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去姑姑家(1 / 1)缘姐1家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静果每年放暑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去姑姑家玩。

姑姑张丽淑比弟弟张建国大五岁,经人介绍嫁给了市里服装厂工作的姑父王学阳。于是便在市里生活。后来相继生了一个男孩比张静果大一岁,白白胖胖的和王学阳长得很像,叫王津,一个女孩比张静好小三岁叫王莱。这可是他们家唯一一个在市里生活的人。

………………………..

那年张丽淑十八岁,下面的两个弟弟一个十三岁,一个八岁。父母在地里干活,家里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大姐张丽淑。

这天张丽淑烧开了一大锅滚烫的热水,正要往暖壶里倒,没想到此时的暖壶炸了,砰的一声四处乱溅。张丽淑的胳膊,肚皮,手被烧伤了,并且右手食指割伤了,鲜血直流。

经过救治后,右手食指神经萎缩,后来长度变成了三厘米那么长。右手皮肤烧伤后疤痕也特别的丑。

张丽淑一米七的个子,梳着长长的黑黑的辫子,在村子里也算是好看的。可是这下子,变成了残疾人。

以前村里有好几个说媒的,自从手变残疾后没有人再登门。在那个年代,找媳妇长相不重要,能干活才是要紧的。右手残疾,意味着很多的活不能干。

眼看张丽淑二十岁了,张家奶奶着急了。

终于隔壁村的一位大娘领着一位小伙子出现在了张家院子。

这位小伙子正是王学阳。

进了门,这个大娘介绍着王学阳的情况。

原来这个大娘是王学阳的姑姑,自己的哥哥嫂子死的早,留下了这个侄子,比张丽淑大三岁,这个侄子腿有残疾,在市里面的服装厂上班,不抽烟不喝酒,攒了些钱,要是结婚了就在市里买个小点房子也方便上下班。

张家条件本来就一般再加上自己的女儿还有残疾,找个有正经工作的,还能有房在市里的姑爷已经算是高攀了,残疾就残疾点吧,自家姑娘也算是个残疾,互相不嫌弃就挺好。

张家奶奶同意了这门婚事。

…………………………..

每次他们来村里都会带好多东西,张静果他们去姑姑家,姑姑也会准备好多好吃的。自然张静果最喜欢去姑姑家玩了。

每年放暑假,奶奶都会领着张静果去姑姑家住上一个来星期。

至今家里都还留着一张照片,奶奶坐中间,左边是张静果,右边是王津。一个大外孙,一个大孙女。应该是奶奶的最爱了吧。

今年破天荒,奶奶开口要领张静果和张静好俩姐妹去姑姑家玩。今年居然加上了张静好。

张静好当然特别开心,能去市里面的姑姑家,能吃到好多好吃的东西,哪有不开心的。

从张建国家到姐姐张丽淑家徒步一个小时。现在的人们哪里会徒步走一个小时,要不骑车,要不坐车。但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徒步一个小时这不算什么。

张家奶奶胳膊挎着衣服包,一手领着张静果,一手领着张静好出发了。

她们走过了隔壁村,走过了桥,听到了桥下的流水哗啦啦声,又走到了长城脚下,这一走过了半个来小时了。

“妈妈,妈妈,是妈妈。”张静果指着不远处坐在板凳上的女子说道。

没错,此人正是岳凤。她正坐在板凳上扇着扇子和旁边的人正聊着天。

在她的身前放着一个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车上放着各种蔬菜。一看今天的生意就不行。

奶奶拉着姐妹俩走到岳凤身边。姐妹俩跑到岳凤的怀里。

奶奶告知岳凤原委后,岳凤从缠在身上的布兜里拿出两块钱给孩子们,让他们听话。

和岳凤告别后,奶奶接着领着孙女们穿过城门,过了城门就是到了市里了,城门内和城门外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张建国家属于城门外的村里,姐姐张丽淑家属于城门内的市里。

过了城门,街面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各种吃食,用品一有尽有,热闹非凡。

姐妹俩的眼睛都不够使的。走着走着,穿过热闹的街面来到一个小巷子,再往里走,到了姑姑家。

一个圆形的拱型院门进去,好几户人家在一个院子里,坐北朝南是正房阳面用来住人,对面是小房可以放些杂物。正房要比小房高出好多,要进正房家里需要踏过家门口的台阶,这也是为了采光方便。迈过台阶,三人终于进了姑姑家。

姑姑家里不大,就一间屋子,冬天生个炉子在屋里做饭,夏天在小房做饭。一家人睡在一个大床上。虽说小是小点,但好在在市里,生活上还比较方便。

此时家里的沙发派上了用场,每次张静果她们来了以后,都会把沙发展开,又是一个床。张静好也是第一次知道沙发不仅可以用来坐,还可以晚上展开用来睡觉。她回家也嚷嚷着妈妈买个能睡觉的沙发。

住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都不是问题。

哥哥拿出他的玩具给姐妹们分享。还领着她们到外面玩耍。

张静好至今都记得她第一次进门市买东西就是那次去姑姑家。那是一家国营的合作社,开在离姑姑家不远处,门市大大的,有各种生活用品。哥哥领着她们去那里打酱油,那时候的酱油还是零散的所以叫打酱油,拿着瓶子,营业员拿着舀子经过壶嘴倒,一舀是二毛钱。哥哥还给她们买了糖果。

吃完饭后哥哥还带她们去找自己的伙伴们玩,他们男生喜欢聚在一起玩元宝和拍画片。元宝就是用纸折叠成厚厚的方形,拿着自己的元宝打别人的元宝,翻了面就算赢了。看来城里城外的小孩玩的还都一样,而且好几个小朋友说的还是方言,很快她们也就融到了一起,大家一起玩了起来。

到了晚上,天热的大家都不愿意在屋子里待着,人们纷纷走出屋子,有在胡同口下棋的,有聊天的。

“阿姨来了啊。”一个中年妇女朝正在走过来的张家奶奶说道。

“是啊,这不孩子们放假。”张家奶奶说笑道。

张家奶奶经常来,和这些人也已经很熟了。

日子这么一天天过了,眼看到了该离别的日子了。张丽淑特地买了些城里的吃食让带回去。

张静好第一次感觉到了城里人的生活。除了吃的品种多些,其他好像也没啥太大的区别。她觉得没太大的区别有可能和年代有关,那时候条件有限,人们的要求也就少,吃饱穿暖就好,但也有可能和姑姑家所在的位置有关,姑姑家是在城门内,但还不是最繁华的地方。

不管是哪种原因,她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她有些向往着,期待着明年还能到姑姑家小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