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栾庸感慨的时间并不多,当他回到宿舍时,宿舍中堆积如山的快递似乎在告诉他,快递公司并没有忘记这个人类员工。还有那个共振仪的部件压缩,栾庸回到学校的第一天就不得不被这些事情推着动了起来。
栾庸拨开包裹堆,爬到了自己的书桌前,摘掉了神经脑,快速带上侧耳式眼镜,进入了虚拟实验室。
他在没有被卓静的实验团队接受之前,并不准备过多的使用那个卓静的实验室,所以栾庸最终进入的是那个人工智能复兴社给自己配发的那个小实验室,虽然是很小,但对于完成这次部件压缩所需要的设备和空间,这里还是足够的。
他拿出了从卓静实验室里拷贝出来的图纸,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共振仪的图纸构成非常复杂,罗克为了集约使用空间,把部件整合在了一起,这无疑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但是由于共振仪透射损失的产生,这种办法的弊端就出现了,每次损失罗克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损失部分进行了多链接处理,这些多链接方案对于单一部件可能解决一个节点就好了,可对于复合型部件,这种多链接就变得异常的复杂。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栾庸才有自信大幅度压缩共振仪的部件的。
首先栾庸将罗克设定的一主两辅的一个一级能源站和两个三级能源站,改成了三个二级能源站,将设备改造成为互相关联的三套复合部件,每套复合部件都有一个对应的能源站提供能源。
三个二级能源站和一个一级能源站加上两个三级能源站所占的空间几乎一样,但是三组系统的分散布局、相互支撑,倒比一主两辅的布局对某一特定能源站的保护要求弱了很多。
同时,单一系统的保障系统过于复杂,导致了设备连接需要的让位空间更多。而三组系统则大幅度的降低了这部分空间的浪费,为了应对透射损失提出的多链接处理,保障线路更多的是布局在了三个能源站之间,也降低了多链接处理中出现的浪费。
光是这样的改变就将设备占用空间压缩了35%。
而真正的难点在于各个单一设备纳米集成线路组、传动装置以及光学设备的压缩。毕竟是专业系统出来的高才生,在各组件的空间排补上,罗克还是做的比较紧凑的。
奈何改造这些的是栾庸,这货可是生下来的第一句话就喊机械臂的主。而家里不差钱的他在这十来年里改造的东西也似千奇百怪,而他的得意之作便是十二岁时自己改造的那辆悬浮车。
这样的经历给予他的优势便是,对于机械设备的敏感程度他的认知要远胜于那些从专业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奈何栾庸本人对编程没太大兴趣,又加上栾家人不让自己的子弟学习电子信息系,所以栾庸一直都是只做外部改造,不会碰那些编程的内容,否则压缩的规模就不只是50%那么基础了。
……
“……以上便是我对于这个设备的压缩方案,这些改变都是在不变更原有仪器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在设备占用空间被压缩的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仪器可以填补进来,比如说取消共振的设施等。”
两天后,当栾庸在卓静的实验室里将自己的改造方案介绍一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双双瞪大的双眼。
“总的说来,罗克学长对于设施的布局还是比较紧凑的,我这次的改造只压缩了47%的设备空间。”栾庸总结道。
这特么是挑衅呢?还是挑衅呢?无论如何,罗克都无法从那小子补充的一句话中听出是在表扬自己的专业性。
他怎么知道,这个货接触过的设备,空间压缩比率动则都是在70%上下的,因为这是第一次和卓静的工作团队接触,所以栾庸也想低调一些,给这些学长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才只是说能够压缩50%左右。
可他又怎么会知道,空间设备本身的布局就已经是极尽可能的进行过微缩化了,要不是发现了布局结构上的问题,栾庸这次改造的空间压缩比率连20%都到不了。所以50%的说法最终还是有些夸张了,而他补充的这句话是他真心实意的对罗克学长表达尊敬。
卓静并没有理会闹了个大红脸的罗克,因为他们接下来的几天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制作取消共振的装置。
原理他们已经和物理系的马教授和曹升商量过,就是通过快速将能量溢出来达到降低共振的效果。而这个能量溢出的方式这个头痛的问题,则是要求他们自己来选择了。
而面对这个头痛的问题又被栾庸这个外行的一句话点醒了:“难道空间位移本身不是一种能量释放么?”
“你是说共振仪如果可以形成跃迁,那么它将会自己恢复固有形态,而不是仍处在共振状态?”众人兴奋得问道。
不过卓静还是更冷静和严谨一些,面对这个可能性,她提醒着大家“对于这个可能性,我们在实体实验之前是无法形成判断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制作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和一个定位装置。以确保这次实验的成功。”
众人这才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卓静这里。
卓静看相罗克,安排道,“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具体的原理上面,你可以再和曹升同学沟通一下,乔纳斯和段飞燕做你的助手。”
随后想想,卓静又补充道,“如果设备在空间上有问题,你可以抓栾庸当壮丁。”
这下罗克的脸更红了,心想:我是要多笨,才能把两个设备做的体积做得比共振仪其他设备加起来还要大。
不过,罗克现在很兴奋,他是一个喜欢压力的人,从压力中汲取动力是他的座右铭,每次压力都能激发他进行一次蜕变,而第一次被一个学弟在微型化上击败,便给了罗克在专业上蜕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