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狄青赶往峡山埋伏的时候,野利遇乞也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只是这一次,野利遇乞的军队遭遇到了顽强地抵抗。
也许是稍作休整带来的体力,也许是火枪兵发威带来的士气。总之这一次,野利遇乞手下的将士们,在甘泉镇那座低矮的城墙前,止步不前。
“这群宋人,打的倒是凶猛。”
野利遇乞难得对宋人夸奖,不过这话听在他手下的耳朵里,却是羞辱的很。
“大王,让属下领三千兵,定在半个时辰内杀光宋狗。”
野利遇乞摇摇头,否决了手下的提议。
“不急,你且看那些宋人。”
“宋人?”手下不解的问道:“那些宋人有啥好看的。”
“你看他们,觉不觉得缺少了一样东西。”
手下看了半天,实在不明白野利遇乞说的是什么。
“大王,属下实在不懂,请大王直说。”
“那些奇怪的长枪兵,没有出现。”
当然没有出现了,所有的火枪兵都跟着狄青前往峡山,哪里会在这儿出现。
“大王,那些长枪兵是怪异了些,可只要攻破了甘泉,到时候活捉几个宋人,不就能问明白了吗?”
野利遇乞想了想,觉得眼下僵持的局面不太好看,自己六七万人,竟然被区区几千残兵给堵住了?
“诸君听令,全军攻城。”
一个时辰前第一次的攻城那是野利遇乞稳妥的表现,而这一次,则是尽了全力。
三军所动,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刘平看着野利遇乞的大军,脸色顿时就变了,数万人的冲锋,靠这低矮的城墙以及几千残兵,是真的抵挡不住。
“退兵!”
说是退兵,其实就是各自逃命。不过各个指挥使都知道该往哪儿逃,也在开战前跟兄弟们说过。
逃跑的时候看着刘平的大旗,大旗往哪走,就往哪儿跑。
至于要是还有人迷了道,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以,当野利遇乞的西夏大军杀进甘泉镇的时候,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小镇留给他们。
在边境生活的百姓机灵的很,一看打仗就立马躲的躲,藏的藏,跑的跑。
西夏的兵卒们粗略搜刮了一圈,愣是没找到一点像样的东西。
野利遇乞给士卒们搜刮的时间不过一炷香而已,西夏大军原本就是靠着劫掠发家的,所以每当攻陷一地,就会给士兵劫掠的时间。
哪怕野利遇乞再不情愿,这一炷香的时间也是要给的。
一炷香的时间眨眼而过,安排必要的留守部队之后,野利遇乞继续带着大军追击刘平。
西夏大军跟在刘平一部的屁股后面紧追不舍,要不是爱惜马力,野利遇乞都想着让骑兵冲杀一阵。
就这么一追一赶的工夫,野利遇乞来到了峡山前。
峡山其实离着甘泉镇不远,只不过半山腰的小坡要从后山才能绕的上去,所以刘平才会给狄青抵挡一个时辰。
“止。”
西夏军令行禁止,野利遇乞告诉军令官一个‘止’字,追击着的数万军队只花了一盏茶的工夫就停了下来。
要知道这可是五万人的行军,只是几道飘扬的令旗,就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统一有效指挥,由此可见野利遇乞治军有方。
野利遇乞看着峡山半腰处的悬崖,笑着说道:“此处定有伏兵。”
说完之后,喊过来一个手下:“过了此山,就是刘平残部所在,不过此山腰必有埋伏,你可敢去?”
“有何不敢?我要皱一下眉就不是大夏勇士。”
“好。”
野利遇乞拍了拍那个手下的肩膀:“野利图,你不亏是我野利家族的勇士。我给你三千刀盾手,一千轻骑,先用刀盾手探路,然后在让轻骑冲杀。”
野利图大声答应:“遵大王命。”
“好,去吧。”
…………
当三千刀盾手走进峡山的时候,狄青也在趴在半山腰观察着敌情。
在狄青身边趴着的是石元孙,见三千刀盾手已经到了山崖下,当即开口问道:“什么时候开枪?”
“再等等。”狄青如此回答。
“我们等得,刘帅可等不得。”
确实,狄青这儿能等三千刀盾手走到一半然后开枪射击,这样的战果是最好的,搞不好能吃下这三千刀盾手。
只是……
万一这三千刀盾手冲进了峡山后刘平的大营之中,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现在的刘平还急着收拢残兵,哪里能腾出手来对付敌人。
不能再等了。
狄青果断起身下令:“开火!”
“砰,砰,砰。”
一时间,火药的爆炸声大作,烟雾弥漫。
行走在峡山山脚的西夏步卒,只听见一阵急促的响声,然后一回头就发现自己的同袍突然倒下了。身上还有着大小不一的孔洞。
他们如何不知道自己是中了埋伏,只是眼下的处境,有些人想往前冲,有些人想后退出峡山,一时间乱了阵型。
也许是天佑狄青,突然间刮起了山风,将这缭绕的烟雾吹向了山脚。
这下更好,中了埋伏的步卒再加上青烟迷眼,彻底没了分寸。
也就是野利图知道峡山中会有埋伏,特意走在最后,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亲卫,退了出来。
他打算等这阵青烟消了,再做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