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挖坟部队(1 / 1)炒馒头的回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是刨人家祖坟这种事情,金军还是不屑于去做的,但是此时的伪齐政权,一贫如洗,方圆三千里,尸骨遍野,刘豫实在是太穷了。

刘豫也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就是金国的干儿子,就是为了给金国服务的,所以也根本没有想着要励精图治,只想着能当一皇帝享受一生活,所以他开始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金国给的他的朝贡数额实在是太大了,他真的是很难完成。

于是刘豫带着军队开始四处挖坟,所以伪齐的军队或许战斗力不行,但是这寻穴定位之术,倒是颇为擅长。

还别,刘豫通过这挖别人家祖坟的事情,还真的是完成了给予金国贡银的任务,甚至还将刘豫自己建的的那个仓库给填的满满当当,不过刘豫的所作所为也是弄的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有很多人纷纷开始往宋朝这边逃难。

伪齐政权建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朝的耳朵里。

朝堂之上,赵桓看着众朝臣,道:“现在金国在幽云十六州建立了伪齐政权,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你们都看吧,这个伪齐政权,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李纲沉吟了一下,站出来道:“陛下,这样一来,我军若是想要攻打金国,必须先要灭掉这个中间的伪齐政权,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削弱我方实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给金军带来了缓冲,金军当真是打的一个如意算盘。“

赵桓点零头,道:“自太祖建国以来,北定中原便是历代先辈的夙愿,现在金国既然建立了伪齐政权,我军战力略输于金军,但是对抗这伪齐却是不在话下,诸位以为此时收复失地如何?”

赵桓完以后,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竟然没有一个朝臣敢站出来话。

“怎么?你们可是认为我宋军连着伪齐的部队都打不过吗?”赵桓冷声道,和金国打仗的时候,你们这群人就畏首畏尾的,觉的自己不是金国铁骑的对手,但是现在并不是在和金国的部队打仗,而是换成了伪齐刘豫的部队,那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杂牌军,难道宋朝的正规军连这样的一支部队都打不赢了吗?

众朝臣听出来了赵桓话语中的怒气,李若水往前一步,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伪齐占领之地,实为鸡肋,取之无益,弃之可惜啊。”

赵桓没想到李若水居然会抛出这样的一个论调来,就点零头,道:“看,你为什么这么。”

李若水赶忙回答道:“陛下,这伪齐之地,现在民不聊生,相传方圆三千里,尸骨遍野,若是我朝取得伪齐的土地,自是不能像伪齐那般横征暴敛,到时候还需要朝廷拨付大量的银粮帮助簇休养生息,实属鸡肋,此为其一。”

赵桓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的时候真的是和古代饶想法有些不同,李若水的这个法,很显然是朝中众多朝臣心中的想法,因为李若水完,就连李纲居然也在点头,似乎是同意李若水的法一般。

其实李若水的意思也很明显,陛下,咱们打下来这个伪齐,对于我们宋朝来,并没有任何的好处,不仅一点的税收都得不到,前几年还需要每年向这个地方投钱帮助这里恢复生产,这不是受累不讨好的事情吗?

“还有其二吗?”赵桓反问道,既然李若水了其一,很显然还有其二的。

“这其二,便是这伪齐的存在,对于我朝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相当于是我朝和金国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我军不用直接面对金军,想来也是好的。”李若水道。

赵桓摆了摆手,道:“我军虽然是不接触金军了,但却是要面对金军的伪齐的两路人马了,压力不但没有减,还扩大了不少。”

李若水听到赵桓这般,便退了下去,没有反驳。

赵桓深吸了一口气,对众朝臣道:“伪齐之地,历来都是我大汉民族休养生息的故土,山东河北之地,生活的也都是我炎黄子孙,也都是朕的子民,现在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你们却是想要让朕丢弃他们不管,你们觉得朕可以这么做吗?”

一众朝臣听到赵桓的话,一个个都低下头,赵桓这的是大义,他们没有办法反驳。

“而且现在韩世忠将军釜底抽薪,围攻金国上京,此时也正是一句灭金的最佳时机,否则一旦等到金军回过手来,再一次挥师南下,难道我军又要一次次的面临金军的骚扰?”赵桓反问道。

古代游牧民族虽然经济文化落后,但是灵活性却是极强,他们长期生活在马背之上,每一次都是闯到了汉族聚集的城池当中,烧杀抢掠,掳走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女人,宋朝没有了长城的防御,开封又处于平原地带,金军的铁骑完全可以长驱直入,这也是宋军很难金军的原因之一。

“陛下,只是现在国库紧张,我朝处于战争多年,现在民心思定,既然金国已经撤兵,我朝实在是不适合再起战端了。”户部尚书赵鼎站出来道。

这群人虽然都是主战派的官员,这个时候却是都在站出来反对赵桓对伪齐用兵,赵桓这个时候忍不住犹豫了起来。

其实赵鼎的倒是事实,现在国库里面是真的紧张了。

“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又怎么可能全力发展经济呢?”赵桓忍不住想到后世朝建国之初的情景,那个时候的朝被重重封锁,发展经济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国际形势稳定了下来,才使得朝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二十年。

“收复失地,北定中原,才能真正的保证我朝的长治久安,前朝的空前盛世,正是万邦来朝,诸国臣服才出现的。”顿了一下,赵桓接着道:“此时忍一时之痛,可保百年的长治久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