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河拘谨而小心地端坐在椅子上玩手机。
“只要不多说乱动,就不可能有人看出自己是一个伪娘!”
张超然对自己假扮的何小河充满信心。
但四面八方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看向他的眼神……。
唉,真令他这个大男人受不了!
幸亏有手机!
看眼时间,还有十分钟十二点。
张超然想不到自己居然有‘被人瞧得头都不敢抬’的这一天,下意识地挺挺腰板,觉得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甚是魔幻。
------
七个小时前,严格说是四个小时前,张超然还不知道自己要假扮何小河。
和路不同分开后,在驱车与专案组汇合的路上他做出一个决定:“哪怕季如峰不说也一定要问一问,为什么一定要把路不同扯入案情?”
汇合后他发现气氛不对:整个专案组都处于静止状态。
所有车辆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所有成员都呆在车内寂静无声。唯有季如峰独自站在一处坡头,眺望即将破晓的夜空。
他意识到事态比自己想象中严重许多。
不然,季如峰一定会陪在武警第一特勤队指导员刘正清身边。
做决定时的决心化为乌有,他默默站在季如峰身后两米处。
郑克猛透过依维柯的单向透视玻璃看了张超然一眼,又把目光定在常亮的右手之上。
常亮腰板挺得直,端坐在一张工作台前全神贯注‘搭积木’。
这是他第四次把十七个形状各异的小零件,用一个小镊子搭成三厘米粗细、十厘米长短的圆柱体。
前面三次都因为对第十八个零件认知不足而倒塌。
这一次……。
常亮放下右手中的小镊子、活动了一下五根手指,然后聚拢三指去捏台面上竖立放置、长度为五厘米的细长圆锥。
这个乌黑发亮的小圆锥,不仅有远超它体积的重量,而且‘重心’会随着倾斜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里面很可能装有密度最大的液体——汞。
常亮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突然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直觉,他停止动作。
一旁紧张观瞧的郑克猛和刘正清,缓慢而又肯定地冲他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包含提醒、鼓励与期待的小动作,使常亮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是他不怕,他是专业的!
常亮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右手三指果断捏住锥尖拎起圆锥。同时左手拇指、食指捏住圆锥底端,中指指肚外侧紧紧贴合在圆锥的底面之上。
圆锥的底面,是小于并高出圆锥横截面均为三毫米的凸面,上面分布着十个直径均为三毫米的不等距半球状凹洞。圆心位置是一个外径为三毫米的针管状深孔(精准深度不知)。
圆柱的顶端,是小于并低于圆柱横截面均为三毫米的凹面,上面分布着十个直径均为三毫米的不等距半球状凸起。圆心位置是一个内径为三毫米的小圆柱,上面竖着一根长度为三百毫米、直径为两毫米的‘大头针’。
常亮要做的是‘机械臂’才能做到的事情:在‘大头针’不触碰‘针管’的一毫米空间范围内,将‘大头针’插入‘针管’,同时‘吻合’十个‘半球’。
为什么不先装十七、十八号零件?
答案:先装之后与圆柱组合不到一起(第二次失败总结出的经验)。
为什么不辅助左手?
答案:圆柱由17个不规则零件构成,且与工作台的接触面只有10毫米。单纯的均匀作用力只存在于两个点之间。(第一次失败总结的经验)。
为什么二者不能触碰?
答案:两者发生触碰,就意味着圆锥发生了倾斜。简单说,重心变了,一切都变了(第三次失败总结的经验)。
常亮眼睛盯着圆柱顶端,右手三指极慢、极慢地旋转锥尖。
当指感的凹洞与视觉的凸起在大脑形成完全吻合的意识判断后,常亮果断伸直右臂,圆锥悬停在‘大头针’的正上方。
他的右手,稳的仿佛静止了一般!
下面便是验证奇迹的时刻:
常亮一点儿、一点儿地松弛右臂肌肉,细锥体以极慢的速度、完美的直角‘吞没’大头针。
当他根据感觉确定凹凸点完全吻合后,三根手指同时松开。
圆柱体发出“咔”地一声轻响,倒了。
常亮心肝一颤闭上眼睛,呼出一口气的同时暗叫一声,“糟了!”
郑克猛一探身,接住从台面掉落地面的圆柱。再伸开手时,掌心赫然出现一颗‘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