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业县,金亁村。
村名听起来既富贵又内涵,过客问了便会知道,它不过是因为紧邻金井、乾右两条河的支流而得名。
当年李唐起义军围长安,有将领看到村里饿殍之人十之八九,太可怜,拨了一袋军粮,让所剩的村民勉强糊口,熬到新一拨耕种收获,村子才保住香火。
李唐称帝以来,长安附近总算太平了,老百姓得以在战争的间隙喘口气,金亁村慢慢恢复了人口。
神州大地上,如金亁村这样受到百般蹂躏的村子不知有多少,它们中许多没能逃过被赋税、徭役、官霸、土豪、流兵压垮的命运,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金亁村已算十分幸运,而这运气是李唐给予的。
因此,它对李唐忠心耿耿。
每有募兵,村中百姓从不逃役,粮税、布帛税也缴得积极。
苦日子中滚出来的人,对落了难的人总是格外关照,能搭把手绝不吝啬力气。
就如三年前,村民张老汉就曾救起一个受了伤的年轻人。
据那年轻人说,他叫王三郎,是车队赶车的。
他们的车队在三十里外遭遇流兵抢劫,不知杀死、打伤了多少人,他趁乱砍断了一匹马的套绳,骑马逃离,这才捡回一条命。
命是捡回来了,伤可够重的。
他不知何时跌下了马,又不知何时被张老汉发现,带回了家。反正张老汉发现他时,整个人已成了血葫芦。
张老汉拜托邻居家的张四郎去请医师。医师在近百里外的安业县。
张四郎套了牛车往安业县赶,一个来回便是两天。
幸好出事时已快入冬,天寒,伤口不易发炎感染。
郎中在金亁村住了十几日,救回了王三郎一条命。
自那以后,王三郎与张老汉结了缘,两人以父子相称。王三郎走商,出入长安总要顺道去张老汉家看看,遇上农忙时节,又无商可走,王三郎就去帮着干些农活儿。
村里人都说这小子有良心,孤老头儿总算有个盼头了,以后也有个送终之人。
此刻,王三郎确实在金亁村,张老汉家中。
他本不想在村中停留的。按照原计划,接上张老汉,他们应该远走高飞隐姓埋名。
犯了罪,只要逃个数百上千里,被抓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他又不甘心就这样走。
他还有一笔钱没拿到手,他还想再去碰碰运气。
心里有事,人总睡不踏实。
身旁的张老汉已鼾声震天。
王三郎数着,九十九下。
这次张老汉打了九十九下鼾,便热得不由翻了个身。
上次是九十八下,而后他抬手挠了挠因为汗珠流淌而发痒的脸颊、脖子。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要去数那鼾声,只是觉得这样数数计时是每个杀手都会做的事。
他算个杀手吧?
就在他一边数数一边神游天外之时,后窗的蛙鸣声突然鼓噪起来。
王三郎心下一惊,悄悄翻身下了床。
后窗有个小塘,其内的青蛙鸣叫,叫声有起伏很正常,但不会突然拔出如此高的尖音。
有人!
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印证。
刀尖顺着窗缝伸了进来,轻轻挑开窗栓,窗栓落地的瞬间,窗户猛然洞口,一个人影翻身进屋,大步冲向床榻,一把揪起了张老汉。
“莫动!”那人影吼道。
王三郎本已溜出前门,听到动静,他本能地回了一下头,看到睡梦中被拎起来的可怜兮兮的张老汉,他犹豫了。
这一下犹豫,救了他的命。
若他此时逃出院子,无论走正门,亦或篱笆,都只有一种命运,那就是被围守的不良人乱箭射死。
在揪起张老汉的瞬间,闫寸就知道找错人了。
他立即放下张老汉,奔出了屋门。
他的动作太快,以至于王三郎这才回过神来,向院门口跑去。
“王三郎!”
闫寸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别抓……”
“我”字还未出口,他已被闫寸按在了地上。
“你们作甚啊!贼啊!进贼啦——”
张老汉扯开嗓子叫嚷,向邻里求助,被随后赶来的不良人按倒在榻上。
“万年县办案,休得乱嚷。”不良人警告道。
“万年县?莫不是长安那个……小老儿一生守法绝无……”
“不是来拿你的。”
“啊?我儿?我儿他……”
闫寸将反捆了双手的王三郎交给不良人,进屋,道:“老爷子,有什么告别的话,现在说吧,您这么大岁数,往县衙跑,可太折腾了。”
他本无恶意,却还是把张老汉吓哭了。
屋内已燃起油灯,一灯如豆,闫寸清晰地看到,在场的不良人向他投来了“闫县尉这种事您就不必亲力亲为了,交给我们,您可千万少说两句”的眼神。
好吧。
闫寸默默出屋,待屋内张老汉的情绪平稳些,又有不良人叫来邻居家的小子陪着,闫寸喊了一声“撤”,带人离开了。
路上遇到一队骑兵,数百人。
他们穿着制式统一的山文甲,无旌旗,刻意隐匿番号,行色匆匆。
两拨人顺路并行,有不良人搭话道:“兄弟要进长安?”
对方并不回答,只反问:“你们呢?夜行办差?”
一名不良人道:“是啊,仗眼看就要打完了,你们可以歇歇喽,贼人可抓不完……”
另一名不良人道:“乱不当兵,安不为役。”
意思是乱世千万别去当兵,世道安稳了别去当衙役。
众人调侃说笑几句,又有不良人打听道:“我看诸位军纪严明,必是铁师,来这长安附近,可是长安要出什么事儿?”
一名队正策马赶来,道:“几位要去办事,还请速行,莫跟我们耽搁时间。”
他虽未明说,但意思已十分明显:
我们的任务高度保密,没事别瞎打听。
闫寸一看,赶忙对手下道:“公事要紧,快走。”
他又冲那队正一拱手,道:“叨扰了。”
几人纵马狂奔了一段,怕将被装在口袋里的王三郎颠坏了,才停下。
有不良人凑上前来,给闫寸递上一小块麦饴。
闫寸接过,没吃,揣进了腰间的皮袋。
“你刚才偷偷拿这玩意儿跟人换消息了?”闫寸问道。
“还是县尉眼尖。刚才有个小兵偷偷跟我说,最好离开长安,尤其离开万年县地界……我再问,他就不愿细说了……您说,是不是要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