕,原本以为杨飞燕是赵桓新招进宫的一名女子,却是没想到她居然关心起军国大事来了。

李纲没有搭理杨飞燕,而是转头看向赵桓。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别慌,事不大,你先下去吧。”

“可是陛下,李宝纪真的已经死了!”杨飞燕担心自己的刺杀出了问题,有些激动的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信你,看来李乾顺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皇帝,这离间之计并没有成功。”

杨飞燕听到赵桓这般说,心里这才舒服了些,说道:“陛下可还需要末将做些什么?”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休假,朕有安排,自然会通知你!”

杨飞燕退了出去。

李纲有些疑惑杨飞燕的身份,不过这个时候却是知趣的装作不关心的样子,说道:“陛下,吴玠已经出兵迎战,不过西夏军队有二十万之众,我军只有区区六万人,臣担心关中失守,到时候我朝西大门大开,金军可以由此长驱直入,形势危矣!”

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会来什么,毕竟现在这种情况,金国的大军就已经让宋朝疲于应付了,而现在再加上西夏,宋朝的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西夏!”赵桓最里面念叨着西夏的名字,恨得牙痒痒,这西夏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狼崽子,宋朝年年给岁币,对方都不知道感激,现在却是在宋朝危难的时候狠狠的插了宋朝一刀子。

“金军现在是什么动向?”赵桓询问道。

“据探子来报,金军抽出十万大军,由完颜昌带领,奔赴汉中,意欲和西夏一起,围歼我六万镇西大军!”李纲说道。

三十万金夏联军对六万宋军,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场可以打赢的战争。

赵桓忍不住嘬牙花子。

兵法讲究三倍于敌可攻城,现在联军已经五倍于敌了,吴玠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赵桓揉着自己的脑袋,关中之地不可失,那里是宋朝的西大门,失去以后则大宋危矣。

“传令,刘琦率六万镇南大军驰援关中,据守泾原路,务必确保关中之地不失!”赵桓对李纲说道。

李纲忧虑到:“就算是填上刘琦这六万大军,依旧是三十万对十二万,兵力悬殊太大,只怕也很难守住!”

“守不住也得守,关中若是失守,则西大门打开,东边即使是防御的再周密,又有何用?”赵桓严肃的说道。

李纲自然也是明白赵桓说的话的道理,可是这一次,情况真的是太危险了。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允许地方招募厢军,以此来缓解目前兵力不足的情况。”李纲提议道。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不可,兵在精而不在多,就算是再多的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反倒是不如一支精兵战斗力强大。”赵桓可是直到,这恐惧是会传染的,战场上如果有一个士兵想要逃跑的话,肯定会带着旁边的士兵逃跑,产生连锁效用。

而同样的,一个士兵悍不畏死,也会带着身边的人这样,这就是士气。

“可是陛下,现在我军兵力严重不足,如果兵力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情况危险!”李纲忧心忡忡的说道。

“那就招募禁军。”赵桓可是知道,地方军队如果多了,很有可能出现尾大不掉的那种情况,这可不是赵桓想要看到的。

“可是现在国库压力很大,招募禁军,又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朱胜非已经和我哭诉了好多回。”李纲向赵桓诉苦道。

“别慌,问题不大,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只管去招募士兵。”赵桓说道。

等到李纲走后,赵桓揉着自己的脑袋,有些苦闷,别人穿越,那个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要不就是带着一个系统,可以为所欲为,哪像是他这般,虽然是一个皇帝,居然穷的四处筹钱,他住的那个宫殿,早就想重新修饰一番了,可是居然没钱。

看来又要找自己的钱袋子要钱了。

赵桓看着手中的竹片,蔡京、童贯、朱勔都已经伏法,手中还有三张竹片,王黼、梁师成、李彦。

王黼和梁师承是两块硬骨头,王黼和蔡京一样,都是宰相,而梁师承虽然官拜太尉,却是有个隐相的称呼,这两人在朝中的势力极大,而且还是邻居,如此内忧外患的时候,处理他们,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那就只有李彦了!

赵桓握着手中李彦的竹片,微微一笑,看来真的是天要绝李彦。

李彦和高俅一样,都是宦官出身,在自己的便宜老爹当政时期是大内总管。

“张鑫!”赵桓对着外面喊道。

御林军统领张鑫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桓吩咐道:“命人将收集到的李彦的罪状呈上来。”

张鑫知道,这是赵桓准备对李彦动手了,他这个位置,所知道的机密很多,不敢多问,赶忙退了下去,不一会就将一沓厚厚的状纸给赵桓拿了归来。

状纸的首页是太学生陈东的总结。

李彦的上一任杨戬活着在位的时候主张“括”土地,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据为己有。

而在杨戬死后,李彦继任,比杨戬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他之前收括的土地全部并入了西城所,三万四千多顷的土地从此间接的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李彦的做法让西城区的百姓们从此流离失所,破产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早上的时候还是富豪的人家,可是到了晚上就成了街上乞讨的乞丐,更因为这些土地李彦狠决毒辣的杀了上千个无辜的百姓,惹得西北百姓怨声载道。

李彦罪大恶极,论罪当诛,除之乃顺应民心之举。

赵桓在李彦的竹片上花了一个红圈,喃喃道:“正好现在西北局势危险,就那你来平息民愤,重新树立朝廷的威望吧。”

“来人,传吏部尚书赵成、刑部尚书赵鼎、大理寺丞王澍进宫!”赵桓命令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