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06:封疆(1 / 1)苍梧老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濮阳兴还期待此局面出现?”听王迪说这话,孙皓和罗袭、李流等人自是不太相信的,但是,琢磨了一下,万彧先明白过来。

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孙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而在政治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则是大司马(或分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才是事实上的宰相,比如几位真正掌握过核心权力的陆逊(孙权称帝后,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拜为丞相,后面还跟着一串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及武昌事)、诸葛恪、孙峻、孙綝(丞相兼大将军),都是如此。而濮阳兴同学在担任丞相职务后,就和军界核心圈子脱离关系了,所以,不得不和张布沆瀣一气,而张布,左将军的身价是要低于大司马和大将军的。

万彧能够明白这些是因为他最近和这二人走的比较近,知道其中的一些内幕,而孙皓长期混迹“底层”,李流和罗袭又是国情不同,故而不太了解。

所以,如果以组阁的方式强化以濮阳兴为首的政治行使权力,这位现任宰相求之不得,至于张布,放弃左将军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军界职务(位列九卿之下,所谓地位都是孙休活着的时候硬挺换来的,孙休死了,一帮军界大佬不会把他放在眼里)而成为次辅,也算一种高升。

“可是,这样虽然能够获得濮阳兴与张布二人的支持,但是,陆凯等老臣、江东士族未必会高兴吧?”王迪一番解释之后,孙皓算是明白了,随即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岂不是让他们自动让出了在中央核心的话语权?”

这也是王迪感觉比较难搞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军政拆分之后,在迎合了濮阳兴与张布,还能满足丁奉、陆凯等人的胃口,陆凯相对而言还好一点,自腾胤死后,大司马一职还处于空缺,武职方面最高的是上大将军施绩(位在大将军之上,当初孙权为了陆逊而设置的岗位,之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基本上是从大将军到大司马的必要过渡岗位),接着是大将军丁奉,而在原时空当中,也正是扶持了孙皓上位,施绩才和丁奉成为了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但在本时空当中,不知道出了什么样的外界因素或者内界因素的干扰,导致濮阳兴等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扶持孙皓上位自己却没有本质提升根本就不愿意施以援手,所以,再通过单纯的提升施绩与丁奉的军界地位就不够吸引人了——同理,丁奉与施绩也传递出了信号,现有的新君登基,过几年,两人熬资历也能做到左右大司马的位置上,犯不上去舔孙皓。

所以,王迪,熬了几个通宵,又通过葛系与刘篡的反复牵线沟通,想出来的主意才被那几位军界大佬和世家大族在朝中的代表接受,同时,濮阳兴和张布也没有提出异议。

只是,不知道同样有权力欲望的孙皓能不能够接受了。

“虽然是他们要让出一些在中央的核心利益,可是,如果在其他地方给予足够的满足的话,也不是不可能沟通。”心中斟酌了一下,王迪试探的问道。

“在哪里弥补?”孙皓很好奇,什么领域还能有这么大的魅力。

“地方,让他们成为封疆大吏。”说完这话,王迪看了孙皓一眼。

封疆大吏这个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唐代的节度使算是封疆大吏,明代才真正用来描述定义地方的高级官吏(“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没有用节度使这个说法是因为东吴有“节度”这个地方官制,不过是掌管军粮的,用了这个词,别说引起孙皓的误会,那些军界大佬也能把自己撕了,所以,就用了封疆大吏这个穿越色彩很浓厚的词语——内阁都有了,封疆大吏就封疆大吏吧。

虽然没听过,但孙皓还是有些不悦,因为“封疆”二字很容易让他联系到西周开始的分封制,这不是要把一个个将军和世家都培养成割据一方的诸侯吗,那我这个皇帝就算是当上了还有个屁用?

“主公莫要心急,听在下慢慢说来,”一见孙皓黑脸,王迪就知道孙皓联想到了什么:“其实此乃权宜之计,先行将他们排挤出中央,然后徐图之。”

“手中掌握权力,尾大不掉,如何徐图之?”孙皓现在有点怀疑王迪的居心了,是不是世家和军界派来的卧底啊。

“但即便不如此做,我大吴的世袭领兵制不也是对主公日后的一个威胁吗?”王迪反问道。

听了这话,孙皓不禁一阵默然。

此制度在江东孙氏政权中存在时间极长,将领死后,其子或兄弟、部属等袭领其生前所辖军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军队,培养领兵将领,巩固了孙吴对地方的统治,比如鲁肃在周瑜死后接管了4000人马,很快便将军队扩充至万人规模,但毕竟对中央集权是个威胁,所以孙权反复借故打压(长子、长孙世袭;无子,由弟继承;子弟幼弱,或有罪,经吴主指定,由别人暂为代领,一旦子弟长大或有罪赦免,经吴主批准,即归还故兵。当然,如果领导不批准的话,不还你也是天经地义的),可眼下,还是事实存在的,步家就不用说了,鲁淑(鲁肃的遗腹子)死后,子鲁睦袭爵,领兵马;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都是明显的例子。

王迪要推行封疆大吏这种节度使模式,就是打着将之本来就拥有的地方权力进一步扩大,用来换取在中央的政治话语权(名誉地位还是保留的),孙皓虽然心里别扭,但是也明白怎么回事,所以,他最后的关注点还是在于,以后如何再把权力收回来。

“办法有很多种,上中下三策,不知道主公想选择哪一个?”王迪见孙皓心动了,不禁松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