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而豪华的大汗帐篷里,林丹汗盘坐在厚厚的毛皮上,再次拿起大明皇帝给他的信。
信早已收到一段时间了,只是他由左翼西迁后,率察哈尔部战胜右翼蒙古后,忙于打击右翼蒙古余部,没来得及理会。
是不是很乱,左翼、右翼、三万户、察哈尔,眼花缭乱。
先从察哈尔说起。
察哈尔最初并非部落,也不是官职,而是专指大汉亲信与担任护卫军任务的部落群体,与大明的上二十二卫差不多。
直到现在才逐渐成为一部的名称。
起源是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他老婆。
对,就是与郭靖郭大侠结拜的那个拖雷。
察哈尔的最初组成人员就是成吉思汗赏赐给拖雷的俩老婆的仆人群体。
后来以此为开端,加上拖雷家族的传统管辖部落,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群体。
这个群体被命名为察哈尔,统称察哈尔万户,作为北元大汉的直属万户。
万户,与卫所制差不多,即是军事组织,也是行政组织。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就是‘好陈察哈尔’,翻译过来就是‘原有的察哈尔’,是从拖雷老婆家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是北元大汉的本部力量。
后来几经变迁,蒙古在卜赤汗时分为五个大营,分左右翼和中央三部分,中央直属力量又分三部分,其中就有好陈察哈尔。
至于漠西卫特拉蒙古,在疆一带,早已分列出去。
其中右翼传统领地在西部河套.土默川一带,左翼在辽西北,中央随北元大汗征战不定,不过大体以漠北为老窝。
三部也互相征战不定,察哈尔也逐渐分列,但是好陈察哈尔始终是大汉的本部力量。
直到右翼俺答汗崛起,好陈察哈尔才随大汗退回漠北避其锋芒,俺答汗尽占漠南。
到嘉靖后期,时任达赉汗率察哈尔本部与部分左翼南下,征讨山阳万户,即兀良哈三卫,占据了赤峰通辽一线以北地区。
这个时候,好陈察哈尔的力量已经发展到控弦之士五六万,察哈尔也正式成为一部之称。
到1604年13岁的林丹汗即位时,虽然各部都承认他是蒙古大汗,实际上他只能指挥的动自己的察哈尔部。
而且各部不仅绝了对大汗的进贡,还派人截杀察哈尔的贸易人员。
其时大明已经开始对蒙古诸部市赏,林丹汗派人去张家口卖马买货,喀喇沁部截杀;去喜峰口,则被内喀而喀部截杀。
林丹汗默默地隐忍十年。
10年之后,为了强迫大明与蒙古做生意,林丹汗对大明展开了连续三次进攻,一克广宁二克锦州三克大安堡,大明对他的评价也从‘柔弱’变成了‘虏中之名王’。
此后,林丹汗开始寻求统一蒙古,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
首先,科尔沁有背叛的历史前科。
其次,1624 年二月,努尔哈赤遣使至科尔沁,与奥巴为首的科尔沁部缔结了军事同盟。
1625年,林丹汗亲征科尔沁,可惜久攻不下。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亲率贝勒大臣往援,林丹汗得讯无奈退兵。
随后在后金进攻内喀尔喀部时,林丹汗不仅不援手,反而趁机兼并其部落。
1627 年九月,敖汉、奈曼率众投降后金,内喀尔喀余部与后金结盟。
而林丹汗的左翼攻略彻底失败,他将直接面临后金的攻击。
不得已,1627年10月林丹汗放弃了辛苦筑成的察罕浩特都城。
只能选择西迁了。
1628年2月也就是崇祯元年,后金攻留守左翼的察哈尔多罗特部,击破,俘1.2万人,多罗特部部分投降,部分逃奔林丹汗。
分析下时间点,还有人说历史上崇祯不该停了插赏吗?
可笑的是,后世一票吃瓜群众也跟着瞎嚷嚷。
————
朱由检打的主意是武装林丹汗,别轻易就垮了。
一,将西部边境安定下来。
边境不稳,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二,是牵制后金。
只要林丹汗存在,后金就得分出力量对付他。
历史上就是在这几年后金击溃林丹汗,迫使其在几年后西逃青海并病死在那里。
此后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大明。
三,各部有黄台吉做后盾,他就给林丹汗以支援。
让蒙古内部始终处于内斗中,甚至,在后金垮台后,大明有收服漠南蒙古的可能。
当然,到时候必须转换角色,所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不要脸而已。
不过,朱由检会算账,林丹汗玩了二十多年的政治军事游戏,同样会算。
——天启七年十月,林丹汗率察哈尔从左翼开始西迁征战右翼蒙古。
林丹汗指挥察哈尔本部,1627年10月27日战败右翼喀喇沁部三万余人,进入宣府外;
11月7日战胜卜石兔部(土默特部)左右翼八万人;
12月初战胜永邵卜部(永谢布部)五万余人。
至此,右翼只余河套的鄂尔多斯部没受打击。
只不过,诸部战败后非但不按照传统臣服,反而与后金暗通款曲眉来眼去。
兼之林丹汗为了打压支持右翼蒙古的黄教,勒令各部改信红教,更是激起各部的极度抵制。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林丹汗立志统一蒙古,恢复祖上的荣光,这必然会与已经当惯了土皇帝的各部落首领发生冲突。
这就麻烦了,三部不断的给林丹汗制造各种麻烦,搞得林丹汗与察哈尔部疲惫不堪。
————
林丹汗默默的考虑着如何与大明相处。
大明皇帝来信的意思,他猜测还是为了让他与后金作战。
对此他亦有了腹案,作战可以,虚应故事而已。
真去拼命?
开玩笑了。
虽然察哈尔现在貌似强大,手下有左右两翼各三个万户二三十万部众。
可对上后金结果如何,他还是掂得清的。
去还是不去宣府,有些拿不定主意。
倒不是担心安全,只要蒙古各部还在口外,大明的皇帝就不敢对他怎么样。
但是这牵扯一个脸面问题,如果是在边关见面,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去了。
去宣府,好像有点觐见的意味。
他可不是俺答汗,为了市赏可以去大明接受大明顺义王的封号。
其实依着他的脾气,去个屁!
敢断了市赏,他就敢带兵劫掠大明。
但是手下分领六万户的台吉却都劝他先谈一谈再做决定,这一点他不得不考虑。
也心知肚明,这几年不停的征战,部族早已经是精疲力尽困顿不堪,可谓是军疲.民疲.马疲,急需一段时间休养歇息恢复元气。
再者大明虽然断了抚赏,对右翼蒙古的边市却仍开着。
贸然挑衅好像也不合适。
何况大明与北元二百年纠缠,彼此都知道奈何不得对方,
既然不能打,那就只能见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