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世子,兵部近来公务繁忙,武选清吏司为了配合尚书大人考核功赏之事,无暇分身,故而怠慢了几位将军,还请世子海涵!”
面对张世泽的怒火,林元庆不紧不慢的说出缘由。
应该说,他的理由非常充分,态度也很诚恳,可张世泽知道,全是尼玛的扯淡!
大明有九边重镇,兵部尚书负责挑选各镇总兵和副将,至于参将以下的武官,全部由武选司郎中负责管理。
兵部武选清吏司,掌考武官的品级、选调、升降、功赏之事,位低却权重。
参将属于正三品武官,放在后世,至少也是少将级别。
也就是说,少将以下的武官,全部由武选司郎中、员外郎管理。
所以,不要看武选司郎中才是区区五品官,可确实天下权力最大的五品之一。
那些武举人、武状元的选拔和分配,全部都是武选司郎中说的算。如果自己关系不到位,那肯定会被分配到西北地区或者辽东地区。
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那些地区的将领是可以世袭的。但是是否世袭,还是兵部武选司说的算。
这次,勇卫营挑选营官,都是由张世泽举荐,没有经过兵部。
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兵部武选清吏司。
可五大营官中,除了曹文诏是副总兵外,其他的都是参将、游击。
正好隶属于武选清吏司调配。
这其中,周遇吉是京营的将领,直接划拨勇卫营,他们无权过问情有可原。
可曹文诏、孙应元、黄得功是地方边将,他们要不拿捏一番,今后武选清吏司岂不是成了摆设?
也因此,三人虽然已经抵达京城,可却被晾在了一边。
其实,这事原本非常简单,武选清吏司只要盖印递呈五军都督府,就完成交接了。
可偏偏他们要大做文章。
只不过,碰巧被张世泽遇上了。
否则,张世泽还不知道曹变蛟等人已经到了京城。
“你们跟我走,找张尚书问问是什么情况?”
张世泽蛮横地推开自以为答得很得体的林元庆,闯进兵部衙门。
于他而言,小小的一个兵部主事还不值得他出手对付刁难。
孙应元和黄得功、曹变蛟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点点头,闷声跟随他们的主官闯兵部衙门。
虽然,在他们的心里是抗拒的。
不管结果如何,在京城里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于他们而言,实是祸福难料不知吉凶。
毕竟,对于这位顶头上司,他们并不熟悉。
可是,作为军人,服从主官命令责无旁贷。
否则,他们今后在军旅也没希望了。
更何况,此事原本就是他们惹起争端的。
现在只能希翼,他们的主官,英国公世子不要虎头蛇尾,或者说有担当,不要在关键时刻让下属背锅。
“世子请稍安勿躁!”
张世泽这波不按套路出牌的操作,顿时让林元庆惊慌了。
武选清吏司拿捏几个地方武将,让他们上道送送礼,今后有敬畏之心,这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公开的潜规则。
五军都督府的人也不会为小小的地方武将得罪兵部,得不偿失嘛!
再说了,五军都督府虽然名义上和兵部平级,但其实已经逐渐沦为附庸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么,难道英国公世子不知道这些?
他捡起被打掉的官帽,跌跌撞撞地跟在张世泽身后,喊叫着。
只是……
张世泽根本不鸟他。
今天的事情若是没碰到也就罢了,他一时也没有其他想法。
可是机会难得,张世泽如果不趁机闹大,他就不配当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了。
大明文贵武贱,武将被文官压一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官帽子掌握在文官手里。
吏部掌管天下文武的升迁,武将没有自己的渠道,怎么可能不被压一头?
同样,兵部也是文官居多,前途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武将能抬得起头都怪了。
升官由文官说了算,武将巴结文官就成了必然。
同级武将见到文官要磕头,这不是被打断了脊梁骨吗?
一支被打断了脊梁骨的军队,你想指望他们打胜仗,难度不是一般大啊!
想要一支如臂使指的军队,这个权力就必须拿回来,这样才不会让武将低人一等。
虽然,张世泽知道两百多年的顽疾,想一朝打破并不容易。
可是,如果不努力,那一定没希望。
今天未必能够达成目标,可一次不行就两次,张世泽相信闹闹总会有改变。
尤其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
兵部值房内,兵部尚书张凤翼一脸愁容,孤坐太师椅中一动不动。
他太难了!
尤其是作为崇祯朝的兵部尚书,这是一个高危职业,实在不想做呐!
朝廷缺粮少饷内忧外患,边关将士嗷嗷待哺毫无敢战之心,怎生是好?
虽然在兵部尚书的任上,他提出了增良将、宿重兵、备火器、预军储、远哨探数事等等,陛下皆一一答应。
可是,执行不了呐!
有何之用?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张凤翼隐隐动怒,就待发火。
此际,房门悠然打开,他的贴身书吏禀告道:“禀大人,英国公世子张世泽带着三个将领闯进来了。
似乎是因为武选清吏司刁难地方边将之事……”
张凤翼听完始末,阴沉着的脸突然有了片刻的放松,他吩咐书吏:“泡茶,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