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眼前这座函关有着王朝数的着的大粮仓,萧冉也不想让那些战俘白吃粮食。
要想吃饭,就要付出劳动,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况且,有力气打仗,难道就没有力气盖房子吗?
而且,萧冉决定但凡以后抓获战俘,就让他们去修城盖房。那些百姓的房屋是因为战乱才毁的,自然要由引起战祸的人来负责修理。
这就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带头造反的出钱出命,跟着的小弟出工出力,很公道。
萧冉之所以绕远路攻击函关,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有王朝北部最大的四座粮仓之一秋仓。
金銮王朝北部有王朝四座最大的粮仓,分别坐落在永安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它们距离永安城大约都在一百里路的样子,是永安城中所有人和王朝数十万将士赖以生存的所在。
现在,位于永安城北面的那座冬仓已经落在了南诏王手中。而东面的春仓,南面的夏仓,都也因为战事阻断了粮道。
就在数日前,函关还在王朝守军的手中时,秋仓的粮食还能运往永安和城外那些勤王之师。现在,秋仓的粮食已经数日没有启运,对于隔几日就需要将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永安城,方可以支撑战事的十几万王朝将士来说,已是到了粮草不继的地步。
萧冉问过那些被关起来的把守粮仓的士卒后得知,原先王朝士卒来此运粮,每运三次,就会有两次会被南诏军劫取或者是烧毁,大约只有一次会顺利运到永安城附近。
两军对阵,互相破坏对方的后勤补给很正常,这南诏军依仗数千骑军便可以突袭运粮队伍,这对那些勤王之师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先前斥候回报,说永安城中百姓早已经开始吃土,还有的竟然易子而食,好好一座皇城里,已经没人敢单独上街了。因为一旦遇到其他猛人,这人就是别人的盘中餐了。
想到这里,萧冉觉得此时最为重要的是,将一批粮食运到永安。先前那三次中的一次,只可以勉强让那些王朝将士活着,这城中百姓却是一粒粮食也得不到的。
可想要运粮就要想办法对付数千骑着那些宛地良马的南诏骑兵。萧冉所部虽然都已是骑军,可毕竟大部分是由原先并州军的步卒组成的,这战力与那些早已身经百战,且早已训练多时的南诏骑军比肯定要差许多。
不过,若是论步战能力,萧冉觉得不管是南诏军,还是王朝其它军队,能胜过并州军的不多。
萧冉决定运粮,向永安城大量运粮。
运三次粮草,南诏军便会打劫两次,所以萧冉觉得这第一次运送粮草肯定能碰到南诏军的骑军。
想到就要与那些被自己卖出去的战马相遇了,萧冉竟觉得自己心里有些喜悦。没有那些战马,自己带着那些被掳之人无论如何也回不到中原王朝。虽说这些战马现在属于南诏军,可萧冉觉得这些战马一直就在自己心里,只是被别人牵去用了,早晚都会还回来。
现在,就该是把它们还回来的时候了。想毕,萧冉接连下达命令,全军顿时动了起来。
两天后,一支浩浩荡荡的运粮大军在萧冉的带领下出发了。
函关百姓在这两天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大军过处,秋毫不犯。虽然先前有狄兵打劫,可幸亏石校尉发现的早,及时制止住了他们,再加上后来狄兵去赔钱,也取得了百姓的谅解。
不谅解不行啊,那些狄兵把钱往门口一放,然后便跪在地上不起来,嘴里还咕咕囔囔的说着什么,那样子要多瘆人便有多瘆人。生性憨厚的王朝百姓哪里见过这个,只好收了钱,嘴里还说着心里不安的话。
如此一来,萧冉的大军便在函关百姓心里变得不一样了。从来只见过百姓给士卒下跪,没想到这萧爵爷治军如此严厉,竟然让北狄兵给王朝百姓下跪,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啊!
于是,那些百姓四处奔走相告,没多久,这城里的百姓便都知道了这支仁义之师。今日又见到萧冉带兵东去,队伍中旌旗猎猎,骑军威武霸气,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在他们心里这支军队又有了威武之师的说法。
这金銮王朝有救了,皇上有救了
百姓弹冠相庆,函关城里有了久违的喜气。没人愿意生活在乱世里,好好过日子不好吗?白日劳作,夜间歇息,一日三餐,有饭有菜,这便是人间好日子。
看着并州军滚滚东去,函关百姓立于道路两旁都是悄然无声。这些士卒都是从离此很远的并州来的,听说那个萧爵爷还是大将军之后,这带兵东去说是要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想想这并州军士卒在这城里这两天的做派,再想想这个萧爵爷带兵打仗的说法,这些函关百姓觉得这一切都不寻常,不寻常到了这天好像也要变了。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从围观的人群中喊出一句话,“娘亲,莫要拦着我,我要随着萧爵爷去救人。”
众人赶紧踮脚向那边看去,只见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正挣脱一位妇人的拉扯,怀里抱着一个包裹向队列那边跑去
“哦,原来是三娘子家的秋生,原先在永安的官学读书,前些日子回来探亲,永安被围了之后便回不去了。”一个认识那少年的老者说道。
“看这样子,这秋生是要从军啊!这好好的官学不去,怎么却要做这士卒?”一个中年人说道。
老者带着鄙视的眼光看了那中年人一眼,满怀怨气的说道:“南诏王兴兵造反,这官学学堂上哪里还有书桌?你没听说吗,永安城中能吃的都吃了,能烧的都烧了,这接下来恐怕就要吃人了。”
“老丈,我是那意思吗?再说,你怎晓得那城里没有吃人?我听说”就在中年人正要说下去的时候,突然被一阵带着哭腔的声音打断了。
“孩子,不是我拦着你不让你跟随萧爵爷去打仗,可你走之前总要在你爹的牌位前说一声吧?”那个被人称为三娘子的妇人看到拉不住自己的儿子,便哭泣着说道。
“来不及了”
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