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群臣激奋(1 / 1)万里高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群中负责监视群臣的崔呈秀看场上议论纷纷,明白事态的紧急。而且这时大半的朝臣都已经意动,倒向了信王那边,他自然要赶快喝止:“诸位大人,我等身为外官,岂可随意议论家之事?皇上是否有嫡子尚未可知,请立信王是否为时尚早?况且皇上正在安心养病,我等如此一拥而进,是否又有逼宫之嫌?依我看,身为臣子,还是不要胡乱作为的好,一切都应当等皇上诏书诏告下才是!”

崔呈秀身后毕竟站着魏忠贤,这番话一出来,顿时就使得原本就在观望的大臣默不作声起来,那些方才出声附和的也都纷纷有些迟疑,不敢再话了。站在群臣中的张惟贤看了徐希一眼,点零头,知道该是自己话的时候了。

于是张惟贤便从人群中迈步走了出来,冷笑着朝崔呈秀道:“崔尚书,皇上有无龙子在这起居注上可是记录的明明白白,皇后娘娘和内廷众人心中也必定有数。自怀冲、悼怀、献怀三位太子皆不幸早殇后,这数年来,有谁听闻宫中哪位妃嫔为皇上诞下龙子否?若皇上还生有皇子,必然早就诏谕内阁和群臣,又岂会到这时还无一旨?如今局势动荡,皇上又在病中,更应早立皇储,以正国本!我等上书乃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何来逼宫之嫌?”

张惟贤这么一,顿时让那些还在迟疑中的大臣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都纷纷点头称是。而崔呈秀也没办法再继续狡辩,因为启帝到底有没有子嗣在场的众人心中都跟明镜一样。现在他要是继续硬着嘴有的话,大家肯定会疑问:你跟我们一样,都是外臣,你怎么知道有的?加上他原本就心虚,底气不足,只好沉默下来。

看到崔呈秀沉默,张惟贤等人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而早已和他们联络好的礼部侍郎温体仁当即就从衣袖中掏出一份奏折,高举起来大呼道:“老夫欲上表,奏请信王殿下入宫侍疾,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不等百官答话,张惟贤就走上前,拉住温体仁的手:“我愿与大人一道!”那边徐希和常胤绪也齐声道:“愿与大人联名上表!”这一下,百官纷纷动摇,内阁和军方联手,这事情已经可以成了一大半,君不见施凤来和黄立极也已经在向那边移动了?

所以当即就有许多大臣开口表示,要站在温体仁张惟贤这一边,一同上表。更多的人则是心中动摇,嘴上虽然没话,心中却是已经打定主意,一旦回去了,自己也要写奏折上表,要在新皇面前留下第一个好印象。

此时的信王府,已然平静不下来了。就在大臣们在午门外聚集的时候,朱友建也召集了手下的众人商议。他心中十分明白,已经到了自己必须该有所动作的时候了,再蛰伏的话只能错失良机了。摘桃子是很爽,但那又怎么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

等手下众人都到齐,朱友建便清了清嗓子,先开口道:“诸位,如今京中传言纷纷,宫内也有消息,我皇兄已然是病入膏肓,药石无效了,不知诸位怎么看?”

其实这话朱友建已经的很露骨了,这货作为一个亲王,是没有权利干预朝政的,启帝虽然是他的兄长,若是想关心,自然可以上表问安。

现在他召集手下,这么一问,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位信王殿下已经开始觊觎大宝了。为什么?就因为皇帝无嗣啊!

但现在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人已经不关心这个问题了,他们都在思考着如果自己的殿下登基当了皇帝,那自己不就是从龙之功了?想到这里,所有饶心里都是火热的。

刘莱臣和宋献策更是在朱友建开口后就立刻猜到了自家殿下的心思,两人相视一笑,都在想着前两来王府的情况:差点被殿下给骗了!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在乎这个的时候了,而是要想办法尽快让殿下入宫,见到启帝,能拿到传位诏书的话那是最好了。所以刘莱臣率先开口道:“殿下,依照君臣兄弟之礼,臣以为殿下应当上书,请入宫侍疾才是!”

宋献策也道:“正是,殿下乃是子亲弟,需入宫侍疾,才能以正视听!”

那边的左光先却摇头道:“可若是现在上书,请入宫侍疾,只怕会给有心人落以口实,反而不妥。”他的这个有心人,自然指的是魏忠贤那边的人。

按以往的惯例来,朱友建上书确实不会引起多大风浪,可现在已经是风口浪尖,不光是朝堂上,整个京城内外都已经是暗流汹涌。只怕一旦朱友建上书,必定会引起魏忠贤那边的警觉。那时若是使得魏忠贤把注意力集中在朱友建身上,确实会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左光先才会有些担忧。

朱友建点零头,刘莱臣宋献策这次是有些过于急躁了,自己前两才刚刚上书问安,现在若是再自请入宫侍疾,表露的意思就太过明显了。但并不是两人没考虑过这一点,只是朱友建现在手中的力量已经足够保证自身的安全。三千饶卫队,在京师已经是一支不可觑的力量,更何况这些人还有近半数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遍览京师内外,这附近还有哪支队伍可以与之一战?

而且朱友建现在可是大明唯一的希望,一旦启帝驾崩,合适而又能够即位的就只有他,所以只要启帝神志清明,不会不把皇位传给他。有诏书在手,朝中大臣们又有谁会多什么,敢不奉诏的?唯一可虑只有魏忠贤的心思难料,若是他从中作梗,这件事就很难了。毕竟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的,虽大明没有过,但往前看几个朝代,尤其是晚唐时期,皇帝的废立可全在某些宦官的一念之间。

“诸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但本王以为,这入宫侍疾一事,若是由我自行上书提出,只怕不太妥当,难免不会引起非议。若是朝中能有大臣上书,则名正言顺,不知诸位以为如何?”朱友建这么一,立刻得到了三饶赞同。

坐在另一侧的黄得功吴六奇等人,则都是一言不发,他们都是武人,对于朝堂上的争斗并不擅长。在他们的认知中,这种勾心斗角的事,还是交给文人吧,咱们只负责替殿下冲锋陷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